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信息技術與教育的高度融合,使我們不得不關注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課程的整合。在高中美術課程中,應注重信息技術在美術鑒賞、繪畫、雕塑、設計工藝、書法篆刻中的運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美術 課程實施 課堂效率
自從信息技術應用到美術教學以來,打破了以往傳統的課堂,內容的直觀、生動、形象讓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充滿了樂趣。美術教師也可以采用各種教學方式來進行不同內容的美術教學。現對高中美術教學現狀做一調查,分析并提出有效實施策略。
一、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課程整合教學現狀
(一)硬件設施不齊全影響了課程整合
調查顯示欠發達地區,特別是農村地區的信息技術課程不能有效實施,原因是多媒體硬件設施不齊全。教師基本上都能配備一臺電腦,進行資料查找和制作課件。但是學校的電腦不能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電腦設施一是不齊全,二是軟件過時,跟不上信息時代更新速度。教室的多媒體設施缺少,農村大多數學校上課的方式,還是傳統的一支粉筆+黑板,而城市學校早已使用翻頁筆+互動白板。
(二)傳統的美術教學占據了主導地位
根據分析結果,我們看到大部分的美術教師還是用傳統的美術教學,運用講解、觀賞課本、展示實例的教學方式,而真正使用信息技術去教學的寥寥無幾。城市學校的情況比非城市學校要好一些,美術教師會有意識地去運用多媒體課件上課,給學生新鮮感,帶來了時代信息,學生也樂于接受。但并沒有深入地運用信息技術,比如像虛擬現實技術、網絡學習平臺等等。只是制作多媒體課件,進行美術教學,形式比較單一。
(三)美術教師的信息素養影響著整合
以上調查分析告訴我們美術教師信息素養影響著美術課程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一位信息素養良好的教師,能夠熟練地運用各種多媒體軟件,設計合乎學生需要、切合課本內容的教學課件。對學生來說,信息化的美術課程更具樂趣,也能學到美術課程以外的東西。對提升教師本身的專業化水平和學生的信息素養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課程化信息——交互式電子白板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交互式電子白板,英文名為Interactive Whiteboard ,又稱“數碼觸摸屏”。其功能在于可以通過觸摸板面對相連的電腦主機進行操控。投影機將電腦的屏幕影像投射到電子白板上,使用者觸碰電子白板板面即可操控電腦[1]。以下簡稱“交互白板”。 交互白板技術具有傳統的黑板教學的優點,又增加了雙向交互功能,人與計算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互,克服了美術教師在教學中使用傳統多媒體平臺的局限,為師生交互建立了一個有效的信息化教學環境。交互白板作為一項綜合性新技術,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有突出的優勢。
(一)直觀展示作品。《蒙娜麗莎》最讓人著迷的就是她那迷人的微笑,曾經迷倒了多少人啊,為她癡迷,研究她。用屏幕展示出《蒙娜麗莎》的畫,可以把臉以外的部分進行遮擋,讓同學們觀察她的微笑。那么學生對她的微笑就印象深刻了,而且可以很快地記住她的微笑,為下面猜測她的身份埋下了伏筆。
(二)師生積極互動。傳統的多媒體教學,例如使用PPT課件,都是教師課前已經完成的作品,在課堂上向學生演示,演示過程是先前就設定的,無法及時更改。而學生也是只能按照教師的思路去思考問題。這樣的教學流程,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學生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而交互白板,其重要的一個特點是交互,學生可以任意地在電子白板上操作。在《蒙娜麗莎》一課中,我就是讓學生上到講臺,讓學生在電子白板上操作,寫下自己的猜想和預測,讓學生真正地加入到教與學當中。而教師也完全不必擔心學生操作不當,電子白板的橡皮擦功能,刪除復制功能,能很快地消除更正錯誤。
(三)提高教學效率。交互白板與PPT課件能很好地互補,對于PPT課件,我們不能說其一無是處,在展示大量的繪畫作品時,PPT有其優點。那么我們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白板控制PPT課件,隨時切換,讓電子白板與PPT有機地結合起來,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電子白板有強大的資源,其模仿各種筆觸的電子筆,可以輕易畫出許多用手繪方法所不能達到的藝術效果,而且還可以節省時間、節約材料、易于修改、便于保存等。更主要的是它能提高學生的繪畫效率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符合素質教育的宗旨。
本案例說明:傳統的多媒體缺乏互動性,而交互白板作為一種新的多媒體技術,給教師更多的發揮空間。交互白板在美術課堂上把藝術作品形象、直觀地展示給學生,而且容量大,這樣一樣,原本平常的課堂教學變得栩栩如生、豐富多彩,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樂于參與,提高了美術教學質量。
