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李奇 梁保華
摘要:目的:探討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治療老年I期肺癌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我院收治的40例行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治療的老年I期肺癌患者,并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本組40例患者均未發生圍手術期死亡,手術時間最短為35min,最長為110min,平均65.3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115mL,無一例患者術中中轉開胸手術。術后1例患者發生房顫現象,1例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現象;術后隨訪12個月,患者均未復發,生存良好。結論:嚴格把握手術適應癥,掌握熟練的胸腔鏡下肺段解剖技術是確保手術成功的關鍵。而給予老年?期肺癌患者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種安全、可行的治療方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胸腔鏡;肺段切除術;老年I期肺癌
我院為探討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治療老年I期肺癌的臨床療效,提高老年I期肺癌的治療效果,對我院收治的40例行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治療的老年I期肺癌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具體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的是我院自2011年12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老年I期肺癌患者,男30例,女10例,最小年齡65歲,最大年齡79歲,平均年齡74.3歲;其中36例患者為無癥狀體檢發現肺部腫物,4例患者為有癥狀體檢發現肺部腫物,其癥狀為胸痛、胸悶;胸部CT顯示均為周邊型,腫瘤最大直徑為0.5-1.8cm。其中40例患者經胸部CT檢查均未發現縱隔淋巴結、肺門腫大,其中14例患者經PET-CT檢查同樣無縱隔淋巴結、肺門腫大現象發生。病灶部位:左上葉固有段13例,右上葉尖段11例,左下葉背段9例,右下葉背段7例。
1.2方法
患者行全麻、單肺通氣、雙腔氣管插管手術。取患者側臥位,并在患者腋下墊軟枕,適當對手術床進行調整,在腋中線第7肋間切開約15mm長的切開,將胸腔鏡置入,然后在腋前線上葉及下葉間切開約30mm的切口,并將其作為主操作孔,在肩胛下角線第七或第八肋間切開約15mm的切口作為副操作孔。胸腔鏡下探查,對胸腔內粘連進行分離,若發現呈火山口樣凹陷、周圍組織呈放射條索狀分布則為腫瘤;對術前CT及重建圖像進行認真觀察,明確病變部位;若需要可行術前病灶CT下定位。利用超聲刀或電鉤對肺段血管進行分離,明確病灶血管后進行Endo GIA處理,同時利用相同方式對肺段支氣管進行處理,并對周圍淋巴結進行清掃。麻醉師膨肺至肺葉復張,然后萎縮,其交接部位即段間裂,內鏡下將其切除,并將其置入標本袋內,術中冰凍病理證實手術切緣未殘留癌,最后進行淋巴結局部采樣。
2.結果
本組40例患者均未發生圍手術其死亡,手術時間最短為35min,最長為110min,平均65.3min;術中平均出血量為115mL,無一例患者術中中轉開胸手術。術后1例患者發生房顫現象,1例患者發生肺部感染現象,經針對性治療后均痊愈;術后隨訪12個月,患者均未行術后化療,且無一例患者復發,生存良好。
3.討論
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該病具有較高的發病率及死亡率,嚴重威脅著患者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安全[1]。在我國70-74歲是肺癌發病的的高峰年齡,據調查月45%的肺癌患者年齡大于等于70歲[2]。而老年患者的各項生理機能逐漸衰退,加之多數老年人合并有其他疾病,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治療的難度。這就需要臨床醫生探討更加安全、有效的診斷及治療方式。
臨床上通常將肺葉切除加縱隔淋巴結清掃術作為治療早、中期非小細胞肺癌的主要方式。然而由于老年非小細肺癌患者其生理功能逐漸衰退,且多數患者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在開胸手術適應癥選擇及圍手術期的處理較為復雜,甚至會導致部分患者喪失最佳手術時機[3-4]。而電視胸腔鏡的應用則可為手術提供良好的術野,且可充分對自胸膜頂至膈肌整個胸腔、肺門及縱隔周圍組織結構節能型暴露;同時電視胸腔鏡技術還具有良好的深部照明作用及高倍放大作用,其可有效的對術野進行放大,從而可更加清晰的對縱隔及淋巴結與周圍血管的關系進行暴露,且對區域內是否有殘留淋巴結進行明確;此外,該技術的操作器械較為精細,可使淋巴結清掃操作更加簡單,且更加安全,進而可實現解剖性切除及徹底清掃淋巴結的效果[5]。因此,將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應用于老年?期肺癌患者的治療中必將會取得良好的效果。
此外,筆者認為為有效的提高老年?期肺癌患者的治療效果,在給予其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治療時應嚴格把握手術適應癥,并且要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對于伴有合并癥的患者應在術前給予其2周左右的對癥治療,同時還應請相應科室協助診療,從而確保在患者機體處于最佳狀態下進行手術[6]。
總而言之,嚴格把握手術適應癥,掌握熟練的胸腔鏡下肺段解剖技術是確保手術成功的關鍵。而給予老年?期肺癌患者胸腔鏡下肺段切除術治療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是一種安全、可行的治療方式,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鄺浩斌;黃冬生.多西紫杉醇聯合卡鉑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療效觀察[J]. 臨床肺科雜志,2010,15(1):3-4.
[2]蒲江濤;戴天陽;唐小軍,等.電視胸腔鏡輔助小切口與傳統開胸手術治療肺癌的療效及對凝血功能的影響[J]. 中國現代醫生,2010,48(23):1-2.
[3]劉瀚;陳亮;朱全,等.完全胸腔鏡下解剖性肺段切除術與肺葉切除術治療肺部小結節的近期療效比較[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2,6(13):103-105.
[4]郭建極;周前;胡松,等.胸腔鏡肺段切除術治療肺癌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科學,2013,3(3):49-51.
[5]陳文慶;劉剛;王作斌,等.高頻電刀在肺段切除術及肺楔形切除術中的應用體會[J].吉林醫學,2008,29(23):2225-2226.
[5]王齊敏;陳道中;方冠華,等.胸腔鏡輔助右胸小切口二尖瓣置換術(附45例報告)[J].中國微創外科雜志,2013,13(10):94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