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素軍LIU Su-jun
(黃河水利職業技術學院,開封 475004)
(Ye11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1 Institute,Kaifeng 475004,China)
數字資源是一切知識服務的基礎。研究集中在側重技術的應用平臺建設和資源數字化方面,在知識服務、知識用戶方面的研究也有涉及。但這些理論運用到數字資源組織、存儲、傳遞、利用、創新過程而言缺乏系統性,顯得比較零散,可能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本文擬引進知識管理理論,以期從數字資源建設的整個過程,全局的高度來研究數字資源建設,最終有利于數字資源應用和知識創新。
1.1 數字資源建設現狀 從實踐來看,數字資源獲取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實體館藏的數字化,這對于具有特色實體館藏且館員素質較高,設備技術先進的大館是一個重要途徑。二是商業數字資源和系統的整套購買,對人員素質、技術要求較低,對于大多數小館來說是數字資源獲取的主要途徑。三是網絡資源的搜集。這些資源豐富、免費、易得,但也需要技術、專業人員經常維護,所以其開發應用也有一定的難度,對于一些實力不強的圖書館來說有時候也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1]。技術在數字資源建設中起著支撐作用。目前,主要有數字化技術、信息組織技術、大容量存取技術、系統構建技術、檢索技術等。還有比較前沿的“云計算”技術、3G移動技術和RFID技術。“以用戶為中心,形成用戶驅動的服務理念”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應該體現在館員的服務、資源的建設、圖書館的職能組織等方面。都以滿足用戶的需求為中心,當用戶的需求發生變化時,各項都可以重新組織以達到最有效實用的方式。二是不斷提高學科用戶自身的信息素養[2]。
1.2 圖書館管理理論方面現狀 在圖書館管理理論研究與應用方面主要是對企業領域比較成熟的理論的移植。從行政管理到目標管理,再到項目管理,最后到知識管理。但是無論哪一種管理理論都是模仿其手段和方法,并沒有真正對圖書館原有業務流程和職能部門進行改變。
2.1 圖書館知識管理內涵 圖書館知識管理包括知識獲取、組織、存儲、利用、共享、傳遞、創新等一系列過程。它以人為中心,對知識、技術的管理達到一定程度的統一。以實現知識共享、知識創新、知識擴散和知識增值[3]。因此,知識管理理論在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中運用主要表現在三方面:①圖書館內部職員的知識共享、發揮;②圖書館的知識用戶關于圖書館的知識、信息的管理;③圖書館知識資源的管理。這三個方面構成現代圖書館管理的全部,體現了圖書館是知識的集散地,是聯系知識資源和知識用戶的現代化中間組織。
2.2 知識管理理論是數字資源建設最適合的理論 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要求也表現在三個方面。①圖書館數字信息資源用戶的需求是其開展數字資源建設的出發點。②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是一切知識服務的物質保障,是基礎,也是最急切要解決的問題。③充分調動圖書館人員積極性、合理利用現有財物來完成這個目標。這三個方面構成了圖書館數字信息資源建設工作的全部過程,是一項復雜工程,是需要圖書館集合全館之力來完成的。數字資源建設的三個方面是與圖書館知識管理內涵的三個方面相一致的,因此,知識管理理論是數字資源建設最適合的理論。
3.1 知識管理團隊的建立
3.1.1 引進人才,留住人才 數字資源建設是技術型的高新技術活動,必須引進理論素質高,動手能力強的新型高素質年輕人來完成;加大力度挖掘原有老館員的潛力,采取多種措施鼓勵館員參與各種形式的培訓,給館員創造更多學習機會[5]。只有建立長效激勵機制留住高水平人才,促進人才知識共享,促進人才發揮主動性、積極性,并且構建多層次人才結構。加強溝通學習,使館員們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最終滿足數字資源建設的要求。
3.1.2 構建靈活的知識團隊 知識管理理論的核心就是要在組織內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建立一個開放的知識共享平臺,實現員工之間知識的自由交流共享和知識創造[5]。首先,圖書館必須打破原有的業務流程,擯棄部門本位主義,實現知識型員工的順暢流動,為數字資源建設組建一個靈活的知識型團隊。其次,營建知識管理氛圍,建立健全的知識共享、知識創新激勵制度。使得團隊成員享受知識傳播、獲取、創造的快樂,最終把圖書館建設成學習型組織以適應數字資源建設的需要。
3.2 對數字資源用戶的知識管理 知識用戶是數字資源建設的最終消費者,知識用戶的需求是數字資源建設的導向標對知識用戶的管理主要包括:用戶需求調查、用戶教育、用戶信息、權限、關系、反饋等管理。通過在這幾個方面的管理與知識用戶建立起良好的互動關系。增強其信息查找、利用的能力,激勵培養用戶自我學習能力,誘導用戶的知識創新能力,并尊重知識用戶的隱私,最終滿足知識用戶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讀者至上,客戶第一”的圖書館服務理念。
3.3 數字資源內容的知識組織 知識管理理論體現在知識資源有序化組織上,就是以知識用戶需求為出發點,進行知識的收集、組織、存儲、檢索。按照多層次、多來源,他為我用的共享策略選擇權威、特色、可靠的資源。并且要了解最新科研發展動向和要求,使信息資源的采集和加工具有超前性、實用性和科學性。充分引進自動化搜集、自動化標引、智能型檢索技術和知識社區來調動知識用戶參與到數字源組織的過程中。
3.4 數字資源知識共享平臺建設 知識共享是數字資源建設和知識管理一致的目標。當今,要實現這個目標必須采取成熟、性能穩定的技術建設符合大眾習慣而不乏個性化需求的知識傳遞管理平臺,并完善平臺運行機制。知識傳遞平臺應該具有知識檢索、整合及知識預定、知識推送和滿足移動終端要求等功能。
知識管理理論以發揮知識占有者的主動性為出發點,以知識共享,共同進步,共同創新為最終目的,和數字資源建設目的是一致的,只有把知識管理理論與數字資源建設的全過程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館員、讀者雙方的積極性,充分利用先進技術,從讀者需求出發,組建知識性館員團隊,才能順利實現數字資源建設的目的。
[1]吳慰慈,谷秀潔.2009年圖書館學學術進展[J].圖書館論壇,2010,30(6):11-18.
[2]張曉艷.基于知識管理的高校圖書館學科服務研究[].圖書館論壇,2011,31(3):133-135.
[3]張小平.知識管理在數字圖書館資源建設中的運用[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22(5):326-328.
[4]楊莉萍.中美圖書館數字戰略問題簡析[J].圖書館論壇,2011,4:51-53.
[5]張明霞.圖書館服務特征及其對管理的啟示[J].圖書館論壇,2011,2(1):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