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杰
(祥云縣婦幼保健院,云南 祥云 672100)
婦幼衛生
云南省祥云縣流動人口與常住人口婦女兒童衛生保健狀況分析
張文杰
(祥云縣婦幼保健院,云南 祥云 672100)
[目的]為有效提高流動人口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服務。[方法]采用問卷調查、焦點組和關鍵知情人員訪談的方式進行相關的定性和定量資料的收集。[結果]流動人口婦女保健水平與常住人口婦女保健水平相同,但兒童保健水平比常住人口兒童保健水平稍差。[結論]要保障流動人口中婦女兒童衛生保健需要政府和社會的綜合干預。
流動人口;婦女;兒童;衛生保健
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人口的流動不斷增多。流動人口中婦女兒童權利保護問題日漸凸顯。流動人口中婦女兒童的生存、發展和保護等問題已經在政府和社會引起廣泛關注。為有效提高流動人口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服務,對祥云縣衛生保健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為當地政府和社會改善流動人口中婦女兒童的衛生保健服務提供對策與建議。
祥云縣地處云南省中西部,是國家衛生服務調查、死因調查項目等項目的監測縣。通過對祥云縣流動人口與常住人口婦女兒童衛生保健狀況調查,可反映云南省縣級流動人口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情況,現將2013年調查情況分析如下:
1.1 調查對象
居住在祥城鎮城西辦事處、城南辦事處及下莊鎮下莊村的常住和流動人口的婦女以及和母親共同生活、年齡在4周歲以下的兒童。
1.2 調查方法
以調查問卷為主,配合焦點組和關鍵知情人訪談等方法收集相關的定性和定量資料。問卷調查以“祥云縣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服務情況調查表”為調查內容,進行隨機入戶調查。
2013年11月2—4日入戶調查,共發出調查表329份。流動人口116份,其中流動人口婦女58人、兒童58人;常住人口213份,其中常住人口婦女113人、兒童100人。
2.1 流動人口婦女
58名流動人口婦女中,年齡最小的為21歲、最大為38歲、平均29.24歲。文化程度:以初中文化程度為主,占65.51%,小學文化程度的占24.13%,高中文化程度占8.62%,文盲占1.74%。從事職業:商業及餐飲業占68.96%,農業占15.52%,其他服務業占15.52%。
2.2 常住人口婦女
113名常住人口婦女中,年齡最小的為21歲,最大的為39歲,平均28.76歲。文化程度:初中文化程度占49.55%,小學文化程度的占42.47%,高中文化程度的占7.98%。從事職業:商業及餐飲業5.30%,農業91.17%,其他服務業2.65%,交通運輸業0.88%。
2.3 衛生保健情況
2.3.1 孕產期保健覆蓋及系統管理
流動人口婦女在妊娠期接受1次以上產前檢查有53人,達到孕產期系統管理的32人。未達到系統管理的21人,原因是:認為沒有必要檢查的12人(占57.14%),家務活計多沒時間的3人(占14.29%),經濟原因的3人(占14.29%),其他原因的3人(占14.28%),見表1。
常住人口婦女在妊娠期接受1次以上產前檢查108人,達到孕產期系統管理的76人,未達到孕產期系統管理的37人,原因是:家務活計多沒時間的12人(占32.43%),認為沒有必要的8人(占21.62%),經濟原因的7人(占18.93%),其他原因的10人(占27.03%),見表2。
流動人口婦女與常住人口婦女在孕產期保健覆蓋情況及孕產期系統管理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值均>0.05)。

表1 流動與常住人口婦女孕產期保健覆蓋情況比較

表2 流動與常住人口婦女孕產期系統管理情況比較
2.3.2 孕產婦住院分娩
流動人口住院分娩的婦女中,住院分娩率96.55%,分娩方式為:順產51人,手術產5人。常住人口住院分娩的婦女有96人,住院分娩率96%,分娩方式為:順產84人,手術產12人。流動與常住人口婦女孕產婦住院分娩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流動與常住人口婦女孕產婦住院分娩情況比較
2.2.3 兒童保健覆蓋率及系統管理
定期體檢的流動人口兒童22人,未定期體檢的流動人口兒童36人。未進行定期體檢的原因:家長不知道免費體檢的28人(占77.78%),家長認為沒有必要5人(占13.88%),其他原因3人(占8.34%)。
定期體檢的常住人口兒童76 人,未進行定期體檢的常住人口兒童24人。未進行定期兒童體檢的原因:家長不知道免費體檢的16人(占66.66%),家長認為沒有必要3人(占12.50%),經濟原因2人(占8.34%),其他原因3人(占12.50%)。
流動與常住人口兒童保健覆蓋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4 流動與常住人口兒童保健覆蓋情況比較
2.3 計劃免疫接種
