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趙進一
檢察公信力從哪來黃岡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馮新華談執法規范化建設
文/本刊記者 趙進一
何謂公信力?公信力就是通過自己的行為得到社會公眾的信任和認可的能力。檢察機關的公信力不但關系到自身的形象和履行法律監督職能的力度,更關系到司法權威和法律尊嚴,人民群眾對司法工作的滿意度和信任度。那么,檢察機關的公信力從何而來?湖北省黃岡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馮新華認為來自于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的執法行為。加強執法規范化建設是提升檢察機關公信力最有效的途徑之一。近年來,該院不斷加大執法規范化的力度,執法辦案實現了從“嚴格落實要求”向“追求精細化”的質的飛躍。這個飛躍是怎么實現的?日前,本刊記者專程采訪了馮新華檢察長。
《檢察風云》:馮檢,聽說2011年你到黃岡市檢察院工作以后,一直狠抓執法規范化建設不放。你為什么如此重視此項工作?
馮檢察長:執法辦案是法律監督的基本手段,是檢察機關的中心工作。無法想象,如果執法辦案不規范,檢察機關的公信力又從何而來?沒有了公信力怎么取信于民?
當前,隨著我國法治進程的加快,人民群眾法治意識、人權意識不斷增強,對嚴格規范執法的期待越來越迫切,對檢察機關嚴格、規范、文明執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別是在開放、透明、信息化的執法條件下,檢察機關執法活動越來越成為關注的焦點,不僅要求我們執法嚴格、公正,還要求我們執法規范、文明。同時,過去出現的一些違法違規辦案的典型案例,也深刻警示我們要時刻保持對規范執法的清醒認識。因此,我們只有在執法辦案各個環節實現全面規范,才能贏得社會的認可、理解和支持,公信力才會不斷得到提升。
《檢察風云》:這幾年來,你們在執法規范化方面是怎樣下大力氣抓出明顯成效的?
馮檢察長:持續不斷的大整頓——在全市檢察機關大張旗鼓地深入開展“三個專項”(受利益驅動違法違規辦案、不文明辦案、辦案安全隱患)治理、扣押款物專項清理、反特權思想反霸道作風專項教育等轉變執法理念、規范執法行為的教育整頓活動。當時,省院敬大力檢察長提出“四個絕對禁止,一個必須實行”(絕對禁止刑訊逼供和暴力取證;絕對禁止違法違規扣押、凍結及處理款物;絕對禁止在辦案區違法違規關押犯罪嫌疑人,或者將已經關押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違規提押到辦案區進行訊問;絕對禁止接受吃請、收禮,為犯罪嫌疑人或有關請托人通風報信、出謀劃策;必須實行訊問職務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錄音錄像,不安排錄音錄像不得進行訊問,每次訊問筆錄都要準確記載)的辦案紀律,我們結合黃岡實際,采取了“六個納入”(規范執法納入每次自偵工作會議主題,納入領導干部一崗雙責、納入對基層院和市院各部門年度目標考核、納入每期自偵干警培訓班培訓內容、納入對干警的測試科目、納入檢務督察重點)的措施,確?!八膫€絕對禁止,一個必須實行”不折不扣地貫徹執行。
“禁令要禁,鐵律要鐵”。既然有了紀律,就一定要不折不扣地嚴格執行。我們嚴厲查處規范執法方面的違法違紀行為,特別是對那些置上級要求不顧、敢于頂風違紀、影響惡劣、嚴重敗壞檢察形象的典型,我們都一查到底,絕不姑息遷就,以鐵的紀律、鐵的作風、鐵的手腕保證執法作風的轉變、執法制度的落實。持續、高強度的教育整頓活動,使執法規范化建設迅速取得明顯成果,又通過建立實施長效機制,使執法規范化建設的成果不斷得到鞏固,使規范執法成為一種常態,以此樹立檢察機關的執法公信力。
《檢察風云》:執法規范化建設有什么要求?
馮檢察長:執法規范化的具體標準,高檢院公布的《檢察機關執法工作基本規范》中闡述得明明白白。概括地說,就是“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規范化建設的要求,就我們的理解和實踐,就是認真落實好省院規范執法24項任務,設法讓“理性、平和、文明、規范”這八個字植根于每一位檢察干警的頭腦中,化為自覺行動。
《檢察風云》:“植根于頭腦”,就是真正地在思想上扎根,這可是件難事啊!請問怎么個“植根”法?
馮檢察長:當然是從開展教育活動著手!但教育活動一定要抓到實處——要大道理小道理一起講,我們并不避諱從個人利益的角度進行考量,通過深入開展檢察職業風險意識教育,讓廣大檢察干警明白不規范執法將會給自己帶來多大的風險——
政治風險:因個人履職不當而損害黨和國家的形象或影響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及發展大局,這種風險一旦形成,你承擔得起嗎?
