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的全球化語境下,信息時代帶來了社會生活各方面節奏和方式的轉變。社會發展的現代性訴求,又使中國高職教育的現代化成為重要的課題之一。在新的文化語境下,如何加強藝術教育的現代性建設,如何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具有實踐能力和獨特創新能力的全面創意人才,是每個高職藝術教育工作者都急需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教育 創意人才 高職美術教學 新走向
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社會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急需大量具有獨創能力的藝術人才,而學校美術教育就是培養現代藝術人才創意思維和能力的主要途徑,高職美術教育更是為社會輸送高素質職業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因此,高職藝術教育必須以國際化、現代化的視點來優化整體教學,以期讓學生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為社會文化的發展做出更多貢獻。
一、高職美術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重技能,輕文化素養
高職學校的學生大都是班里考本科院校剩下的,本來這些學生的文化修養就比較弱,學習效率比較低,加上學校舊的教學理念,只注重繪畫技巧的傳授,不注重文化素養的加強,這就造成了學生技能提高了,文化根底修養卻提不上去,影響了他們的思維廣度和深度。而現代職業人力資源所急需的藝術創意人才,則要求其既要具有實踐能力和扎實的專業技術基礎,還必須具有創造思維的內涵基礎——人文素養。今天的信息時代,知識的更新速度日新月異,如果忽視了文化素養,那么終身學習的能力會大打折扣,被時代拋棄的可能性就會增大,這對于學生的人生職業生涯會帶來很大的隱患。
(二)教學觀念保守,限制了學生創新的空間
現代美術教育的教育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獨立能力、實踐能力,以適應當代社會所需的全面型人才。但長期以來,高職美術教學觀念和方法比較保守,仍然沿襲著舊有的教學體系,強調室內描摹、技法繼承訓練,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缺乏活力,忽視了學生的創造思維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限制了學生們的想象力與創意思維,抹滅了學生們對藝術感知觀察的獨特個體感受,限制了他們創新的空間;大多數教師在課堂上仍是“絕對權威者”,不利于自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及合作探究學習方式的形成和建立,對學生主動學習、自主鉆研能力培養的不到位,使得他們的創造潛力得不到激發;在教學過程中,高職美術教學的評價方式陳舊單一,導致學生的很多閃光點被忽視,不利于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思維的培養,限制了他們創造力和審美能力的發展,更使得教學與社會需求脫節。
(三)課程設置定位不準確,不利于學生的就業
很多高職美術教育不能敏銳感知時代和社會需求,在課程設置上不夠科學、調整緩慢,定位不準確,這就導致教學的局限性;還有的學校盲目增設課程,造成教育資源的極大浪費。這些現象帶來的后果就是,學生創造能力的缺失、學習雜而不精、綜合能力平庸,而這些直接造成學生畢業以后的競爭力不強,不利于他們的就業。再加上,高校盲目擴招導致的師資力量薄弱、學生素質參差不齊以及設施硬件不全,導致美術教學質量下滑,這都影響了培養優秀美術專業人才——這一教學目標的完成。
二、高職美術教學現代性改革嘗試
在當代社會,社會經濟發展、科技快速進步和產業結構的重組,對于勞動者的要求已不僅僅是體力,而是具有更高綜合素質、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的高級“藍領”。職業教育是培養“藍領”的主要途徑,培養學生在具備熟練基本技能的基礎上,加強繼續學習能力和獨創思維能力,提高適應職業更新的能力。而美術教育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和作用,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高職美術教學的現代性改革進行了一些嘗試。
(一)更新現代教育理念,進行創新思維培養
在傳統美術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單一,教學過程枯燥刻板,教師占據著絕對的權威話語權,學生只是處于被動的接受地位,學習的主動性無法調動,教學效率低是必然結果?,F代教育理念告訴我們,教學要以學生為本,充分體現他們的主體地位,變被動為主動,挖掘他們的潛能,培養他們的創意思維。具體到高職美術教學上,教師要做的是課堂教學的“導演”,要用自身的藝術、教育理念和技能,引導、啟發學生的審美直觀感受,激起他們的藝術熱情,在師生平等、互動、互賞、共進的和諧教學氛圍中,引爆他們的每一點創意思維。例如,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教學內容,改變過去單一的教師“示范式”教學,設計多種靈活的教學方法,拓展傳統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走出教室去戶外寫生、去博物館參觀,讓學生在主動參與中體會感受美的欣賞和創造;在教學中,根據學生的特點和興趣,在保證基本教學任務完成的情況下,因材施教,個別指導,培養學生創意思維的獨特個性,提高其競爭能力;在評價環節,教師要遵循現代教學理念中的及時鼓勵、肯定評價原則,改變以往的呆板評價方式,對于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都及時予以鼓勵、肯定,以增加他們的自信心和創造熱情;教師除了關注學生的技能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素質培養,尊重、愛護學生,與學生進行平等的交流溝通,這樣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簡而言之,具有藝術專業技能和現代創新意識,及時更新現代教學理念,并以此指導、調整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品兼優的創意人才,是每一個優秀高職美術教師所必須具備的素質。
(二)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加強人文藝術素養
