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軼哲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城市化的發展逐步加快,建筑工程業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有了突飛猛進的跨越,越來越多的高科技進入建筑工程業。但是國家提出了可持續發展道路,提倡節約能源。然而建筑工程卻是高能耗的產業,成為整改的一大目標,能否讓建筑工程業和節約能源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就是建筑工程業的一大難題。為了使這個產業得到持續發展,必須要從自身整改,降低能耗。其中暖通空調技術是建筑工程發展的重要技術,節約能源的技術滿足人們對此的需求。接下來我們就根據暖通空調的特點來進行節約能源措施的深入討論,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方案。
關鍵詞:空調節能;能源;解決措施
1 影響空調能耗的因素
(1)暖通空調系統特別是中央空調系統龐大復雜,而且影響空調能耗的因素眾多,例如:室內溫濕度設定值、室外空氣量、空調方式、空調系統的控制運行和維護管理等。建筑物的朝向和平面布置、建筑維護結構的保溫性能、窗戶隔熱和建筑遮陽等也對空調能耗產生很大影響,因此,在空調設計運行時應綜合考慮各個因素的影響,力求在最大程度上降低空調能耗。
(2)暖通空調系統的設計及施工管理在實際工作中往往得不到一些設計部門和設計人員的足夠重視,加之工程設計周期普遍較短,設計收費與設計產生的經濟效益不掛鉤,以及一些技術性問題沒有完全得到解決等原因,一些設計單位只求數量,忽視質量,使得設計施工完的系統不僅投資大,運行能耗也相當驚人,大大超過了國家標準;另外目前建筑施工監理行業中暖通空調專業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很大一部分是非本專業院校畢業或非對口專業人員,甚至一部分人員根本未經過任何培訓,對本專業理論知識似懂非懂,常憑經驗,采取慣用方案或甲方指定的方案,造成暖通的大量耗能。
(3)暖通空調系統的運行管理除設計施工外,運行管理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中有些單位認為設計施工達標完成就可以了,因此不注意對暖通空調操作人員的培訓,很多操作人員不具備必要的暖通空調基本理論常識,不懂得根據室外參數的變化進行相應的調節。一年四季只有開機、關機和冬、夏季轉換操作,顯然系統達不到相應的節能效果。
2 暖通耗能問題解決措施
(1)精心設計暖通空調系統。如果要想實現節約能源這一目標,必須改善空調的設計,使其可以滿足在高效經濟的狀況下運行。暖通空調系統特別是中央空調系統是一個極其龐大復雜的系統,系統設計是否優秀這直接會對系統的使用性能造成巨大的影響。因此,對于空調的設計方面要起到足夠的重視,這直接關系到是否可以做到節約能源。
(2)建筑圍護結構的節能技術。一般增大的圍護結構所需的費用僅僅為整個投資的3~6%,但是節能方面的費用卻可高達20~40%左右。我們還可以通過改善建筑周圍圍護結構的熱工性能,這樣在夏季就可以降低室外的熱量流入室內,同時冬季同樣可以降低室內的熱量流失至室外,從而可以讓建筑環境的熱環境得到有效的改善,最終達到減小建筑物冷、熱的消耗的目的。建筑空調系統的節能與建筑本身的一些要素密切相關;因此,在考慮空調系統本身節能的同時,應該把節能思想引入到建筑、結構相關專業中,使建筑物在形狀、色彩、方位及材料等方面為空調節能創造最基礎的條件。合理安排空調建筑的空間布局,控制體型系數和窗墻比;改善建筑圍護結構的特性,選用保溫隔熱性能良好的墻體與屋面材料。在夏熱冬冷地區,夏季空調供冷時,外窗玻璃的輻射得熱則是空調冷負荷的主要部分,應采取遮陽措施;外墻的保溫可以分為墻內保溫和外墻外保溫技術。在外墻根部,女兒墻、陽臺、變形縫等易產生“熱橋”的部位,采用外保溫技術,可顯著消除“熱橋”造成的熱損失;屋面是建筑物上部與外界直接接觸的重點部位。屋面保溫主要要措施有采用保溫屋面(外保溫、內保溫)、倒置式屋面(保溫層與防水層顛倒,把保溫層放在防水層的上面)、架空通風屋面等等。
(3)對暖通空調系統運行的管理進行規范。現在人們對于暖通空調的節能意識卻極為不足,很多施工單位都只認為達到國家的指標即可,并不是真正重視節能,也不注重對暖通空調的操作人員的管理和專業知識的培訓。很多操作人員沒有專業知識,甚至對這一門毫無了解。這些人對根據環境的變化而進行參數的調節技術一無所知,這直接導致機器效率沒有辦法得到真正的發揮,顯然無法實現節能環保的效果。暖通空調系統要實現規范化管理和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對暖通空調工作人員的培訓和管理,要嚴格執行空調操作規范和完善制度,提高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和道德素質。杜絕無證上崗和無經驗施工,對未達到考核要求和規定的人員應二次回爐,重新培訓,直到考核合格方可上崗。只有將責任落實到每個工作人員,管理人員才能根據實際情況做出調整,從而達到規定的節能效果,實現系統控制的高水平。此外,政府的相關職能部門應對此工作給予重視和支持,以實現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4)采用新型節能舒適健康的空調方式,推廣應用使用可再生能源或低品位能源的空調系統。空調系統特別是舒適性空調系統對人體的作用是通過空氣溫度、濕度、風速、環境平均輻射溫度進行的,人體對環境的冷熱感覺是這些環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以往的空調控制方式僅僅是測控空氣的溫度濕度,甚至僅空氣溫度。顯然是不全面的,勢必帶來許多問題,如空調系統對人體的作用不直接、當環境變化時對環境的調控不迅速、人體感到不舒適、空調系統的這種調控方式不節能。熱濕環境研究成果的應用,為我們采用新的控制方式方法提供了理論基礎。不同的環境參數組合可以得到相同的熱舒適性效果,但是不同的環境參數組合空調系統的能耗卻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根據節能與舒適度的需求我們應該采用節能環保的措施進行室內空氣的調節。傳統的能源一般都為不可再生資源,那樣浪費以后都不會再生,我們應該著手于開發可再生資源和低品位能源。而如何利用可再生能源及低品位能源已成為我們研究的重要方向。地源熱泵空調系統是在這種新的研究方向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它主要是利用地下恒溫層土壤熱顯著提高空調系統的cop值,使得同等制熱(或制冷)量下的系統能耗大幅度下降。此外,全球都將自己的視線關注著暖通空調節能技術的開發和研制上。太陽能供熱或者相應的制冷措施都已經著手進行研究了。
3 結束語
節能和環保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暖通空調系統使用的能源基本上是高品位的不可再生能源,其中電能占了絕對比例,從可持續發展理論出發,空調系統如何適應在低負荷下高效節能運行及在系統設計中對設備進行節能選配就成為空調節能關鍵,這對于節約能源、降低運行費用、促進國民經濟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為一個將來從事暖通專業的工作者,在空調系統的設計和管理過程中,均應對節能降消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在各個環節中均應積極地爭取挽回所有可能挽回的能量,并將能源消耗作為衡量系統優劣的一項重要指標。只要我們各方共同努力,空調系統的節能降耗問題是不難解決的。
參考文獻
[1]齊去鵬.采暖工程中的室溫調節與節能[J].黑龍江水專學報,2005,33(1).
[2]陸亞俊.暖通空調(第二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6.6.
[3]羅伯特·貢薩洛.建筑節能設計[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