經濟風險:單位或個人出于經濟利益的考量而未正確行使職權,會使單位或個人在經濟上蒙受巨大的損失;
法律風險:因執法不規范而發生錯案而被追究法律責任;
廉政風險:檢察干警個人因經受不住各種利益的誘惑而不規范執法,從而腐化墮落,這樣的后果大家都懂的……
另外,我們還通過剖析正反兩方面的典型案例,讓執法干警明白規范執法于公于私的好處,不規范執法會給對單位和自己造成什么樣的災難性的后果??偠灾?,我們想方設法促使干警牢固樹立風險危機意識,牢守底線不違法、不踩紅線不違紀,把理性平和文明規范的執法觀念融化于血液之中。
《檢察風云》:能介紹一下你們是如何結合新刑訴法的實施開展執法規范化活動嗎?
馮檢察長:可以。我們主要從四個方面進行規范——
規范訊(詢)問行為:嚴格執行傳喚、拘傳時間不超過12小時的規定,不超時在辦案區羈押、留置犯罪嫌疑人;嚴格實行審押分離、審錄分離;訊問犯罪嫌疑人全程全面全部同步錄音錄像;對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一律在看守所訊問,確保每天至少安排犯罪嫌疑人還押連續休息6至8小時;詢問絕不限制被詢問人的人身自由,絕不進行拘禁、留置或者變相拘禁、留置。
規范證據采信:積極推行公訴引導偵查,嚴格執行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堅決排除違法違規訊問筆錄入卷,確保證據合法性……
規范贓款贓物管理:按照高檢院《人民檢察院扣押、凍結涉案款物的工作規定》,嚴格扣押凍結款物范圍,嚴格扣押凍結款物處理程序,嚴明扣押凍結款物處理方式。
規范辦案區管理:嚴格執行省院的有關規定,全面完善辦案區“五室”、雙通道、強制物理隔離、視頻監控等設施,強化安全值班守備,確保辦案安全。
這些規范的執法行為,契合了新刑訴法關于偵查措施、非法證據排除以及證據證明體系標準更高的要求,為偵查、公訴等工作模式的轉變提供了實踐經驗,也為新刑訴法的實施奠定了工作基礎。
《檢察風云》:你們的努力取得了那些成效?
馮檢察長:2013年,我們在2012年初步打造規范執法“黃岡品牌”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了執法規范化建設力度,提升品牌效應,以更高標準推動規范執法,實現了從“嚴格落實要求”向“追求精細化”的跨越。查辦貪污賄賂案件和瀆職侵權案件保持強勁勢頭,2012年、2013年分別以20.00%、21.21%和2.3%、29.55%的比例大幅提升,辦案質量也迅速提高,貪污賄賂、瀆職侵權案件起訴率逐年上升,2013年分別達到96.77%、96.72%;近兩年已起訴案件中沒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以“逼供、誘供”為由翻供的案件;沒有無罪判決案件。執法辦案能力明顯提升,突破案件能力顯著增強,先后偵破了一大批窩案串案并以“零口供”偵破大要案三件。省院交辦案件都成功突破。
如在辦理省院交辦的湖北某拍賣公司涉嫌犯罪案件時,我院立辦職務犯罪11人,發現涉及全省范圍內的賄賂犯罪線索70余條,省院將這些線索交辦其他市州分院后,全省各地查處42人。我們還通過轉變偵查模式,注重偵查謀略,倡導智慧辦案,促使15人在初查階段就主動到檢察機關投案自首,全市檢察機關對涉嫌犯罪的13人立案偵查,其中縣處級干部三名、執法人員一名……規范執法辦案以后,我們實現了無超時限、無刑訊逼供、無安全事故、無因執法方式不當影響發展大局的“四無目標”……
《檢察風云》:執法規范化對隊伍建設和檢察業務等方面一定大有裨益吧!
馮檢察長:是的。在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過程中,干警的素能在逐步提升,可以說,我們的干警面對修改后的刑訴法、民訴法實施的新要求,能夠迅速適應,在執法辦案方面做到了無縫銜接、同步合拍。
還是數字最能說明問題:2012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有四個集體和個人受到國家級表彰,49個集體和個人受到省級表彰,市檢察院榮獲全省最佳文明單位及全市優秀黨組中心學習組、優秀領導班子等16項省市表彰。
檢察業務上,在省院綜合考評中,我們一年一個臺階地不斷前進,2013年在全省名列前茅,獲全省業務考評先進單位,各項工作均有較快的提升。與此同時,我們創造了一批業務亮點——根據省院部署,我們積極推進職務犯罪預防、刑事犯罪預防、訴訟違法預防“三項預防”職能整合,得到上級和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在實踐基礎上總結提煉形成的實施意見得到省院敬大力檢察長的批示,省院以文件轉發;創新未成年人刑事檢察工作,經省院推薦被高院確定為我省市級院試點單位;積極爭取支持形成了政府主導推進的“兩法銜接”工作格局,督促行政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同比上升149.79%……
在黃岡采訪的日子里,記者發現該市檢察系統上上下下都彌漫著濃濃的尊崇法治、崇尚規范的氛圍。“規范執法”已成為一項“龍頭工程”,在全市檢察機關得到強力推動,其產生的效果在不斷凸顯。在該市人代會上,市檢察院的工作報告連續兩年獲得全票通過,這不就是公信力提升的體現嗎?
編輯:張同舟 laura010203@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