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陜西的刺繡可以說是最具普及性及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它既有生活的實用一面,又有藝術性和多種材料運用變化的一面,集細致、粗獷、單純、復雜于一體。但是陜西刺繡既不屬于“四大名繡”,也沒有發掘出它更多的魅力。當今它的市場價值如何?哪些方面有待開發?這都是我們應當思考的。
關鍵詞:刺繡 陜西 民間藝術
當今,網絡的極度發達,信息量的鋪天蓋地,對最具民族特點的民間美術作品而言,有哪些有利的因素?又有哪些不利的因素?對于一些不利的因素我們可以采取哪些對策?本文以最具中國特色之一的陜西民間藝術品——刺繡為切入點,探討偏遠地區的民間藝術品在當今的發展與局限。
陜西的民間刺繡作品很多,不論在陜北、陜南還是關中地區家家都有刺繡品,當地的女子幾乎沒有不會刺繡的。陜西的刺繡可以說是刺繡界最具普及性及大眾化的刺繡,它們既有細致的一面,又有粗獷的一面;既有裝飾的一面,又有實用的一面。但是陜西刺繡并不屬于“四大名繡”,當今的市場價值也有待開發。
一、陜西刺繡的特點
刺繡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民間傳統手工藝之一,在中國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
刺繡以蘇繡、湘繡、蜀繡和粵繡最為有名,被譽為“四大名繡”。一般意義上的刺繡,就是先畫圖,再按照彩圖,把色彩豐富的圖案用繡花針穿上或粗或細、顏色艷麗的繡花線,一針一針地刺在底布上,從而制作成生動、美麗的刺繡作品。這些繡品可以是被面、枕頭、衣服、鞋帽、針線包等實用物品,也可以是用來展示的裝飾品。可以是畫,可以是屏風,也可以是一個絲巾,一個手帕。
早期的刺繡,都是作為女子閨房的消遣,或宮廷里宮女的手工而傳承。但在民間,刺繡是一個人人可以參與,用來美化生活的不可缺少的藝術形式。這里,人人都是藝術家,可以用自己能夠把握的方式參與藝術,表現自我。
當今,刺繡早已成為交流的語言,展示的圖案,吉祥的符號。有時甚至可以成為一個民族、地區的標志。
陜西刺繡的獨特魅力如何?特點如何?
(一)圖畫版的“女書”
“四大名繡”的設計一般會有畫家參與,因為“四大名繡”本身就有很多以書畫為題材。而陜西的刺繡作品一般都是表現當地的風土人情,有的刺繡作品就是一種交流語言。作品基本以實用為主。
陜西的刺繡就好比一部圖畫版的“女書”。陜北女人一生的希望、理想、喜愛,包括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對美的理解全部刺繡在她們的荷包上、鞋墊上、衣帽上。一個刺繡作品就是一個希望。
(二)對愛情的表達
荷包,“正月里來鬧元宵,給郎繡個花荷包。荷包帶在哥身上,哥哥把我放心上”,這是過去未婚女子在繡花時常唱的曲子。
鞋墊,鞋底上用細繩子納上“勾云”圖案,愿出門的親人像云一樣走得快,早去早回。有的鞋墊繡上“月兒圓”、“正月十五”等組字圖案, 象征團圓。可以說,陜西民間刺繡是女子們表達感情時創造的藝術品。
過去結婚時,女方要繡繡花枕頭套、鞋墊、門簾送給男方,同時還要準備一些香包、針扎(針線包) 送給男方的親戚朋友,讓大家品評自己是否心靈手巧。刺繡可以繡出陜北女人對愛情的執著和表達。
(三)美好的祝愿
小孩滿月時,姑姑、姨姨要給娃娃送虎頭鞋、虎頭帽、虎頭枕、肚兜、布者虎, 為孩子消災滅難,保佑孩子長命百歲。
繡花不僅美,而且有很深的寓意。比如花枕頭上的圖案有“魚戲蓮花”等,魚象征男性,蓮花象征女性,暗喻男女婚配結合。如“劉海戲金蟾”繡的就是民間故事。少年劉海上山打柴,看見路旁一只三足蟾蜍受傷,便趕快上前為之包扎傷口,蟾蜍變成了美麗的姑娘,并與劉海成婚生子,妻子能口吐金錢和元寶。
“劉海戲金蟾”是民間美術中的傳統題材,有福神帶來財富的吉祥寓意,在民間剪紙和婚嫁刺繡中又被賦予了“撒子”繁衍的文化內涵。再如“石榴賽牡丹”,石榴象征男性,多子;牡丹象征女性似花。“石榴百籽”,表現出多子多福和家庭團圓的美好愿望。牡丹象征富貴,蓮花童子就是“連生貴子”,都表達了美好的祝福與期盼。
隨著時代的發展,刺繡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內容也越來越廣泛,已經成為城鄉美化生活不可缺少的裝飾品。
婦女們農閑時,或坐在樹下, 或坐在熱炕頭,巧手繡出精美的鞋底、鞋墊、門簾、衣帽等。
在陜西臨潼縣,“五毒背心”、“虎頭鞋”是小孩子成長不可或缺的辟邪物品。有刺繡、有毛繡,就是用毛線、棉線繡、織、扎而成。
“五毒肚兜”是給孩童用的,繡上青蛙、蛇、蝎子、蜈蚣、蜘蛛、壁虎等人們認為有毒的動物形象,基本布局是形體最大的青蛙居中,四周繡上其它幾種。有的為追求逼真作成浮雕形,包含著長輩對孩子的良好祝福,為孩子驅除邪惡,納福求祥,祝愿孩子健康成長。既有剪紙的效果,又有刺繡的特點。
這些刺繡品,有布軟雕、布刺繡、布拼、布搐四大類,表現的題材有翎毛花卉、動物和人物,瓜果戲劇、神話故事等。色彩鮮麗,用線有粗有細,針法奔放,具有鮮明的民間特色。
