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巖
【摘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不能僅靠課堂教學,更要充分利用課外活動及平時的日積月累,在一點一滴中滲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感受作文帶給他們的樂趣,才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他們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學生 寫作興趣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9-0095-01
心理學家皮亞杰也說過:“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有賴于興趣。”可見,寫作興趣是寫作活動賴以產生、持續和強化的內在動力。教師應該在平時的教學中把培養寫作興趣作為作文教學的突破口,作為指導學生作文邁向成功的基點。
一、利用課堂引領學生感悟作文的方法,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1.利用授課導語,激發寫作興趣
授課導語是對授課有啟發引導、激發情感的作用。盡管它在作文課堂教學中所占的時間很短,但恰當地運用授課導語能點燃學生記憶的火花,激活學生生活素材的積累,使學生產生豐富的聯想。所以利用授課導語,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我在指導寫作時比較注意這一點,如讓學生描寫“美麗的家鄉”時,我就用了啟發式導語:“我們的家鄉很美,她的美就在我們身邊。在你欣賞過的每一處風景迷人的廣場,在你走過的每條街道,在你身邊的每一所建筑……你愿意與我們大家一起分享嗎?”此時本來發呆的學生們都有了靈感,思考了一下后便高高舉起了小手。這樣的教學導語給學生的思維向更寬廣的境界飛躍搭設了平臺,能大大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2.適時指導,降低難度
學生初學作文,都覺得作文無規律可循,困難重重,從而影響了學作文的興趣。因此,教師要不斷探索作文教學的規律,認真研究作文教學的過程,按照作文的過程改進作文指導的方法,盡可能降低難度。在課堂教學中,我的作文指導是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的。
(1)構思階段的指導。作前指導不可講得太多、太細,以免束縛學生的思想,出現千篇一律的局面。教師要從打開學生的思路入手,在符合文題的基礎上,至于學生要寫什么,為什么寫,怎么寫,都應該由學生自己決定。學生的每個想法我都會給予肯定,讓學生自由選材,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寫出真情實感。
(2)起草階段的指導。學生寫作時,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教師要到桌間察看情況,及時發現問題,隨時幫助他們解決具體困難。當學生都已完成初稿時,教師應當對此次作文存在的共性問題再做一次指導,還可以展示優秀的作文為大家引路。或者朗讀較差的文章,由學生評議,指出其主要問題,幫助學生認識和改正自己作文中不足。
3.改進教法,提高興趣
小學生對新鮮事物最感興趣,因此,教師在課堂上指導作文時可以利用一種恰當的形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心境愉悅地學習作文。作文指導課上得生動活潑,啟動了學生內在的活力,調動了學生習作的積極性,才能使學生從厭煩上作文課轉變為盼望上作文課。教學實踐中,我以畫圖形式指導學生寫《我的自畫像》《美麗的秋天》等,讓同學們先畫畫,然后拿著自己的畫給大家做講解。同學們感到十分有趣,課堂氣氛頓時活躍起來,說話熱情高漲,甚至連一向不發言的同學都爭著回答,快樂的課堂氣氛激活了同學們的思維,激發了他們的寫作興趣。
4.利用賞識效應,增強興趣
有人說:“人性中最深刻的本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小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大都非常渴望得到老師肯定的評價,以滿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因此,作文教學教師要善于從學生的詞、句、段中,最大限度地挖掘不同層次學生的習作優點,為他們作文中的優點“喝彩”,哪怕只有一個詞用得生動、一個句子寫得好或一個地方有新意,也要為其叫好。讓他們覺得“我也會寫”,從“怕寫”向“要寫”、“樂寫”邁步,循序漸進,最后達到共同的目標。尤其對差生,哪怕是點滴閃光點或進步,也要及時發現并給予肯定、表揚,讓他們從害怕作文到喜歡上了作文,雖然他們的作文說不上精彩,但是能通順流暢,能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我覺得這就是他們最大的進步。
二、利用課外資源,積累和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
1.培養觀察能力,豐富學生的積累
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只有留心身邊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才有可能有事可寫、有感而發。學生沒有寫作興趣往往是由于學生不善于觀察造成的,因此,我注意引導學生掌握觀察方法,養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我的觀察要求要抓住事物的特點,要按序進行,要傾注感情。在觀察中,不僅要求學生用眼睛看形象,用耳朵聽聲響,用鼻子聞氣味,用手摸質地,用嘴嘗味道,同時還要求用心想。學生通過實地觀察,對事物有了真切形象的感知,再寫作文時不但興趣濃厚,而且文章也寫得生動感人。
要搞好寫作教學,光有寫作的素材,沒有評議積累是不行的,俗話說得好,“巧婦難為無米之飲”。寫作文就是要有事可寫,有語言來描述,沒有語言的積累,寫起來搜腸刮肚,寫了上句沒了下句,東拼西湊何成文章。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讓學生養成積累語言材料的習慣。因為摘抄是對信息的選擇、分析、收集過程,可以使學生不斷地積累寫作知識、寫作素材,從而使學生體會到有寫作方法可學,有生活內容可寫,有好詞好句可用,促進了寫作興趣的培養。
2.開展多種形式的競賽,激發寫作熱情
心理學研究指出,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競賽活動中,學生的自尊心和自我求成需要更為強烈。小學生寫作如果同與作文有關的競賽活動配合起來,將會激發起學生寫作的熱情。我經常開展一些編故事競賽、故事接龍競賽、給文章加開頭、續結尾等活動,為學生提供多形式、趣味濃的練筆機會,創設符合小學生認識特點和作文心理的競賽情境,客觀上促使學生加強了競爭意識。
3.豐富課外知識,提高寫作興趣
寫作具有明顯的綜合性,在寫作過程中,常常要涉及到天文、地理、歷史、生物等各學科的知識。由于小學生知識有限,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力求豐富學生在寫作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識。課外閱讀是在積蓄寫作營養,寫作時就是運用這些積蓄,一個是“蓄水”,一個是“放水”。我適時地向學生推薦合適的課外讀物,讓學生有書可讀。為了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閱讀課外書,我盡量減少其他作業,騰出的時間要求每天有半小時的閱讀時間,并給學生創設一個敢于施展,發揮才能的機會。
這樣天長日久,滴水穿石,知識不知不覺地增多了,口頭表達能力也不知不覺地提高了,更為可喜的是,寫作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