接受預防接種的流動人口兒童58人,計劃免疫接種率達100%,其中四種疫苗全程免疫接種率:87.93%,單項疫苗接種率為12.07%。
接受預防接種的常住人口兒童100人,計劃免疫接種率達98%,其中四種疫苗全程免疫接種率為97%,單項疫苗接種率1%,未進行疫苗接種為2%,流動與常住人口兒童計劃免疫接種情況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5 流動與常住人口兒童計劃免疫接種情況比較
通過以上分析表明流動人口婦女的保健水平與常住人口婦女的保健水平相同。但流動人口兒童保健水平較常住人口兒童保健水平稍差[1]。
2.4 焦點組和關鍵知情人訪談結果
鄉村婦女干部普遍認為改善流動人口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服務主要存在的障礙是:①流動人口的實際數與掌握數之間存在著很大的缺口,底數不清。分析原因:一方面是多數流動人口對辦理暫住證的意識不強;另一方面是流動人口的登記管理體系存在問題。②目前的衛生保健服務資金計劃都是按本地人數預算,無流動人口的預算,流動人口不能得到國家提供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通過本次調查可證實祥云縣流動人口婦女衛生保健水平與常住人口婦女衛生保健水平基本相同,與沿海城市調查情況不同[2]。分析原因主要是:①祥云縣地處邊疆,經濟落后,群眾自我保健意識差,保健機構設備落后,業務技術差,婦女兒童衛生保健服務水平普遍較低。②通過本次調查發現,流動人口主要集中在衛生保健條件較好的縣城,到祥云縣的流動人口婦女主要從事的職業是商業及餐飲業,經濟收入明顯高于全縣常住婦女,衛生保健物質基礎較好。
流動人口兒童衛生保健水平比常住人口兒童衛生保健水平稍差,與全國其它地區情況相同。引起流動人口兒童衛生保健水平稍差的主要原因:①雖然家長有計劃免疫接種意識,但由于流動人口流動性較大,流動人口兒童全程免疫接種完成率低于常住人口。②目前衛生保健機構尚未建立流動人口的衛生保健管理機制。
流動人口問題是一個社會問題,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宏觀、區域和微觀的相互匹配,需要從整個國家、社會的角度來解決,而不是只從衛生或管理部門的角度進行干預。針對影響流動人口衛生保健服務需求與利用的主要障礙,有以下建議:
3.1 建立合理的流動人口管理制度
建立以公安為核心的全國統一的流動人口信息管理系統,在尊重個人隱私的前提下,實現多部門的數據共享,準確掌握流動人口的真實數據,以保證流動人口管理工作的科學性。
3.2 社區要加強對流動人口的管理
目前流動人口管理中面臨的最困難的問題就是找不到管理的對象、摸不清楚管理對象。要解決這個問題,社區就必須要加大對流動人口的管理力度,建立出租房流動人口報告與管理制度,實現動態管理,清楚流動人口的底數和對象。
3.3 加強對流動人口的健康教育服務
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流動人口對衛生保健的認識,能促進他們主動、正確和及時地去接受必要的保健服務[3]。為此,各級衛生部門,要利用宣傳單、宣傳欄、專題講座、電視、電臺等形式,向流動人口提供管理服務、衛生保健、計劃生育等健康教育服務。
3.4 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公平性
雖然祥云縣大部分流動人口的經濟狀況較好,但也有一部分流動人口的經濟承受力是有限的。目前基本公共衛生資金投入是以本地人口數預計的,流動人口無法享受與常住人口基本一致的公共衛生服務。要提高流動人口衛生保健水平,要從完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公平性入手,制定與實際相配套的政策。
3.5 積極營造關心尊重流動人口的社會環境
流動人口問題是中國城鎮化發展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流動人口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也是城市人口的組成部分。“兩綱”提出的關于“流動人口婦女兒童享受與戶籍人口同等的衛生保健服務”的落實,需要社會和政府各部門的參與,需要建立尊重流動人口的社會環境。
[1] 周云海,王達特,袁相波.浙江省岱山縣0~6歲兒童免疫接種調查[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01,(6):51-52.
[2] 王秋偉,徐 輝,姚 昉,等.常州市流動人口婦女兒童衛生保健現狀與思考[J].中國婦幼保健,2007,22(28):3924-3926.
[3] 詹紹康,謝珍玉,劉長青,等.上海市徐匯區孕產保健研究[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1999,(3):1-5.
(本文編輯:鄒 鈺)
R195
A
1003-2800(2014)09-0615-03
2014-03-31
張文杰(1972-),男,云南人,本科,主治醫師,主要從事兒童保健及臨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