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摘要】地理課程,是高中階段不可或缺的學習科目之一,對素質教育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我們不能忽視它的地位和作用,他對學生培養“地球人”最基本的地理意識與環境倫理道德十分重要。本文首先對新課改背景進行了一下簡單的介紹,凸出了地理素養是新課改的重要內容。然后,對地理素養的組成和特點進行了一下簡單的分析。
【關鍵詞】地理素養;新課改;組成;特點
21世紀國際教育發展中,提出了一個重大的課題,那就是素養教育。為了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隨著教育改革的力度加大,新課改對素質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重視。對于地理這門學科,無論是老師還是學生,提高地理素養是極其重要的。本文就新課改的背景下,對地理素養的核心構成和主要特征展開了進一步的探索。
一、關于新課改背景下地理素養的重要性。
地理這門學科,雖然在人們眼中是一門基礎的學科,但同樣它的作用也無法替代,它幫助人們對認識世界以及改造世界。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地理素養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我們對新課改背景進行一個簡單了解。
當前世界各國教育發展腳步各不相同,但是總得來講產生了三個比較明顯的時代特征:知識經濟的出現、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面臨著困境以及國際競爭空前激烈。在二戰以后,新技術革命對人類的生產、文化乃至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都產生了不小的影響,與此同時出現了一個新的名詞,那就是:“知識經濟”。在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勞動者將逐漸取代傳統的產業工人。科學技術的不斷更新,很多人為了擺脫文盲,急需要惡補知識,不斷學習,更新知識,因此知識經濟也被人稱為“學習經濟”。另外,人類的發展目前面臨著一大堆的挑戰,如自然資源的短缺、人口迅速膨脹等等問題隨著工業經濟快速的發展接踵而來。終于,在1980年聯合國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1992 年在里約熱內盧召開,包括我國在內一共180個國家。就當前的情況來看,國際競爭則主要體現在各國的綜合國力方面上,也就是各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之間的競爭。
新課改對學生的要求更高了,強調在教學的過程中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開始注重促進每個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為了順應新課程改革要求,教育越來越重視對中學生地理素養的培養。在整個地理教學活動中,作為核心要素的學生,對其進行科學素養的培養是十分有必要的,而地理素養恰恰是科學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地理素養一般表現在三個方面:物質層面、精神層面和社會層面。那么,什么是地理素養呢?地理素養就是指學習者在經過地理的學習之后,養成了一些比較穩定的心理品格。隨著教育的改革,新課改在地理這門學科中越來越注重地理素養的重要性。
二、關于地理素養的組成探究。
在上面,我們已經簡單的介紹了新課改的背景,凸出來了地理素養是新課改的關注點,并簡單地介紹了地理素養的概念。接下來,我們隊地理素養進行更詳細的探究。地理素養,是一個復合的概念,我們可以從另一角度對地理科學進行分類:地理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和地理技術素養。
(一)地理人文素養。
地理人文素養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人文地理知識,另一方面是理學科中的人文精神。而人文地理知識和人文精神又包括許多方面,如下表所示:
(二)地理科學素養。
地理學這門學科,主要是對地區特征以及人類和事物在地球上出現、發展和分布情況進行科學地解釋,關于地理科學素養,它主要包括五個方面:地理科學知識、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地理科學品質和地理科學意識。
地理科學素養的基礎就是地理科學知識,只有具有了一定的地理科學知識,才能夠進一步發展如何養成地理科學能力、地理科學方法和地理科學品質等等各方面問題。什么是地理科學知識呢?它包括的內容很廣泛,比如:地理術語和概念、地理現象、特征以及過程、地理空間分布、地理因果關系、地理規律、地理科學史等內容。如果用問題的角度來解釋什么是地理科學知識的主要內容的話,那就是:“它是什么(地理現象、特征以及空間分布的表象等等)?它怎么樣(地理科學史以及本質規律)?為什么會這樣(地理因果關系)?”。
地理科學能力,是一個學生的智力、能力與地理學科三者有機結合的綜合體。關于地理學科的特色,我們應該加強培養學生的地理過程的簡單預測與合理想象能力、空間分布格局的覺察能力、空間相互作用的分析概括能力、空間定位能力以及區域差異的比較與概括能力。實際上,真個地理科學能力就是針對以下流程而應運產生的:提出問題——收集問題——對問題進行整理和分析——對問題進行解答。
關于地理科學方法,包括了比較、歸納、分析、分類、演繹、綜合等等一般方法,另外還應注重培養地理觀察、區域綜合分析、區位比較、地理實地考察或野外調查、地理實驗等方法。
(三)地理技術素養。
地理技術素養,主要分為三方面內容:第一,地理技術知識;第二,就是我們所說的地理技術能力;第三,就是地理技術觀點。然而在這三者中,地理技術知識是基礎以及后兩者的重要載體。而關于地理技術能力,則是對地理技術知識的應用充分體現。至于技術觀點,它是地理技術素養的一種重要表現形式。
三、地理素養特征的簡析。
地理素養主要有六方面的特征:綜合性、動態性、空間性、終身性、現實性和實踐性等等。地理內容是極其復雜多樣的,涉及了很多然地理內容,如位置、地形等,同時還涉及了一些人文地理內容,如聚落、工農業等。地理素養的研究范圍,具有一定的空間性。而關于培養地理素養這方面,有著動態實施的一個過程,并且有著終身性的特點。地理素養中,包括民居、地理與飲食、地理與服飾、地理與交通等方面的一些內容,因此可知地理素養具有一定的現實實用性。地理素養的培養,跟實踐離不開,需要通過一些實踐活動,加深個體對自然界的理解。從這個角度來看,地理素養具有一定的實踐性。
參考文獻:
[1]李家清,張麗英,陳芳.走進新課程:論“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解讀高中地理課程標準[J].中學地理教學參考,2004,Z1:17-18.
[2]詹秀娣.高中地理教科書正確闡明人地關系“路線圖”的構建與應用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3]謝元麗.教材“活動系統”對地理科學素養培養的教學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2.
[4]王洪強.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高中人文地理案例教學研究[D].河南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