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寧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的工業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無不歸功于我國機械制圖教學的發展。我國的機械制圖教學分為兩種,第一種為理論教學,第二種為實干教學。職業教育中的機械制圖教學屬于為社會培養專業的技術人才,是實干教學。本文將立足職業教育中有關機械制圖教學的現狀,提出改進機械制圖教學的措施,希望能為我國機械制圖教學的發展提供借鑒,為我國工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職業教育;機械制圖;教學現狀;措施
機械制圖教學在職業教育中占據著很大的比重,是集機械制造和機電一體化等專業為一體的教學項目。在日常生活的運用中,與機械制圖有關的行業為車工、鉗工和焊工等等。機械制圖教學的水平決定著我國工人的技術水平,也代表著我國的經濟和科技實力。機械制圖教學在促進我國經濟發展的同時暴露出了一些弊端,這些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國經濟的發展,為解決這些問題,文中將會提出具體的解決措施。
一、我國職業教育中機械制圖教學的現狀
我國的職業技術教育主要在我國的中職學校和高職學校開展。由于中職學校和高職學校的學生文化知識較為缺乏,因而學校較為注重對學生的職業教育的實踐性。但因高校擴招和學校教學的硬件和軟件資源的缺乏,我國職業教育中機械制圖教學暴露出了一系列的問題。
(一)理論教學偏多而實踐教學偏少
隨著國家新課改的實施,我國職業教育中機械制圖教學的教學總時數大幅下降,導致我國機械制圖教學的實踐課程不斷減少,這種現象嚴重削弱了我國接受職業技術教育的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校培養的人才脫離了社會的需要,造成技術水平高的人才的嚴重缺乏。機械制圖教學是一門以實踐為主的教學課程。該課程的實施主要依靠大量的廠房和機械設備,但由于國家對于職業技術教育的投入不足,導致學校的硬件和軟件質量滿足不了教學的需求,嚴重制約了我國專業技術人才的培養,是我國的經濟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二)教學體系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我國的工業正經歷著日新月異的變化,而機械制圖教學卻固守著傳統的理論教學方式,這使得我國工業的發展嚴重受制于人才的缺乏。我國傳統的機械制圖教學的體系分為三大類:第一類為點、線、面。機械制圖教學中的點線面是機械制圖的基礎組成部分,機械制圖通過點線面的自由組合構成各類信息的結合體。施工人員根據工程師設計的點線面和點線面所附帶的數據,實現圖紙向實物的轉換;第二類為基本體和組合體。基本體是組合體的組成部分,組合體與基本體之間的關系是系統與部分的關系,二者相互制約、共同發展;第三類為零件圖和裝配圖。對零件圖和裝配圖的教學,需要進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導。該教學體系體現出的教學內容只是靜態的且較為分散的知識,教學課堂關于這些知識的教學也只是簡單的理論介紹,并沒有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別提學生在實踐中的與時俱進性。此外,職業學校教學經費的缺乏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我國實踐課堂的落后性。學校為節省教育資金,對輔助教學的配套設施未進行合理的淘汰與添加,致使我國實踐課堂的教學內容固定不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二、職業教育中有關機械制圖教學存在問題的解決措施
為促進職業教育中有關機械制圖教學的發展,提高我國專業人才的數量與質量和推進我國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現根據我國職業教育中有關機械制圖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
(一)“以人為本”改革教學體系
職業教育中有關機械制圖的教學改革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以人為本”的改革。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對機械制圖的理論知識的掌握較為有限,因而對機械制圖的認知能力有限。用人單位需求的是具有實踐經驗的人才,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在實踐知識的培養上雖然較占優勢,但隨著學校對實踐教育的弱化,該優勢在極大的程度上被削弱了。在進行機械制圖的教學體系的該革中,首先應制定出“以人為本”的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制定應以“實用性”和“全面性”為原則,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增添和刪減;其次,編寫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習題,讓學生通過習題鞏固所學的知識;最后,教師在傳授學生知識的過程中,加強對學生職業道德方面的教育與培訓。
(二)“以實用性為指導”提高教學質量
“以實用性為指導”提高教學質量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使用項目法教學。項目法教學,顧名思義就是指將機械制圖的教學內容分解為具體的項目,通過項目內容的分項完成達到教學的目的。在使用項目法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機械制圖理論與實踐的掌握程度制定具體的教學方案,確保學生對知識充分的吸收與運用;第二,將提高學生的能力作為教學的主要目標。要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教師可以通過自制模型來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在模型的材質上,為節省教育經費且普及模型教學的方式,可以采用塑性較強的泥土制成,泥質模型不但原材料易得,還可重復使用;第三,充分運用教學資源。CAD三維實體教學在職業學校的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學生學習機械制圖離不開CAD三維實體教學。因而,職業學校在進行機械制圖的教育時,應充分運用現有的資源,提高學生自身的能力。
(三)國家加大對教育的投入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科學技術的普及靠教育,因而國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力度。雖然我國的教育事業已取得顯著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列問題,如地區分配不均,學校扶植力度不一等等。為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增加國家財政支出對教育的扶持;第二,嚴懲貪官污吏,將所沒收的財產的一部分用于教育;第三,平衡國家對各類學校的扶植力度。
結束語
本文是對在職業教育中有關機械制圖教學的現狀和措施的探討,文章分為兩部分對現狀和措施分別進行了討論,希望能為我國機械制圖教育提供有益的參考意見,為促進我國工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邢俊華.中等職業學校機械制圖教學改革探索[J].內江科技,2010,31(6)
[2]李桂珍.《機械制圖》教學改革之我見[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 ,2013,(35)
[3]許萍.使用項目教學法,提高機械制圖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教育學術),2012,(10)
[4]章娣.機械制圖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創新[J].教育界,20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