交互白板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很好的運用。其優勢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創設情境,展現知識。在運用交互白板進行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通過預設的美術課程資源進行教學情境創設。例如,在教學中國壁畫時,教師首先要用多媒體,展示幾張從不同的角度來描繪的壁畫,請同學們來仔細觀察。創設一種畫美的意境。因為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接觸到怎樣的情境,就會激發相應的學習興趣。所以在美術課堂導入時,教師需要找到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資源,創設獨特的情境吸引學生,如此一來,學生便對學習內容感興趣。在畫面的對比之下,喚起高中生以往的學習經驗和知識儲備,同現在要學習的知識相關聯,進行知識的建構。學生在快樂學習的同時也得到了知識。
2.設計教學,整合資源。交互白板的使用,可以讓美術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所創新,從新的角度去設計美術教學,顯得更加有創意。利用電子白板可以很輕易地解決PPT或動畫課件中難以實現的交互問題;教師可以在課堂上,使用遮罩功能,集中學生聽講的注意力;使用文字拉幕來突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利用電子白板中前置、后置、對象移動、翻轉、透明度等功能來詮釋教學中的難點。
交互白板系統里有大量的美術學科的資源,需要美術教師根據自己所需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對資源庫中的美術素材進行挑選和整理,形成上課所需要的課件。當然也可以利用計算機及網絡中的各類藝術資源(包括圖片、DV、視頻、課件、動畫等),也可以根據美術課堂實際教學內容的需要,教師自己運用電腦軟件進行繪制。
3.電子備課,教學生成。普通的課件展示,是教師提前進行教學預設的備課結果。它很難在教學過程中,去不斷地修改。但是交互白板的教學,因為有了自帶的工具與資源庫的及時修改功能,可以在教師互動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給予更正,提高課堂教學的生成性,使美術課堂教學不但精彩而且效率高。
信息技術與高中美術課程的整合,可以增進高中生主動學習美術的興趣,促進高中生對美術知識的理解;有些難以理解的抽象畫,通過多媒體展示,可以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去理解,去體會。還有一些特別的教學,比如書法字體的演變,可以通過播放不同地方的石牌,展示不同時代的文字字體,給學生一個直觀的感覺。
三、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信息技術要在高中美術課堂得以實施,前提是學校要具備一定的硬件和軟件設施,比如電腦、課件制作軟件、辦公軟件、攝影軟件、圖片制作軟件等。唯有設備齊全,才能談在美術教學上運用信息技術。教育的相關部門要加強對農村學校的扶持力度,普及電腦的同時更新軟件,定期給老師進行信息技術課程培訓,跟上時代的步伐。
以下從高中美術的五個內容系列具體談談如何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具體的教學中,有助于學習掌握美術知識,提高美術課堂效益。
(一)信息技術在美術鑒賞中的有效運用
美術鑒賞是高中美術課程內容系列之一,它能幫助學生在欣賞鑒別與評價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逐步提高審美能力,形成熱愛本國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課標在成就標準中提到:運用多種方法或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收集美術的有關信息。那么我們如何教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如何在美術課堂上運用多媒體有效地實施教學?
首先,多媒體教學有著直觀性,它能展示美術最前沿、最真實的東西,讓學生進行直接觀察和感受形狀、空間、材質、色彩等。為參與美術鑒賞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吸引了學生,激發了學習的興趣,為進一步的鑒賞活動打下了基礎。
其次,多媒體教學有著生動性,它通過動畫、DV、聲音,展示了藝術作品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的一面,給人一種全新的視覺感覺,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意境,感受和欣賞美術的藝術魅力。為更深入地學習、鑒別美術作品提供了可能。
第三,多媒體教學有著互動性,它不是像藝術作品展示那么簡單,而是可以產生互動。學生在欣賞作品的同時,可以通過網絡來交流自己對作品的理解,一改過去在同一時間、同一地點、一部分人的交流。例如,教學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時,打開已經制作好的精美課件,把《蒙娜麗莎》展示在學生面前,同時介紹作者達芬奇的生平、其它作品,通過網絡鏈接,給學生介紹一些專門介紹達·芬奇的網址,讓學生對他及他的作品有個全面的了解。多媒體給人以全新的觀念和全新的欣賞標準,讓美術鑒賞更豐富、更多元。
(二)信息技術在繪畫、雕塑中的有效運用
繪畫·雕塑是以一定的材料和工具,運用造型的方法和手段進行美術創造的活動。過去人們用實實在在的工具進行創作,但是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繪畫已經可以脫離手工,以另一種機器的方式取代,速度更快,精確性高,成果多。例如,一位學生運用軟件phtotoshop繪制一幅畫,繪制完成后就可以打印出來。再比如,傳統的雕像,用石頭、泥巴、木材等手工進行制作,現在利用計算機繪制好立體的雕像,把材料放進機器中,一按確定,就能出來模型。當然,機器雕刻與手工雕刻是有一定差距的,這個差距可以通過后期制作得到改善。
