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紅娟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狀況,并提出提高患者社會支持的社區護理對策。方法:通過隨機抽樣的方法對社區138名高血壓患者的社會支持狀況進行調查,并與隨機抽取140名健康居民為對照進行比較。結果:社區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總分低于健康居民,具有可比性,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0. 05),社區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低于正常水平。結論:社區護理人員應高正確的評定患者社會支持狀況的基礎上,樹立社會支持理念,進一步強化和拓寬患者現有的社會支持網絡, 有效利用社區資源, 為患者創造一種向上的社會支持環境,從而促進社會支持水平。
【關鍵詞】高血壓;社會支持;社區;護理對策
社會支持是通過社會網絡機構上的各個社會關系對個體產生的影響力。社會支持是患者應對疾病和治療過程中最有利的資源之一[1],所有的社會支持都有助于患者維持良好的身心狀態。社區作為高血壓患者的主要生活環境,由此社區及其他成員對患者提供的社會支持在社區高血壓防治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2]。本文通過研究社區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狀況,并提出有效提高社區護理支持干預的對策,為今后社區高血壓患者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環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3年3月-2014年3月從社區隨機抽取138名高血壓患者,為社會支持狀況分析的研究對象,并隨機抽取140名健康居民為對照,比較社區社會支持狀況。納入標準:均符合高血壓判定標準,即患者的收縮壓超過140 mmHg,舒張壓超過90 mmHg;排除其他心血管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繼發性高血壓;年齡均在45歲以下,語言表達良好,無溝通障礙;排除神經系統疾病、老年癡呆、惡性腫瘤等情況。138名高血壓患者中男性患者68例,女性患者70名,年齡46-68歲,平均年齡51.3歲,病程在3-8年不等。140名健康居民中男性73例,女性患者67名,年齡46-71歲,平均年齡53.3歲,病程在2-8年不等。健康居民與高血壓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等基礎資料方面無差異統計學意義(P> 0.05)。
1.2方法
由專業的研究人員進行問卷調查,并對每一個調查對象進行上門調查,實施面對面的口頭詢問法,問卷調查完畢后,由專人審核,防止出現漏評。問卷調查的內容以社會支持評定量表為依據[3],包括客觀支持、主觀支持以及社會支持利用度,總得分和各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得到的社會支持越多。
1.3 統計學處理
所有調查數據均采用SPSS 18. 5 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 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結果
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總分平均值為38.03 5.68,低于健康居民得分39.83 5.89,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總體社會支持低于正常居民社會支持水平。社會支持得分情況(表1)
表1 ? 高血壓組與對照組社會支持得分情況比較
客觀支持 主管支持 支持利用度 總得分
高血壓組 7.64 2.10
22.10 4.01
7.29 2.01
38.03 5.68
健康居民組 8.39 2.35
23.51 4,28
7.86 2.13
39.83 5.89
P P<0.05 P<0.05 P<0.05 P<0.05
3討論
3.1高血壓患者社會支持狀況分析
高血壓病需要長期治療終身服藥,有效控制血壓,與此同時需要家人、同事正確的指導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幫助患者樹立堅持治療的自信心。
3.1.1客觀支持水平分析:客觀支持主要包括物質上直接給予的幫助和支援,這種支持是由患者個體感受的,是客觀存在的現實[4]。特別是家人,在高血壓患者遇到困難或緊急事件時,是最有利的保障,但是有部分家庭未能獲得任何支持來源。
3.1.2主觀支持水平分析:主管支持水平是指高血壓患者個體在社會中備受重視、愛護、關心,進一步被理解因而產生的情感體驗和滿意程度。主觀的支持水平是指家庭以外的朋友、同事、鄰居等所獲得的社會支持。目前,主要通過網絡支持,進一步增加愛心人士、慈善機構之間的聯系,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社區的服務組織等,從而獲得其所提供的支持和幫助。
3.1.3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分析:社會支持能夠支撐、扶持事物的行為或過程。不僅需要外界的提供,而且需要個體積極主動地去獲取。如患者在遇到困難時,可以主動去參加團體活動,獲得求助和傾訴。
3.2對策
3.2.1護理人員應確立社會支持理念:社會支持需要多方面的力量支持,確保各種社會支持的供給。所以,護理人員必須樹立對高血壓患者群體進行社會支持的基本理念,并且要以我國目前的社會支持網絡為依托,增加個體與他人的交往或接觸,從而使個體獲得情感和物質支持。社區護理人員更應當積極地成為社會支持中的一員,為每一個服務對象,提供幫助。
3.2.2強化患者現有的社會支持網絡:高血壓患者健康目標的實現,需要多個社會支持成員來支持,由此患者需要長期、持續的社會支持。當部分患者本身存在文化、溝通的差異時,要努力使患者接受現有的社會支持。護理人員積極指導以家庭為單位的社區護理的支持干預, 充分發揮家庭為患者提供社會支持的潛力。
3.3.3構建新的社會支持網絡:由于患者的家屬或親人去世或搬遷,使現有的社會支持網絡不完善,社區護理人員要積極地建立新的社會支持網絡關系,鼓勵患者與其他人交往,從而提高社會支持的利用度。如成立高血壓患者俱樂部等支持性團體組織[5]。
總之,社會支持是社區護理的重要資源,為促進個體預防疾病和增進健康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護理人員在社區服務中承擔著重要的責任,需要重視對社會支持的應用價值,進一步為社區護理支持干預起到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高麗華. 綜合護理干預對冠心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及分析[D]. 吉林大學,2012.
[2] 黃婷, 黃雪芹, 林瓊申等. 社區護理干預對輕度高血壓病患者的影響[J]. 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12):19-21.
[3] 林陽. 高血壓的社區防治及社區干預護理研究[J]. 亞太傳統醫藥,2009(05):149-150.
[4] 劉志娟, 鄧暑芳, 李小英. 郴州市社區高血壓病患者社會支持現況研究[J]. 實用預防醫學,2009(06):1959-1961.
[5] 黎喜連. 社會支持網絡在社區高血壓患者護理服務中的作用[J]. 中國實用醫藥,2010,06:23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