(四)大膽裁剪與刺繡結合
陜西刺繡主要是服從各種主題之需要,大膽用布直接用做造型,再用或者粗線,或者細線,用色彩豐富層次清楚的線縫布組成圖案。
大膽的想象,鮮艷的色彩,有粗有細的線條,裁剪得當的造型形成了陜西刺繡的一個基本格調。有立體刺繡的效果,也有夸張的造型。
(五)立體的刺繡
布老虎等布藝,現代人稱它為布軟雕。布軟雕用繡、拼、搐、填充等手法進行制作。其中枕頭、鞋帽最有特色,它們有各種動物造型。比如虎枕、貓枕、狗枕等。
在洛川黃陵及渭北一帶,外婆給孫兒做“布老虎”、布娃娃等玩具,有趣、可愛、夸張!有趣的是:顏色以白色為主色,有白虎、白象、白娃娃等,這種崇白的現象在陜西其它地區很難見到。立體的刺繡不僅是外在的立體,還包括了地區的特點和民俗民風的展示。
二、陜西刺繡面臨的問題
在民間女子大多用刺繡來裝點自己的生活。美麗、期盼、愿望、理想是刺繡的全部。
(一)沒有走出來
很多人知道陜西的剪紙、陜西的兵馬俑,卻少有人知陜西的刺繡品。其實,陜西刺繡集精細與粗獷于一體,內涵豐富,語言獨特。在繡品中和“四大名繡”相比完全不遜色。但為什么?一,沒有列為“四大名繡”?二,價值與價格不成正比。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因為陜西山區多,沒有走出來是其主要原因。
“四大名繡”之所以有這個稱呼,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繡品商業化的結果。蘇、蜀、粵、湘四個地方的刺繡品銷路廣,影響大,故有“四大名繡”之稱。
(二)流傳不夠遠
“四大名繡”,除了精細細致外,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宣傳得早,流傳得遠。它們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流傳的遠有著直接的聯系。
這個遠,當代的陜西刺繡也還算流傳的較遠。很多作品也被熱愛陜西刺繡的人收藏。但是,最早流傳得遠的是“四大名繡”。流傳遠的陜西刺繡是近年才有的事。那何謂遠?何謂近?遠就是指世界各地,近就指陜西。如何流傳得遠?除了宣傳還有各種活動。比如刺繡節、刺繡市場。刺繡文化街,把好的陜西作品讓大家認識。
三、對陜西刺繡現狀的幾點建議
當代,陜西刺繡的市場前景遠遠沒有發掘出來。
刺繡是一種很受大眾喜愛又便于制作和參與的藝術。如何讓喜愛它們的人參與到設計制作中來或者收藏、購買?本文提出了幾點建議供參考。
(一)參與制作
陜西刺繡可以像十字繡一樣被大眾接受。它有簡單的一面,也有精致的一面,很適合當今人們生活的快節奏。
如果像十字繡一樣方便學習制作,它的前景是不可估量的。陜西刺繡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大眾化,可以簡單化。如果讓大眾參與并設計制作,有一個說明書,一些材料就可以完成。
(二)利用網絡
當今是網絡的時代,利用網絡的發達,不僅可以讓人們了解陜西刺繡,還能讓人們喜愛并親自制作。網絡起到了一個很好的溝通作用。可以適當請一些熱愛藝術又精通網絡的人士參與,并以一定的刺繡作品進行宣傳和銷售。
(三)開發民間藝術旅游項目
旅游不僅可以讓大眾了解陜西刺繡的魅力,還可以感受當地的文化,民俗,讓大眾喜愛并學習制作。參與其中!只有原汁原味的民俗民風才能吸引人,比如陜北民歌、陜北信天游、陜北腰鼓等。當然還有陜北的美食!立體了解陜西,才能熱愛陜西,才能感受陜西刺繡的魅力。
(四)手工刺繡正品宣傳
當今,一些生意人為了利潤用機繡品蒙騙游客,為了長久的信任和宣傳,一些機繡品應該被手工品代替。機繡品的刺繡應該在購買中明確注明,讓購買透明化。可以辦作品展、藝術節、文化節等活動增大宣傳力度。
(五)發展新的品種和創新
比如,近幾年在千陽、洛川縣還出現了創新的“毛繡”。它是選用粗麻包布作底,用粗毛線引繡,吸取民間剪紙、年畫、民族圖案的特點,造型夸張,用色大膽,被譽為中國的“新壁掛”。
還有西安的穿羅繡也以它的清秀典雅,獨具風采,受到中外人士的贊賞。
流行在陜西秦巴之間漢中盆地的挑花、架花,內容豐富,針法工雅,圖案精巧。它的用途就是邊花,即出現在領口、袖口、褲腳、裹腿及手巾、枕巾、包單、床圍、門簾、帳簾、臺布等上的邊花及角花。
不斷創新是刺繡發展之根本。當今社會人人都可以成為藝術家,人人也都是藝術家。人們可以用自己喜歡或者能把握的方式參與藝術,表現藝術,美化自己的生活。換句話說,用什么樣的藝術形式發掘出我們的藝術潛能,開啟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參與并應用到他們的生活中,這才是藝術的真正目的。
參考文獻:
[1] 鐘茂蘭.中國民間美術[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
[2] 楊堅平.潮州木雕[M].廣東:汕頭大學出版社,2000
[3] 魯漢.民間編結[M].武漢:湖北美術出版,2000
作者簡介:
屈一鋒,江漢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