制作出來的繪畫和雕像是需要通過藝術交流才得獲得生命力,作者也會因此得到提高。而信息技術的網絡平臺正是一個很好的交流平臺,大家可以互相展示和欣賞作品。
(三)信息技術在設計、工藝中的有效運用
高中美術課程標準要求:學習計算機平面設計的基本操作方法,初步認識計算機三維立體設計的基本過程。傳統的圖紙設計演變成計算機平面設計,對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是個考驗,要學會運用相關的平面設計軟件,才能繪制好圖。美術教學中,設計、工藝內容系列是與生活最貼近的藝術,生活中無處不在。充斥著我們眼球的廣告、商標,街道、公園、工廠的設計,無不散發出藝術的氣息。關注生活,更有利于高中生學習設計、工藝,信息技術這個工具也要善用,制造更精美的藝術作品。
美術教師在講解一些設計作品時,可以借助計算機動畫模擬技術,生動形象地講解。例如,廣州亞運會吉祥物樂羊羊的創意,來源于“五羊傳說”,而且中國古代文字中“羊”通“祥”,“吉祥”也可寫作“吉羊”;中國傳統的美學觀念是“羊大”為“美”。這樣生動有趣的教學,既讓學生理解了設計的內涵,又加深了對設計創意的理解。
(四)信息技術在書法、篆刻中的有效運用
課標指出:書法、篆刻是用中國特有的傳統工具和方法,塑造漢字的藝術形象、抒發情感的活動。學習它能提高學生的書寫能力,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傳統書法教學步驟是“講解、范寫、練習、評點”,難以讓全體學生都看得清、學得透,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到索然無味。那么,在書法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有哪些優勢呢?首先,圖像和聲音講解同步,讓學生聽得清楚,看得明白。克服了書法教學中單一、枯燥的純粹寫字的缺陷。其次,導入時,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故事情景,引發學生興趣 。例如,王羲之“臨池學書”,導致清水池變“墨池”的故事;三國時鐘繇抱犢入山學書的故事;岳飛在沙上練字的故事。第三,利用計算機直觀、形象、生動地展示正確的姿勢和執筆方法。衛夫人《筆陣圖》:“凡學寫字,必學執筆。”正確的姿勢能使學生心平氣和地習字,培養其沉穩及認真的性格。最后,運用信息技術營造寬松氛圍。書寫時播放輕松舒緩的古典樂曲,如《高山流水》等,能讓學生的心情平靜下來,把字寫好。
如此一來,學生學得輕松,教師教得自如,運用信息技術優化書法教學,高效地完成書法教學任務,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
(五)信息技術在現代媒體藝術中的有效運用
新課標指出:現代媒體藝術是運用影像設備與技術、計算機設備與技術以及互聯網絡資源表達觀點、思想和情感的新興視覺藝術形式。由此可知:信息技術與現代媒體藝術的關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現代媒體藝術包括攝影攝像和電腦繪畫及電腦設計。
近年來出現了一種虛擬現實技術,也稱為靈境技術或者人工環境,虛擬現實是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維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可以及時、沒有限制地觀察三維空間內的事物。虛擬現實技術更注重交互性,與一般的作品展示不一樣,它是科技與藝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可以讓我們“身臨其境”,感受作品。
掌握了信息技術在現代媒體藝術中的運用,我們就能從另一個不同的視野去看待現代美術的發展趨勢,這對提高我們審美和美術素養有著重要作用。
現代信息技術與美術課程整合改變了高中生傳統的學習方式。把過去單調的學習方式轉變成了生動、有趣和高效的學習方式。信息技術的運用,讓美術學習更具有時代性,內容也更加豐富多彩。網絡上的合作學習,培養了他們的團隊精神、探索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結 語
本論文通過分地區對高中美術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情況進行問卷調查,從教師方面、學生方面和地區差異性分析,提出了一些微薄的建議,希望能給予高中美術教學一定的借鑒和指導作用!只要我們從具體的教學實際出發,善用信息技術這把劍,結合美術課程的特點,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鼓勵學生合作、探究,對他們進行科學、專業的引導,那么高中生的美術能力和美術素養必將不斷提高。
注釋:
[1]360百科:http://baike.so.com/doc/1933311.html
參考文獻:
[1] 李麗彬.高中美術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J].考試周刊,2014(09)
[2] 吳洪英.淺析高中美術教學的現狀及完善對策[J].藝術科技,2014(02)
[3] 趙新春.高中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學周刊,2014(01)
[4] 辛艷國.現代信息技術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4(05)
作者簡介;
羅京彥,廣東文藝職業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