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梅
摘 要: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理念的提出背景、課程理念的內涵以及課程理念的落實三方面展開論述,最終實現高中信息技術的課程培養目標。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理念;背景;內涵;落實
一、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理念提出的背景
1.宏觀背景——信息技術全球化
21世紀,人類已經進入信息時代,信息技術已經逐步成為生產力的主要組成部分,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在中小學展開信息技術教育已經成為國際競爭的需要,國內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2.中觀背景——基礎教育課程的改革
當前,基礎課程的改革已經引起了全國人民的重視,這就要求高中信息技術的課程標準研制即將全面進入實驗階段。
3.微觀背景——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
一方面,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各地實施條件不一,直接導致了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展開呈現出嚴重不平衡的現象。另一方面,信息技術課程本身的發展速度就很快,再加上社會環境和家庭經濟狀況的不同以及學生個體之間興趣、學習能力等的差異,同樣也會造成這種不平衡現象的產生。
二、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理念的內涵
高中課程理念的內涵,在標準中指出了以下五點,從以下五個方面對高中信息技術的課程價值進行了多視角的描述和概括,凸顯了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
1.“提升信息素養,培養信息時代的合格公民”,體現了在高中階段培養未來社會合格公民的重要性。
2.“營造良好的信息環境,打造終身學習的平臺”,體現了當代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終身學習的價值。
3.“關注全體學生,建設有特色的普通高中信息技術新課程”,體現了全體學生的差異性發展的重要性。
4.“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倡導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創新實踐”,體現了在理解基礎上對于實際行動能力培養的價值。
5.“注重交流與合作,共同構建健康的信息文化”,體現了信息技術課程學習的文化價值。
三、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理念的落實
毫無疑問,普通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是注重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然而如何去實現這樣的培養目標呢?表面看來,課程理念是務虛的,并沒有去解決實際的問題,但是課程理念作為課程設計與研制的指引與方向,直接影響著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所以就要求我們從課程設計到課程管理甚至到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都要將課程理念切實地落實到信息技術教育實踐中去,只有落實到每一個環節,我們才能最終實現高中信息技術課程的培養目標。
參考文獻:
[1]王相東.我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現狀與前景[N].中國教育報,2001.
[2]王黎明,石林才.信息技術為什么能支持教育改革:祝智庭教授談信息技術教育中的若干問題[J].網絡科技時代,2001(5).
[3]顧建軍,李藝,董玉琦.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解讀[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編輯 趙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