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傳統的教學體系在教學內容上更注重理論知識的系統性、連貫性,已不能適應《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教學需求,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并闡述了構建《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的相關保障措施。
【關鍵詞】電工電子技術 教學模式 理實一體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08-0012-02
一、原有教學模式弊端
傳統教學模式中授課教師以理論講授為主,大篇幅的進行公式推導、計算,學生積極性不高,沒有濃厚的學習興趣,教師是整個教學過程的主體,忽略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略了課程對于學生思維方法的鍛煉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在較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的創造力,不利于全面、系統地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嚴重影響了課程的教學質量。我們在對往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過程中,了解到我院大部分畢業生到就業單位后,由于學校教育與企業實際工作環境的差別,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不強,另外,在工作中畢業生會遇到一些以往沒有遇到過的問題,這就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正是理論講授和實踐教學脫節的弊端。為生產、管理、服務一線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實踐能力強,具有良好職業道德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是我們培養學生的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很難做到這一點,因此,必需對原有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將理論講授和實踐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二、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的涵義
理實一體教學模式融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于一體,[1]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將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進行有機結合。追根溯源,理實一體教學模式來源于教育家杜威“做中學”的實用主義教學理論,將基本知識講解、操作技能培訓有機的融合在一起,[2]學生在做中學、在學中做,有效地克服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理論講授與實踐教學脫節的弊端,與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素質、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的目標相一致,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實現了[3]理論與實踐一體、教師與師傅一體、學生與學徒一體、教室與車間一體的四位一體教學模式。
三、《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的特點
四、理實一體教學模式舉例
《電工電子技術》課程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的構建需要建設“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真實產品及虛擬仿真為載體的項目課程中邊學邊做,對于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及其重要作用。本課程依據基于工作過程導向的課程開發思路,將課程內容設計為觸發器與時序邏輯電路裝調、直流電路的分析及裝調、正弦交流電路的安裝與測試、晶體管電路的裝調、門電路和組合邏輯電路裝調等五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劃分為多個學習任務。下面以其中一個為例來闡述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構建。
以往在給學生講解時僅是大篇幅的推導應用公式、分析電路進行計算,學生對這些枯燥的符號、公式毫無興趣,教師講授起來也很吃力。在理實一體的教學模式下講解該部分內容時,可以借助Proteus ISIS電路分析與實物仿真軟件。它運行于Windows操作系統上,可以仿真、分析各種模擬器件和集成電路,通過選取所需元器件在圖形編輯窗口內完成編輯和繪制電路原理圖,并可以調整元器件的位置、放置方向以及改變元器件的電阻值、電壓值等基本屬性,從而驗證相應的定理、定律,例如,在下圖中驗證節點B處基爾霍夫電流定律時,可以借助Proteus ISIS仿真軟件繪圖并在節點B的三個支路分別安裝電流表A1、A2、A3,各元件參數確定運行后會在三只數字電流表上顯示出該支路的電流值,學生可以直接讀取I1、I2、I3的數值,從而直觀、明顯地來驗證基爾霍夫電流定律。在驗證基爾霍夫電壓定律時可以選定所要驗證的回路,在回路的每個元件兩端并聯電壓表V1、V2、V3,各元件參數確定運行后會在三只數字電壓表上顯示出該元件兩端的電壓值,從而可以驗證基爾霍夫電壓定律。與過去傳統的授課模式相比,學生更容易接受、更感興趣。
五、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的相關教學保障
理實一體教學模式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技術,建設仿真的職業環境及相關硬件設施環境,滿足學生基本技能實訓、崗位技能實訓、綜合實踐訓練等多種要求的仿真訓練要求,從而有效解決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脫離的問題,提高教學效果。
教材建設也是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建設的重要教學保障,傳統教材更注重理論知識的連貫性、系統性,在理論和實踐結合方面涉及較少,因此在理實一體教學模式建設中教材建設是非常關鍵的。參照國家職業標準,由企業專家和校內專任教師共同確定崗位職業能力的知識點,將所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確定為典型工作任務,形成相應學習情境,體現了教材教學內容的實踐性要求。
校企合作也是理實一體教學模式的重要保障。進一步推動校企的深度合作,圍繞企業需求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和教學內容,加強實訓基地和雙師教師隊伍建設,各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緊密合作,將實踐內容和行業前沿技術及時納入理實一體教材中,及時調整教學內容,不斷補充新知識、新技術,保證教材的實用性和針對性。校企共同設置專業、共同制定教學計劃、共同促進畢業生就業,從入口到出口充分融入到人才培養的整個過程。
參考文獻:
[1]張向陽.理實一體化教學和項目化教學體會[J].職教通訊教材教法2009(11):45-46.
[2]何先英.略論“理實一體化”教學面臨的七大問題[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0(3):71-73.
[3]謝文明.校企合作機制下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探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1(11):34-35.
作者簡介:
孔偉(1980—),女,山東肥城人,東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烏海職業技術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物理電子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