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紅
21世紀人類步入到信息時代,經(jīng)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使得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已經(jīng)難以適應當下教育教學的潮流,教育改革勢在必行。教育改革主要是課程的改革,其涉及到課程觀、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學習觀、評價觀等多方面內容。課堂是整個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是課程實施的主要陣地,是課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所以新課改課堂實施過程中教學觀、學習觀、學生觀的轉變理所當然是關鍵。新課程的教師觀強調,教師是學習的主導者和指導者,但教師要“走”在學生的后面;新課程學習觀倡導以科學探究為主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要先自主學習,要“走”在教師的前面,要主動預學,而學生又受到自身知識儲備的限制,要想讓學生在課前先學,就需要提前“引導學生”學習,理念支配行動,在這種理念的指引下,教師開始使用導學案或者錄制微視頻,并結合微視頻編制自主學習任務單發(fā)給學生,指導學生學習,那么自主學習任務單和“導學案”有何區(qū)別呢?二者之間有何異同呢? 為了研究二者的異同點,我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導學案、什么是自主學習任務單。
所謂“學案導學”是指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所謂“自主學習任務單”,是以微視頻為載體,將知識以問題和任務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支架,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從而達成學習目標的一種預學材料。
對于二者異同點,筆者嘗試從如下幾個方面對比分析:
1 導學案和自主學習任務單的相同之處
1.1 有明確的任務和目標。二者都有明確的目標、任務和信息反饋,只不過,導學案體現(xiàn)出來的是對一節(jié)課完整目標的綜合實現(xiàn),一般設計的目標都是三維目標,給出的任務以預習提問的方式呈現(xiàn),而自主學習任務單一般給出的任務,是將所要求掌握的知識以問題的形式呈現(xiàn),學生完成好任務,知識就掌握了。
1.2 注意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二者的主要設計都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將課堂先兩側延伸,努力實現(xiàn)新課程理念中“先學后教”的目標,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興趣,又是變被動學為主動學的好方法,它順應了學習內容越來越豐富、學習活動趨于多樣化的教育發(fā)展的趨勢。
1.3 注意課堂教學測試反饋。導學案和自主學習任務單都有一定的自測,教師通過學生自測可以獲得大量的有關學生自學情況的反饋信息,經(jīng)過加工、處理和分析,可以檢查學生自主學習情況,并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的知識和能力的掌握情況、提高程度及存在的不足及其原因,進而可以使教師發(fā)現(xiàn)自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對癥下藥,使教學活動得以改進和提高,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1.4 二者都注意對課堂的預告。二者使用都是學生在課前完成,學生在完成“導學案”或者“自主學習任務單”的同時,也就知道了下節(jié)課學習探究的主要任務,這樣可以使得課前和課堂順暢的鏈接,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2 導學案和自主學習任務單不同之處
2.1 在對學生學習的指導上有區(qū)別。導學案是顯性的,強調教師中心地位。導學,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教師依然走在學生的前面,教師“導”著學生學,其實這并不完全符合新課程的課堂改革理念,新課程要求教師要走在學生的后面,要跟著學生走,先讓學生試著去解決問題,如果確實解決不了,教師才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導學案是教師事先將設計好了的版塊目標交給學生,然后學生根據(jù)教師的設計展開學習,學生解決問題的主動性不如自主學習任務單的作用好。而自主學習任務單是隱性的,自主學習任務單上面沒有顯性的、明確的“導”學,而實際上自主學習任務單上面給出的任務,就是在悄無聲息地引導著學生的學習,任務一般需要結合微視頻等同時展開,任務沒有像導學案那么明確,因而學生自主的空間比較大,教師是“站”在學生的背后,自主學習任務單,突顯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拿到自主學習任務單后,感覺這個任務是自己的,就會形成一種自我解決問題的意識,教師的“導”學雖然沒有顯現(xiàn)出來,但卻滲透在整個過程中。