高職美術教育是面向學生就業的技能教育,目的是培養學生的美術專業技能,因此,大部分專業設置都是設計類的,比如動漫、工業設計、平面設計、建筑裝潢設計等。由此可以看出,高職美術教學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和創新能力,這種復合型能力的關鍵點不僅僅是美術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人文藝術素養的提高。
今天的流行文化對學生的影響很大,傳統的人文藝術知識已經淡出了他們的生活,加上高職的學生本身的文化知識水平偏弱,這對于他們創意的深度和廣度以及和國際藝術設計理念的接軌都有不利影響。正如著名設計大師喬治·亞羅所說的那樣:“設計的內涵就是文化。”對于這種教學現狀,教師就要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認識、加強自身的文化修養。我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有著東方民族特有的魅力,結合新時代訴求提高對文化內涵的學習和理解,才是藝術創新走向世界的立足所在。結合豐富的現代教學手段,通過多媒體教學,化抽象為 具象,化枯燥為有趣,把知識直觀、形象地展示給學生,結合專業教學內容,全面系統地開展人文藝術理論教學,避免追求片面技能的單一的示范和說教,讓學生在學習藝術基本功的同時,拓展思維空間,提升自己的人文素養,為自己創新能力的提高和人生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圖像技術,讓學生欣賞、比較、分析傳統和當代藝術作品,鼓勵他們認真思索、直抒己見。在討論、研究中,引導學生認識藝術家之所以享譽國內外藝壇,正是由于他們藝術創作的獨特文化內涵,加強學生對于自身的文化素質修養重要性的認識;引導學生欣賞國際大師們的設計作品,在分析中讓他們認識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培養他們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探究欲望和挖掘興趣,以提高他們的設計理念的文化底蘊。
(三)拓寬課程綜合度,開闊學生藝術視野
在今天的信息時代,藝術的國際交流已成為現實,在學習西方世界先進藝術教學理念和方法的基礎上,應該不斷拓寬課程綜合性,把原有的課堂“封閉式”教學,改為“開放式”教學,這樣才能豐富學生思想、提升學生適應社會競爭的能力。首先,學校應該科學地設置課程,立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從社會發展和需求出發,使學生能有目的、有計劃地學習,并能學以致用。另外,要想培養學生的創意思維,讓他們成為符合現代社會需求的全面型人才,在專業本身的教學廣度上也要綜合拓展、整合。其一是設計類專業本身的基礎知識整合,相互穿插,學生可以自由補充自身感興趣的其他專業知識,以挖掘他們更多的內在潛力;其二是其他相關專業知識的穿插,可以通過講座等活動,讓學生汲取更多的知識精華,積累他們自身的文化底蘊,培養發散思維,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例如,在課程設置中,將基礎課訓練與現代藝術設計課程結合,結合本地特色民間藝術增設校本課程,從中汲取營養,以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增強學生的藝術創造力;在教學中組織學生去參觀本地的黑陶工藝制作和走訪當地的農民畫家,讓學生感受傳統文化,從中汲取藝術知識,增加設計元素和靈感,開拓創意思維廣度,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充分利用互聯網,讓學生尋找、發現現代設計元素,了解當代前沿設計走向,學習現代設計理念,在課內外進行分享、討論、探究,這樣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提高他們的設計能力,還拉近了和社會需求的距離,利于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有的放矢地進行學習和面對就業。
(四)利用多種實踐渠道,提高學生創新能力
高職現代美術教育的任務不僅僅是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美術技能,而且要激發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因此,在對學生進行創意個性培養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增強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讓他們把自己的藝術創造從設計變為現實,體會到這個過程中的艱辛和快樂,激發他們的設計興趣和創新欲望。在教學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該利用多種實踐渠道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他們更多的藝術創新靈感。例如,定期舉辦學生主題展覽、創設校園藝術環境,設立項目活動基地等,通過活動參與的鍛煉,學生實踐能力的增加,藝術創新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高;學校和企業結合,建立自己的實踐基地,讓學生在具體實習中參與企業設計,發揮自身專長,體驗從設計思路到產品的成功喜悅,提高自信和學習的自覺性,這對于他們適應現代社會需求、面對將來的職業競爭以及其人生長遠發展都會產生積極影響;利用現代媒體,鼓勵學生走出去參加各種創意技能大賽,在增加閱歷的同時,磨礪自己、提高自身的心理和技能。通過這些舉措,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專業認知水平迅速得到了大幅提升。
三、對高職美術教學新走向的展望
在飛速發展的21 世紀,培養創意人才、進行創新教學是國家教育的重要戰略目標,而高職美術教育正是培養現代人才獨創性的重要途徑之一,開展面向新語境的創新美術教學刻不容緩,這是我們每一個高職美術教師都要面對、探索的重要課題。在新世紀的教育目標指引下,高職美術教學已經邁出了現代性改革的新步伐,假以時日,高職藝術學校一定會成為現代優秀創意人才培養的搖籃。
參考文獻:
[1] 韋靜濤.地方高校美術教育與民族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河池學院為例[J].絲綢之路,2009(14)
[2] 王崗峰.美育與美學[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9
[3] 王志明、許笑松.藝術教育與人的發展[M].沈陽:遼寧美術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孫健,首都師范大學藝術碩士,山東日照職業技術學院藝術學院講師,主要從事美術專業基礎教學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