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大戰傳統金融
最近馬云有點鬧心,先有微信支付咄咄逼人,后有京東上市計劃,騰訊入股京東,更沒曾想央行也出手放箭。3月11日,央行下發《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意見稿,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1000元,年累計不超1萬元;3月14日,央行要求暫停二維碼支付、虛擬信用卡等支付業務和產品;3月22日,四大行均已下調支付寶快捷支付額:每月不超過5萬元。馬云悲情呼吁:“決定市場勝負的不應該是壟斷和權力,而是用戶!”這場傳統金融與互聯網金融角逐的大戲將如何演繹?
任志強V(知名開發商)
央行直接限額某支付工具,這也許是改革倒退的典型。不但是對市場交易規模的限制,也是對經濟增長的限制,更是對人權,對人行使財產權利的限制。每筆交易千元的限制,也太看不起小商戶的交易能力和消費者的消費潛力了。無論怎么爭,都輪不上政府直接干預老百姓口袋里自己的錢如何花。
李稻葵V(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經濟學講席教授)
余額寶的風險是,背后支撐的資產是一些高風險的信用產品,比如信托產品,這個風險單個購買者是不知道的,它也沒有完全披露出來。所以表面上看,好像隨時可以退出,但是背后的資產卻是非常爛的,市場不知道,沒有完全信息披露。
陶冬V(瑞士信貸亞洲區首席經濟分析師)
這是銀行沒有領會政治意圖,余額寶從申請到批準不到2個月時間,在中國審批過程中可謂是一個奇跡,而這個奇跡的背后一定有說法,我相信這個說法就是打破銀行壟斷。銀行用進一步壟斷來抗拒利率壟斷,這條路未必行得通。余額寶之于銀行業,意味著銀行盈利模式的坍塌。
硬膠膠_FORMAT一代目
余額寶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做到了安全、方便、收益。核心競爭力是渠道、客戶群、IT技術以及與客戶之間的交互??梢灾v是創新了。商業銀行沒有觸及或者說沒有重視的銷售渠道被余額寶占領,是該銀行反思和斗爭的地方。銀行的不作為、亂作為是消費者不買賬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