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敬
【摘要】近年來,互聯網全面進入WEB2.0時代即網絡內容有網友參與的互動性特點。大學生群體處在在網民群體最大的年齡分布層中,我們以高校為背景研究微平臺(微信、微博等)在高校諸多方面的具體應用,對學生和學校都具有非常強的實際意義。
【關鍵詞】微平臺;高校;微博;微信
隨著高校微平臺不斷發展,廣播內容質量逐漸提升,語言風格適合學生口味,廣播內容"含金量"高,提供信息量恰好滿足了學生的信息需求,高校微平臺將越來越受到學生喜愛。本文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分析:
一`、高校招生辦微博圈
微博,即微博客,是最近新興起的一個web2.0表現,是一種互動及傳播性極快的類似博客的系統。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集成化和開放化,你可以通過手機、IM軟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徑向你的微博客發布消息。由于語言組織編排方便,更新方便,被人迅速而廣泛接受。
隨著高校微博的發展,它所承載的功能正在拓展,而宣傳功效的提升也迫切需要更多人的關注,這些群體不僅僅只面向考生,許多知名大學官方微博第一時間發布了該校自主招生政策信息。高校微博一改以前那種單一、固定的模式,即便是對于程序的解讀,也大多以一些活潑親切的話語,代替冷冰冰的招生簡章,變得越來越輕松有效,這樣的微博將會發揮重要的作用。
在招生的時候,微博對于學校自己和考生、家長有雙向意義,解決招生時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高考招生的時候,學校招生辦的電話常常被打爆,有了微博這個平臺,可以分流一部分咨詢壓力,而且這是“一對多”的模式,而不是電話咨詢的“一對一”模式。而微博這個平臺的宣傳作用也有利于學校吸引生源。
團中央學校部發布《關于建立全國高校團組織微博體系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團委盡快完成官方微博試點建設,進而向全省高校推廣微博建設,高校團組織微博數量翻番。可以預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高校微博的建設與發展仍將受到政府部門的重視。
二、微求職微招聘
無線城市微求職,是中國移動針對IT行業、服務業、工程技術、學生等各行業求職者人群推出的手機招聘服務,企業可以通過手機發布招聘信息、宣傳企業形象、搜索專業人才;而個人用戶則可以通過手機,隨時隨地進行簡歷創建和投遞、職位搜索等。
對于一般的求職者群體,傳統招聘網站針對白領為主的簡歷過于繁復難以下手,微簡歷只需要簡單一句話簡述個人情況即可生成,會寫短信就能夠維護微簡歷,求職過程大大簡化。
除了傳統的現場招聘會和招聘網,微博、微信、APP軟件正逐漸成為新的求職方式,這些微渠道對求職者而言多了低成本的求職選擇。點開微信朋友圈,看到每天更新的招聘信息。不管是微博還是微信或是其他新的求職方式,最大的優勢在于方便。微博招聘,最大的特點是擴散非常容易,只要粉絲多,崗位信息會被進行輻射式轉發,看到的人會很多。
而通過微信朋友圈招聘擴散相對會少一點,但是因為大多數人關注的都是周圍熟悉的朋友、親人,陌生人相對少很多,對崗位的信任度就會很高,通過朋友圈發布的崗位成功率會高不少。時下最新鮮的,要數APP手機招聘軟件。目前主要由一些國內較具實力的招聘機構研發,因為興起不久,接受的人不多,其未來的招聘求職效果尚待觀察。微求職是以中低端為主。據了解,目前通過微招聘找工作的主要是學生、年輕人,年紀在20歲至30歲,事實上這類人群所處崗位年薪通常也集中在6萬元以下。因此對于大學生群體是一個全新的平臺更多工作機會。
三、微生活
微平臺對外方面,官方微博面對的是所有的網絡用戶,延伸出去,還可能是面對所有媒體和群眾。學校常常是媒體的重點關注對象,也是高考考生和家長關注的對象。
定時、高質量地更新微博,發布學校的新聞動態、文化歷史、校園生活等,保持一個活躍狀態,可以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提升學校的形象。單單就使用微博這一新媒體這條,就能讓人感覺到這個學校的開放氛圍,接收新事物的活力和面向大眾的親和力。在學校遇到輿論炒作、謠言攻擊的時候,微博是一個辟謠的平臺,是一個危機公關的工具。
官方微博對學校內部的作用,這才是官方微博的主要作用,其意義比對外方面的意義更大。校園有第一手新聞,或者緊急通知等,除了在官網發出新聞、通知,同步到官方微博上面,微博能彌補傳統通知渠道的不足之處,提高了信息的覆蓋率。微博是較快的信息傳播平臺,比官網通告來得更快。學校的有專家講座、招聘會,或者其他什么活動需要學生參與的,通過微博發布消息,這樣更容易引起傳播。微博的人際傳播功能是呈幾何倍數形狀的,通過學校官方微博宣傳講座,分享讀書經驗等活動,有助于培養學校求知求學的氛圍。學生對學校有好的意見、建議,甚至抱怨、不滿,都可以通過微博@一下學校進行反映。這是官方微博對內最重要的功能。學生若有一堆意見和建議對學校說的,只是途徑不通,或者麻煩,所以沒有被提出。微博提意見簡單易行,只需要一個@,負責微博的人定時收集學生的意見,集中反映,學校各部門可以了解不足之處,同時有助于了解學生狀態。
與此同時,學生也適合運營微信服務平臺,在服務學生的基礎上,能夠通過廣告代理和類似于淘寶購物的兩種形式,賺取一些生活費,鼓勵創業。另外一方面,學生更了解讀者的需求,便于持續的保持公眾平臺的熱度。微信公眾號不僅能提供全面的校園資訊,還為學生打造了匯聚多功能的服務平臺,例如查課表、查成績、找自習室、訂快餐、買水果、賣二手貨、找學友、失物招領等。現在,學校微信服務平臺,已經成為同學們的新寵。
未來,公眾服務平臺還能給學生提供所有日常生活用品,而且價格都比市場上便宜很多。因為這省去了門店、人員等一切費用。學生只要通過客戶端一鍵登錄校園無線網,就可以隨時隨地購買商品。
四、微創業
微創業是用微小成本進行的創業,作為一種全新的創業模式,它有很強的生命力,但目前國家尚沒有明確的支持微創業的政策法規,微創業者也缺乏科學有效的系統指導,因此存在一定的風險。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微創業模式應該納入高校大學生創業教育體系,國家應在政策方面給予支持,結合目前的高校大學生創業課程,建立有效的指導體系和課程體系。同時,“微創業”將為大學生創業提供可行性更高的解決方案!
“微創業”讓大學生創業 起步勝算高。微創業?,它具備了創業的所有要素,尤其對沒錢、沒經驗的年輕人來說,這種靈活度高、風險小的?低成本實踐?,有很好的練兵和推廣價值。微創業是中國經濟未來發展的希望所在,14 億人0.1%的微小需求就潛伏著巨大的市場。微創業者要獨具慧眼。微創業成功還需兩個“轉變“:一是“轉變心態”,執著外加幾分智慧,積累就是盈利;二是“轉變姿態”,從小市場做起,從小細節做起,生存就是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