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東旭
最近,一位擦鞋匠的傳奇故事感動了世界。
米索是薩拉熱窩本地的一個居民,21歲那年,風華正茂的他接替父親的工作,背起工具箱走上街頭,成了一名擦鞋匠。
一個年輕人在大街上以擦鞋為生,這在一些人看來是沒出息,但米索卻不這樣想,他認為擦鞋也是一種高尚的職業,每當他把人們腳上的鞋擦得光滑锃亮,穿鞋人因之增添了幾分精神和自信時,他感到其中也體現了自己的勞動價值。因此,米索不但努力擦好鞋,還時常免費為那些年老或貧困的主顧服務。漸漸地,米索的工作得到了許多人的贊揚,他成了當地一個小有名氣的擦鞋匠。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可怕的戰爭來了。1992年,波黑內戰爆發,薩拉熱窩城被圍困。在被圍城的4年里,薩拉熱窩的居民們居無定所、人心惶惶,但人們卻驚奇地發現,擦鞋匠米索仍堅守著他的崗位,甚至在隆隆的炮火聲中也不例外。每天,米索都會準時從家中來到他的那個擦鞋攤邊,然后卸下工具箱,坐在小馬扎上,等待有人光顧。如果有人在他的擦鞋攤坐下來,他便熟練地取出工具,用他那雙開始變得粗糙的手,拿起鞋刷忙活起來。米索的話語不多,但那個沉默而堅定的身影似乎在向人們訴說:生活在繼續。戰斗激烈的時候,有人勸他前往避難所,因為那里比較安全,但米索卻說:“不,我的主顧需要我。”他對生活的堅定信念和在戰爭面前表現出來的鎮定令人感動。
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平之路撲朔迷離,城市在戰爭的摧殘下面目全非,人們心中充滿了悲觀和失望的消極情緒。然而,只要看到米索每天準時出現在他的擦鞋攤上,那些被戰火陰云籠罩的人們就會平添許多生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許多人甚至把他的出現當成是每天生活的象征和幸運符。有人這樣說:“只要米索不走,我們就知道即使今天天塌了,我們明天還會活得好好的。”
戰爭結束后,薩拉熱窩又恢復了往日的和平和安寧,米索仍跟從前一樣守著他的擦鞋攤,人們在他身邊聚聚散散,享受著他的服務,而他的手藝永遠是那么樸實和令人稱道。時光在流逝,新的行業漸漸興起,一批批擦鞋匠來了又消失了,只有米索成了這座飽經滄桑的城市里一道不變的風景。不過,數十年的時光總會改變些什么,那就是米索從昔日的翩翩少年,漸漸變成了一個和藹、穩重,甚至因長期默默工作而變得有點木訥的米索大叔。
2009年,為了表彰米索對薩拉熱窩人民所作出的貢獻,當地政府獎勵他一座房子和一筆退休金,讓他安度晚年。米索在高興之余,眼角不禁流下淚來,因為跟隨他度過一輩子清貧生活的妻子已經去世,不能與他分享這一幸福了。
2014年1月7日,擦了60余年鞋的米索走完了他波瀾不驚卻又頗具傳奇色彩的一生,安然辭世。這天,薩拉熱窩的市民們自發聚集在米索工作過的地方,向他道別。米索的遺像被放在鐵托大道上的一把長椅上供路人瞻仰。人們在遺像前點燃蠟燭,并放了一雙鞋,以此表達對他的敬仰和緬懷。那雙鞋被擦拭得干干凈凈,像老人生前親手擦拭的一樣,反射出微微的光芒,似乎在向人們講述: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一份工作是卑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