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傳芬
摘要小柴胡湯除治療少陽正證、變證等適應證外,在外可調太陽,在里可調陽明,對五臟六腑的新陳代謝,具有促進和調控作用,因此可以廣泛而著有成效的運用于虛人感冒,產后郁冒,咳嗽、淋證、發熱、胸痹、梅核氣等病。
關鍵詞? 馮志榮? 小柴胡? 經驗
馮志榮主任醫師系四川省第二批十大名醫之一,從事中醫臨床工作近五十年,一生學驗具豐。至今已近八十高齡仍堅持每日門診。我有幸隨老師一年,受其孜孜不倦,言傳親授,臨證指迷,收獲頗豐。深感其高尚的醫德、淵博的學術和臨證的圓機活法。
老師崇尚仲景學說,精研其證治規律,尤以注重實踐,講求療效,法活機園為其特色。老師認為仲景學說之所以能永保其無限的生命力,就在于它能卓有成效的指導臨床實踐?!秱摗分兴弥奖缓笫雷u為經方,是經過歷代醫家無數次醫療實踐反復驗證,在臨床中確有療效之方。老師認為縱觀全部經方,當以小柴胡湯適應范圍最廣,而運用之妙,在乎一心。
在他的臨床生涯中,除了遵循傳統用小柴胡湯治療少陽正證、變證等適應證外,還匠心獨運,別開生面,廣泛而著有成效的運用于虛人感冒,產后郁冒,咳嗽、淋證、發熱、胸痹、梅核氣等病,屢獲良效,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他認為少陽三焦是水火氣機的通道,能量代謝的場所,水液代謝的通道。少陽氣機條達在外可調太陽,在里可調陽明,因此,少陽主樞。少陽疏泄正常,對五臟六腑的新陳代謝,具有促進和調控作用,對情志也具有條暢作用。因此,少陽所關乎的是全身臟腑精神情志的正常功能的發揮,因此,小柴胡湯加減運用可治療全身多器官多系統疾病。
(1)用于虛人感冒
體虛之人,衛外不固,外邪侵襲,可直達腠理,腠理為半表半里之處,為少陽所主?!秱摗?7條言“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博”老師認為該條不僅僅是少陽病之病因病機,乃總論虛人外感之病因病機。若純用發汗,恐耗散虛人之氣血陰陽,虛其虛也。方中柴胡、黃芩、半夏旋轉少陽樞機以達太陽之氣,人參、大棗、甘草、生姜幫助中焦脾土以領邪外出,于穩妥平和之中,大具扶正祛邪之力。我曾有顧忌,柴胡升陽發散有劫陰之弊,半夏性燥,黃芩苦寒,其用于虛人感冒就沒有顧忌嗎。師言,復方之作用,就是互相牽制,取長補短,而不是單味藥作用的相加。虛人感冒中柴胡用量宜小,以10克左右為宜,況有人參之甘寒,甘草、大棗甘緩相伍,足可以避免其溫燥苦寒之偏性。老師在臨床上常用小柴胡加玉屏風散治療氣虛外感,小柴胡加參脈飲治療氣陰兩虛外感,用小柴胡加四物湯治療血虛外感,用小柴胡去黃芩合桂枝加附子湯治療陽虛外感。
病例一:張某,女56歲,因反復惡寒低熱一月就診,診見陣作惡寒,每日午后低熱,體溫波動于37.5左右,倦怠乏力,面色萎黃,頭暈心難,稍有咳嗽,血常規無異常,病人曾在外院靜脈注射抗生素三天(具體用藥不詳)癥狀未見緩解,又服用布洛芬等解熱鎮痛藥,依然無效,故來馮老處就能診。舌質淡紅,苔薄膩,脈浮細緩,師言:該患者外邪未解,正氣已虛,正邪交爭,膠著不解,故見惡寒發熱持續,治療應扶正解表,益氣驅邪,方用小柴胡合玉屏風散加味:柴胡20克、黃芩10克,法半夏10克、黨參20克、大棗15克、生姜5克、炙甘草10克、黃芪20克、防風10克、白術10克,蒼術10克,茯苓15克。每日一劑,連服三劑,病人惡寒發熱消失,精神好轉,后以香砂六君湯調理脾胃痊愈。
(2)治療久咳
