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彪
【摘要】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陣地,也是落實素質教育的主渠道,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績與發展。所以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談些粗淺的認識。
【關鍵詞】英語課堂教學 導入優化 問答優化 練習優化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102-01
實施素質教育,課堂是學生獲得知識的主陣地,學生的大部分知識都是在這里獲得的。課堂教學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成績,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其他方面的發展。如何在45分鐘里要質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化教學過程是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就此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工作,談些粗淺的認識。
一、創設學習環境,優化學習氛圍
英語學習要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語言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必須給學生創設一個學英語用英語的環境。比如在室內設置英語墻報、英文標語、英語畫刊等,在室外,開辦“英語角”,強化對各種物品的英語名稱的識記,以體現和強化英語氛圍;課堂上運用掛圖, 投影片等創設情景,用英語扮演角色,用英語看圖說話,做英語游戲,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在課內外常用英語進行會話。最大限度地創設會話環境,使學生學習英語有一種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興趣和動力。
二、優化英語對比教學方法和創新游戲教學方法
在英語教學中,對比法是一種常用的旨在增強印象的方法。英語詞匯中有同類詞、同音詞、同義詞、反義詞以及發音相似和(或) 拼法相似的單詞等,學生在運用時常常張冠李戴。這些詞匯在教學中可采用對比的方法一一列舉出來,提高記憶效果和記憶效率例如,family 一詞,可列出與該詞相關的家庭成員及其關系的名稱:
grandparents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grandpa, grandma)
parents(father, mother, dad, mum, mom)
children(son, daughter)
husband, wife, uncle, aunt, brother, sister, nephew, niece, cousin.
此外,在創新游戲教學方法中,游戲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活動。如果教師把英語單詞用游戲的形式表現出來,學生就樂學、想學從而易學了。游戲的范圍包羅萬象,無絕對固定的模式。譬如,在教學生顏色時,教師可用Guessing game :
T: I have a pen in my hand. Can you guess what colour it is?
Ss: Is it blue?
T: No, it isnt.
Ss: Is it red?
T: No, it isnt red.
Ss: Is it black ?
T: Yes , its black. Its a black pen.
然后把blue , red , black 等顏色的單詞板書在黑板上。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扮演角色、競賽等辦法吸引學生注意,激發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增強教學效果
多媒體教學能夠高效迅速地傳遞知識信息,彌補教師自身在記憶、判斷、傳遞和處理信息等方面能力有限的弱點,從而在不同程度上滿足學生基于個體差異對教學信息源提出的各種不同要求,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鞏固教學內容,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多媒體教學還能將學生置于立體動態的語言環境中,為學生提供聲像并茂的感官刺激,能完全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幫助學生自主學習。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經常把多媒體應用于新課的導入、介紹背景知識、活化教學內容、設計語言練習、檢測教學效果等方面,切實體會到利用多媒體教學具有傳統說教式教學無可比擬的教學效果。如在講授《Senior High English Module l》Unit 3《Christmas》一課時,為補充與教學相關的語言背景知識,筆者利用多媒體播放了美國著名兒童片《Home Alone》(《小鬼當家》)中有濃郁圣誕氣息的片斷。片中那潔白飛揚的雪花,五彩繽紛的圣誕樹,張燈結彩的商店和街區,快樂而興奮的人們,再現了西方濃濃的圣誕節日氣氛。同時,利用音頻同步介紹了西方圣誕節的風俗習慣,并把其中突出圣誕節風土人情和特點的單詞、詞組、句型等用醒目的顏色呈現在屏幕上,以加強視覺刺激。學生邊看邊聽,覺得無比新奇。短片放完后,他們仍余興未盡,帶著極大的興趣閱讀課文,努力從課文中尋找更多的相關信息。當然,在教學實踐中,我們也不可一味地夸大多媒體課件的作用,避免片面追求畫面的新奇刺激,而遠離了教材內容和教學中心。優秀的課件應該服務于教材內容,體現教學中心,有助于學生領會教學內容,掌握語言知識,這樣才能真正起到為教學服務、提高教學效率的作用。
四、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感
英語的語感對學生學習英語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語感來自于語言實踐,它會隨著語言實踐的積累而產生并增加,教師應采取有效措施去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語感,加速學生語感的早日形成和優化,從而更好地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開展英語學習訓練。
1.學會用英語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要堅持“盡量使用英語,適當利用母語”的教學原則,以減少學生對母語的過度依賴。如在進行英語寫作或口頭表達時,更需要學生用英語來思維。教師應該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英語環境,如看英語影片、進行英語演講比賽、聽英語廣播等。通過這些渠道,熟悉一些英語的習慣用法,能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理解能力。
2.培養學生朗讀的習慣
在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英語教學中的朗讀對學生英語水平的提高,應該要引起英語老師的高度重視。語感本身就是情感性的,因此朗讀不僅能增強學生對字詞句的理解,更能使學生產生心靈的共鳴。通過大量的閱讀,看不清道不明的語感問題便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解決。同時,培養學生朗讀的習慣也是培養了學生善于積累的習慣,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習慣也為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培養語感奠定扎實的基礎。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優化英語教學模式很多。但無論怎樣的探索,我們的英語教學優化模式始終應該基于傳統語言教學的基礎上,面向世界先進國家現代語言教學新模式,中西貫通,力求整合,繼而在整合中拓展和提升。新教材的教學一定要講究實效技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自覺性,擴大學生的知識面,立足素質教育,努力使學生由“要我學英語”變成“我要學英語”。教師必須明白“教無定法,貴在得法”的道理,這就要求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根據各自的特長和教學內容的不同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恰當地構建新的教學模式,使之達到最優化。
參考文獻:
[1]張萍. 試論英語教學中的情感效應. 山西教育,2002,(1).
[2]鮑金芬. 學生自主學習活動與評價的個案研究. 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5,(2).
[3]束定芳. 外語教學改革: 問題與對策.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