訾淑君
學生擁有主動學習的能力,就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就會表現出積極探索和進取的精神。培養學生的主動性,有利于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習慣的養成,有利于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把課堂交還給學生,讓學生享受學習的樂趣
課堂是師生進行教學雙邊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途徑,課堂教學的成敗,不但決定著學生學習效率的高低,還影響著孩子學習習慣及學習能力的養成。因此,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給學生一個有情感的、對話的、開放的、探索的、感悟的課堂,讓每一節課都上的有聲有色,豐富多彩,充分展現出課堂特有的魅力,讓學生參與其中,樂此不疲。例如,在教學圓錐的體積時,先讓學生判斷,如果用知識遷移的方法來研究圓錐的體積,圓錐的體積會和我們學過的哪種立體圖形的體積有關?學生根據圓錐和圓柱都有圓形的 底和高判斷出圓錐的體積和圓柱的體積有關后,在利用圓錐體和圓柱體的學具進行具體的實驗、探究,在實驗過程中,有的小組的圓柱體的體積是圓錐體的體積的3倍,而有的小組的圓柱體的體積不是圓錐體的體積的3倍,這時,教師針對實驗過程中的這些結論及時進行引導,讓學生探索:什么情況下圓柱體的體積是圓錐體的體積的3倍,而什么情況下圓柱體的體積不是圓錐體的體積的3倍,經過學生的觀察、測量和對比,學生發現只有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圓柱體的體積才是圓錐體的體積的3倍,圓錐體體積是圓柱體體積的三分之一,由此,學生根據圓柱體的體積公式v=sh,推到出圓錐體的體積公式v=1/3sh。這些結論的得出,是學生經過反復的試驗、驗證、推導得到的,教師在整堂課中只充當引導者的角色,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給與指導。從開始的判斷,到后來的試驗,再到公式的推導,對于孩子而言既具有探索的吸引力,d又有自己動手的誘惑力,使每個孩子都積極主動的參與到了探索活動中,而經過實踐的檢驗,在運用圓錐的體積公式時,幾乎沒有學生把v=1/3sh中的1/3丟掉的,這也充分的說明,只要教師大膽的把課堂放交給學生,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索,不但能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能讓學生正真的掌握并運用這些知識,而不是教師的反復強調,學生的機械記憶。
二、塑造班級文化,創建良好的學習環境
“孟母三遷”的故事家喻戶曉,可見環境對人的影響非常大。教室是學生學習、生活的主要場所,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教室環境的教育功能,盡量挖掘孩子的潛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讓每一面墻都會說話。例如:利用教室的墻面,開辟出新聞角、星級評比表、作業展示欄、作品展覽欄及留言板等,利用這些欄目,學生在展示自己作品的同時,還能把自己的作品與班級內其他同學的作品進行對照比較,發現自己的不足,借鑒其他同學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這些墻面上的榜樣,對于后進生的作用尤其大,在不斷的模仿的過程中,他們的作業字跡清楚了,格式正確了,辦的手抄報越來越有內容了,在星級評比中的星越來越多了,于是,他們自信了,各方面的表現也越來越好。
三、樹立典型榜樣,鞭策學生上進
學生的模仿性和不服輸的心理比較強,身邊的生動形象的典型,很容易感染學生,激發他們奮發向上的熱情。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適當的表揚,樹立典型榜樣,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無形中會起到鞭策學生自覺自愿的參與到學習中的作用,成為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例如:教師在安排座位時,充分考慮到學生各個方面的特點,盡量讓學習成績相近,各方面的表現不相上下的孩子做同桌,在平時的教學中,及時發現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及時表揚,鼓勵同桌進行超越,這樣,在樹立榜樣的同時,讓同桌之間形成競爭,在不斷競爭中,共同進步。而在學科學習中,教師要善于發現個別學生的閃光點,并把這些閃光點放大,展示給全班同學,樹立班級榜樣,讓其他孩子模仿、超越,達到教育學生主動學習的目的。
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有很多,沒有現成的規律可循,沒有現成的教法可套,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才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