外邪犯肺,肺氣不宣,則為咳。日久不愈,表邪易由太陽而入,少陽受邪,樞機不利,三焦氣化失常,水液代謝障礙則生飲生痰,水飲痰濁上犯于肺更加重咳嗽。另一方面,少陽受邪,郁久最易化火,三焦郁火彌漫肺胃,肺氣受損,宣降失常亦咳。唐宗海在《血證論評釋》中說:“小柴胡能通水津,散郁火,升清降濁,左宜右有,加減合法,則曲盡其妙?!迸R床上,老師善用小柴胡加三坳湯治療風寒久咳,用小柴胡加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治療寒痰咳喘,用小柴胡加麻杏石甘湯治療痰熱咳嗽。
病例二:魏某,男,71歲,三月前因受涼后感冒咳嗽,曾在外院行胸片檢查雙肺正常,間斷靜脈注射頭孢哌酮等10天,咳嗽有所緩解,但早晚仍然陣作咳嗽,咯出白色泡沫清稀痰,并伴有胸悶,氣喘,稍有惡寒,精神倦怠,納食正常,馮老接診后考慮老年久咳,又經抗生素治療,肺氣虧虛,無力驅邪,導致風寒痰濕留滯氣分,肺氣壅滯,治療應扶正驅邪,溫陽益氣,化痰平喘,以小柴胡加苓干五味姜辛湯治療,柴胡6克、黃芩6克,法半夏10克、黨參20克、生姜10咳、茯苓15咳、干姜10克、五味子6克、細辛6克,兩日一劑,兩劑后,痰量明顯減少,胸悶氣喘消除,守方繼服五劑諸癥均除。
(3)治療發熱
老師認為發熱是人體在內外致熱原的作用下引起的一種調節性的體溫升高,太陽表邪未解,邪傳少陽,正邪相爭,邪勝則惡寒,正勝則發熱,這種發熱既可以是高熱也可以是低熱,但其特征是寒熱往來。即發熱和惡寒同時存在,但發熱時不惡寒,惡寒時不發熱。老師指出只要抓住了以上特征,均可用小柴胡湯退熱。因小柴胡湯能清能散,辛開苦降,宣通內外之功。方中柴胡解經熱,黃芩清腑熱,半夏、生姜辛散可疏通氣郁助柴胡以解熱,且有化痰,去水,和胃降逆止嘔之功。人參,大棗、甘草助少陽之氣以驅邪,補太陰脾氣防止少陽之邪內傳太陰??傊痉接惺枥梗{和脾胃,宣通內外,暢達氣機之作用。氣機暢達則邪從汗解,即所謂“上焦得通,津液得下,胃氣因和,身濈然汗出而解?!敝狻@蠋熢委煻嗬谖麽t院用遍抗生素仍然發熱持續數十日不退的患者,經用小柴胡湯加減均熱退身涼痊愈。師言柴胡退熱量要大在30~60克,若是疏肝15克,若是升陽6克足亦。
病例三:王某,女,48歲系機關干部,一月前出差受涼后出現發熱惡寒,頭痛,咽喉疼痛,立即到西醫院呼吸內科住院治療,經用頭孢呋辛,阿奇霉素炎琥寧等藥治療體溫一直未降,波動于38~39℃之間,其間也曾服用中藥,但療效不顯,經人介紹到馮老處就診,老師言該病人有發熱和惡寒交替出現,為邪在少陽,正邪抗爭劇烈,與小柴胡方,柴胡30克、黃芩15克、法半夏15克,荊芥15克、白芷10克、黨參10克,板藍根30克,一日一劑,三日后體溫降至37℃左右,發熱惡寒及頭痛均除。
此外老師還用于治療急慢性咽炎,泌尿生殖道感染,乙型肝炎,胃腸功能紊亂,抑郁證,失眠,月經失調,帶狀皰疹、骨關節炎等等。小柴胡湯的運用雖然廣泛,但其取著效的前提條件是方證相應,有是證用是方。其方證是《傷寒論》中少陽病提綱:口苦,咽干,目眩,以及96條: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嘿嘿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又據101條: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因此,老師指出小柴胡湯的七條主證,只要具備其中之一便可用。小柴胡湯能和解表里,調和陰陽,疏利肝膽,調節氣機,為扶正驅邪之總方。現代藥理證明該方具有明顯的解熱鎮痛,保肝利肝,抗過敏,調節免疫,抗感染等作用。這就意味著該方不僅可以用于發熱性疾病,還可廣泛應用于內、外、婦、兒、五官諸科多種疾病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