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媽
自從孩子成為一名小學生,我也從“某寶媽”榮升為“某同學家長”,我的生活圈子里最重要的人,就不是只有親人和同事了,孩子的老師們也在我心中加了“關注”和“好友”。
把老師當朋友,尊重她
一年級開學前一天,班主任老師發了短信,提醒家長們孩子明天上學需要做的準備。收到短信后,我立刻回復表示感謝,并在當天晚些時候,主動給這位從未謀面的老師打了電話。我和老師簡單聊了幾句孩子的情況,表示很高興能和她一起“家校共育”。從電話里,我就能聽得出來班主任很開心,竟然和我說了很多她工作和生活的情況,而且很誠懇地說自己也是一個6歲孩子的媽媽,所以非常體諒做父母的心情。第一次電話交流,我們都感覺很愉快,老師感受到了我對她的尊重,也回報我以友好。
把老師當朋友,支持她
剛入學,班主任和家長之間還很陌生,但是班級工作需要家長的支持。班主任在群里號召大家自愿報名參加家委會,為班級服務。我第一時間報了名,榮幸地被選為家委會主任。為了讓大家盡快熟悉起來,讓班集體更加團結更加有活力,我和家委會成員一起,組織春游、組織聯歡會、組織沙龍、帶領家長參加“家長進課堂”活動,組織志愿者……我還給班級定了班訓: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我們家委會和老師就是按照這個原則來教育指導孩子們。在老師需要的時候,伸出我們的友誼之手支持她,老師也會把你當做朋友。
把老師當朋友,信任她
開學不久,有幾位家長跟我抱怨老師給孩子安排的座位太靠后,或太偏僻,想找老師給調一調。做為家委會主任,我有責任向老師反應家長們的意見。我的孩子也是坐在最靠邊的座位,但是我還是安慰家長們稍安勿躁,把誰的孩子安排到最邊上誰都會覺得不合適,再者或許老師有充分的理由這樣安排,讓我們給老師時間。果然,幾周后老師重新調整了座位。原來班主任是非常有經驗的,她每隔幾周定期調換座位,中間的和兩邊的調,前面的和后面的調,還根據孩子的學習情況,同位之間的交往情況,不定期地進行微調。我適時地在群里告訴了家長們,讓家長對孩子上學更加放心,避免了家長和老師的正面沖突。班主任也能體會到我們對她的信任。
把老師當朋友,關心她
周一到周五,白天的絕大部分時間,孩子和老師在一起。老師幫著我們照顧孩子,教育孩子;她的一言一行,都對孩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老師也是一個孩子的家長,下課后也需要教育自己的子女,也有時候會煩躁焦慮,所以教師節的一句問候,三八節的一張賀卡,期中考試期末考試前的一句“辛苦了”,老師獲得祝賀的嘉獎后,會知道你像朋友一樣關心她。不需要珍貴的鮮花,鮮花會凋謝;不需要昂貴的進口巧克力,巧克力會融化;只要付出你的真誠,和老師之間就沒有不可逾越的距離。
老師也是凡人,也有喜怒哀樂,所以你的尊重、支持、信任和關心,可能會受到冷淡,可能得不到及時的回報。但是,請你堅持,“春風化細雨,潤物細無聲”,老師最終會回報到孩子身上,而這不正是我們所希望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