2.2 在對學生學習指導要求上有區(qū)別。導學案在對學生的要求上重視教學行政管理,“導學案”一般都有主備人(編制人)和審核人,反映的是集體備課、審核人負責制,具有明顯重行政管理的色彩。“任務單”是給學生使用的,有主題、達成目標、學習方法建議、課堂學習形式預告,以及學習任務、困惑與反饋等,沒有任何行政管理痕跡,具有人性化色彩。只是在“任務單”的“學習指南”中有一條“學習方法建議”,體現(xiàn)教學質量通過學習方法指導實現(xiàn)的理念。至于學生是否按照教師的方法從事學習,則完全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主決定,主動權在學生手里。
從編寫過程上這種行政管理的色彩也有所體現(xiàn),比如一份導學案的形成,首先需要一位或者幾位骨干教師的編寫,然后再經(jīng)過備課組長或者教研組長的審核,最后才能夠印刷發(fā)給學生使用,而自主學習任務單其實也有這類似的學習板塊,但是自主學習任務單隱去了行政化的痕跡,充分注意到了師生有[JP3]別,強化學法的指導而不會將編寫人和審核人等信息寫入任務單。
2.3 二者的使用對象不同。導學案既是課前引導學生學習使用,又是教師課堂教學的有力材料,所以導學案的使用對象具有雙重意義,是學生預習和教師授課的主要依據(jù),而自主學習任務單使用對象比較單一,就是為學生自學準備的,所以,特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2.4 二者任務難易程度上有差別。導學案任務比較復雜,雖然由若干板塊組成,但是整體上來講有點像試卷、習題比較多,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典型習題、課堂檢測等,而自主學習任務單是教師設計的幫助學生在課前明確自主學習的內容、目標和方法,并和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源配合使用的,它是教師依據(jù)教材和學情,設計并提供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達成學習目的的一種支架。它主要從“做什么”、“怎么做”等方面提供學習的要求和指導,是教師指導學習的工具和學生學習的階梯,雖然自主學習任務單也可能會編寫部分測試的內容,但是任務單的主流還是重在引導學生完成任務。
2.5 編寫形式上有區(qū)別。導學案一般由學習目標、重點、難點、預習導引(預習案)、問題導學、典題訓練、精講點撥、歸納小結、當堂檢測、作業(yè)布置(鞏固案)等幾部分組成,其中問題導學是教師設計導學案的核心。問題設計要有層次,有邏輯,有內在的關聯(lián),解決一個問題又是解決下一個問題的前奏,引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在解決一個一個小問題中,自然解決重點問題,鍛煉思維,逐步教會學生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內容設探究,知識生成要引導,留給學生去親歷。
學習任務單的設計簡潔明了,一般包含學習指南、學習任務、任務設計、建構性學習資源、學習測試、學習檔案和學習反思等項內容。任務設計是“學習任務單”設計的核心,是把傳統(tǒng)的知識點灌輸轉化為任務驅動、問題導向的自主學習的關鍵,也是實現(xiàn)“翻轉課堂”的根本所在。要求把教學重難點或其它知識點轉化成問題提出來,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把握教學重難點或其它知識點,從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和舉一反三的能力。優(yōu)秀的教師應該具備把教學內容轉化為問題任務的能力。
2.6 信息反饋上有一定的區(qū)別。導學案一般在課前下發(fā),教師提前回收,并逐一檢查學生的完成情況,收集匯總反饋信息并對信息加以處理,以便于課堂教學使用,因此,導學案的信息反饋不具有個體及時性,不能夠在學生完成的過程中進行個體的實時監(jiān)控,而自主學習任務單結合網(wǎng)絡及微視頻使用,教師編寫的任務預存于互聯(lián)網(wǎng),學生在完成任務單所提供的任務的同時,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平臺進行實時監(jiān)控,如果發(fā)現(xiàn)某個同學完成任務的較慢或者遇到困難,教師可以及時提供幫助。
總之,二者都是新課程改革中的產(chǎn)物,都是以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為根本目標,以任務驅動、問題導向為基本方式,注重發(fā)展學生高級思維能力和成功開展高效課堂和“翻轉課堂”的有效方式,是發(fā)展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支架,但是,相比之下自主學習任務單更具開放性,將是未來指導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