陳 穎,吳彩娥,華桂珍
輸血醫學的可持續發展取決于輸血技術的進步與輸血知識的豐富,而這一切都離不開輸血醫學教育、輸血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以往對安全輸血的培訓不夠全面系統,存在較多漏洞,隨著等級醫院評審標準及JCI評審標準的要求,安全輸血越來越得到醫療界人們的重視。如何保證做到安全輸血,是管理者的責任。遵循世界衛生組織的相關指南,結合中國的實際情況,中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標準和技術規范,以使中國的輸血管理步入了法制化、規范化和信息化的軌道[1]。但是,國內各家醫院現在存在的共性問題是年輕護士多,如何保證輸血既能達到預期和應有的治療效果,又能避免由于輸血不當或者血液制品本身存在質量問題所導致的不良反應與副反應,甚至并發癥的發生[2],本研究通過問卷調查,了解低年資本科護士對輸血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培訓方式,為應用PDCA循環理論研究臨床護士安全輸血培訓模式,進行科學的培訓質量管理提供依據。
1.1 調查對象 3所集臨床、教學、科研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護士,納入工作3年以下、具有本科學歷的護士173人,見表1。

表1 各科室人數及工作時間分布(n=173)
1.2 調查方法 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一般資料、法律法規知識、輸血基本知識、輸血核對知識、血液保存知識、參加輸血知識培訓次數及臨床護士需要的安全輸血培訓模式共7部分,護士填寫時不查閱資料。本問卷經專家評價內容效度,根據專家意見,確定41道題。共發放問卷183份,收回有效問卷173份。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
低年資本科護士對血液保存知識、輸血核對知識及法律法規知識掌握尚可,輸血基本知識及輸血操作知識掌握較差,見表2。輸血相關知識培訓的次數不足,是影響輸血相關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因素,見表3。提高自身對輸血相關知識掌握的方式以集中講座為主,以科室為單位的小講課和在臨床輸血時老師檢查、指導為輔,見表4。

表2 低年資本科護士輸血相關知識掌握情況(n=173)

表3 參加各種輸血知識培訓的次數(n=173)

表4 提高自身對輸血相關知識的培訓方式的掌握情況(n=173)
輸血是一項涉及多個環節且充滿風險的治療手段,任何一個環節出現錯誤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3]。因此,提高低年資本科護士對輸血相關知識的掌握是有效降低護理風險、提高輸血療效和確保輸血安全的重要措施。
3.1 法律法規知識 低年資本科護士對安全輸血的相關政策法規的掌握程度為60.69%。與王文敬等[4]報道的一致,要保證輸血安全,就必須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增強護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和證據意識[5]。低年資護士只注重臨床工作,而對相關法律法規知識有所忽視;其次護士參加相關培訓次數少,培訓中沒有取得好的效果;另外護士缺乏風險意識、證據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故加強輸血醫學教育,注重輸血專業技術人員的培養。
3.2 輸血基本知識 低年資本科護士對輸血基本知識掌握程度為39.88%,其中,對成分血優點的完全掌握率為5.8%,輸血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的正確率為37.6%,輸血過敏反應的常見癥狀正確率僅為13.7%,常用血液制品種類的完全掌握率為12.7%,由此可見低年資本科護士對輸血基本知識掌握程度較差。原因可能為:綜合性醫院分科細,護士給病人輸血的機會不一,所以臨床護士見到輸血的頻率不一;其次,護士對輸血科的依賴程度較大,一般血液取回后大多都經兩名醫護人員核對后直接輸注,所以對血液相關知識關注不夠。
3.3 輸血核對知識 低年資本科護士對輸血核對知識完全掌握程度為62.42%,對輸血操作知識掌握程度為45.08%,掌握程度不理想。低年資本科護士對血小板的輸入速度正確率為40.5%,輸液器的更換時間的正確率僅為16.2%。醫院年輕護士多,工作繁重,護士對每個病人所滯留的時間短、分散到每個病人的注意力相應少,導致理論與實踐相差甚大;加之由于工作壓力大,工作熱情不夠飽滿,缺乏責任感;培訓時沒有認真做好記錄,理解吸收并運用于臨床更是無從談起,這也是對輸血相關知識掌握不足的主要原因。
3.4 輸血知識培訓情況 參加各種輸血知識培訓的次數達到3次或4次者占27.16%,1次或2次者占52.02%,沒參加過的人數占18.49%。等級醫院評審標準要求,加強輸血管理與持續改進,現在對護士的培訓還遠遠不夠,重復性教育在安全輸血中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護士對輸血相關知識掌握程度差的重要因素。
3.5 希望的培訓方式 有57.23%的人希望以科室為單位的小講課來加強學習,有65.32%的人想以集中專題講座的方法來鞏固輸血相關知識。降低輸血風險,減少輸血相關錯誤發生,減少醫療糾紛的發生,有必要對護士進行再教育[3],加強對輸血相關知識的掌握,以彌補不足。
低年資本科護士對輸血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不理想,培訓次數不足,需優化安全輸血培訓模式,探索護士愿意接受和能夠接受的培訓模式,使他們掌握安全輸血的相關知識,同時應用到臨床才能保證輸血安全。相關的研究結果顯示,60%以上的臨床護士對輸血相關知識認識模糊,操作不規范[3]。因此,進一步完善和制訂臨床輸血制度、臨床輸血核對制度、臨床輸血流程及輸血反應應急流程,增強輸血危急意識。明確護士在臨床輸血過程中的職責,只有具備較為豐富的輸血知識、一絲不茍地安全輸血護理規范操作,才能避免輸血中某一個環節的疏忽而造成輸血意外事故的發生。掌握各種血液的使用原則及使用注意事項,保證輸血過程安全有效,是每位護士的職責。
[1]王全立.中國的輸血安全管理[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9):705-709.
[2]陳劍蘋,徐玉蘭,朱妮.臨床安全輸血中護理程序的應用[J].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6):360-361.
[3]吳迪,張曉威,李冀,等.綜合性醫院醫生輸血相關知識掌握程度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11):898-900.
[4]王文敬,李婷婷,張玲,等.輸血醫學專業高等教育模式的探索[J].中國輸血雜志,2012,25(10):1100-1104.
[5]林瓊琳,鄭全榮,徐晶心,等.醫院輸血科加強輸血管理——確保輸血安全[J].中國輸血雜志,2011,24(8):249-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