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一凡KOU Yi-fan
(陜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西安710062)
隨著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社會對體育教育人才的要求不斷提升,促使對教學能力的要求更為嚴格。在乒乓教學中,乒乓球教學能力是指教師能夠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幫助學生學習乒乓球的基本知識和技術,以及在比賽中技術的運用;并使學生通過乒乓球課的學習,較為全面的掌握乒乓球教學的內容與方法,能夠運用到教學實踐活動中。建立良好的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才能對乒乓球專業學生的教學能力進行準確的分析與評價,提高乒乓球專業學生的教學能力。
1.1 研究對象
陜西師范大學2010級、2011級、2012級體育教育專業乒乓球專項的學生。
1.2 研究方法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和實踐實驗法對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指標進行分析與研究,從而建立起比較完善的教學能力指標體系。
2.1 確定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評價指標(表1)
通過查閱資料,針對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評價指標設計相關調查問卷,并通過詢問有關專家,從而進一步確定該調查問卷的合理性。將調查問卷發放給乒乓球教學方面的專家、教師以及乒乓球專業的學生,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得到了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評價指標。

表1 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評價指標
2.2 運用層次分析法建立乒乓球教學能力指標體系
本文通過調查問卷確定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指標體系,并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乒乓球教學能力指標的權重,再根據權重計算出向量AW、特征值λmax以及一致性指標CI,最后計算出隨機一致性比例CR對教學能力指標進行一致性檢驗。
2.2.1 建立教學能力各等級指標的矩陣
首先,以上一級中的某個重要指標作為標準,對本級各指標間進行兩兩比較,從而確定矩陣。對其兩兩比較的結果可運用1-9標度法來表示(表2)。

表2 T.L斯塔相對重要性比例標度
其中U1-U4分別表示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一級指標中的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踐能力、教學創新能力和教學評價能力。將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一級指標中各指標兩兩比較得到表3。

表3 矩陣A-Ui(相對于U而言,各項Ui之間的相對重要程度)
2.2.2 計算各教學能力指標的權重
①計算A-Ui矩陣中每行乘積:

②計算各行的n次方根:

③求得各指標權重Wi:

2.2.3 根據教學能力指標權重計算向量AW、特征值λmax


2.2.4 進行一致性檢驗
在求得特征值λmax后,根據公式計算出CI的值,最后通過CR對各等級教學能力指標進行一致性檢驗。
①階數n=4,帶入公式可得:
CI=λmax-n/(n-1)=0.0586
②已知階數n=4,查表4得隨機一致性指標RI=0.90。

表4 隨機一致性指標RI的值
③最后可根據公式計算CR的值。當CR=0時,A具有完全一致性。當CR<0.1時,A具有滿意一致性,當CR≥0.1時,A具有非滿意一致性,則應予以調整或舍棄不用。
查表4可知,RI=0.90,根據公式可得CR=CI/RI=0.586/0.90=0.0651<0.1,因此該矩陣具有滿意一致性。綜上所述,(U1,U2,U3,U4)該矩陣的指標權重為:
W=[0.1343,0.5287,0.2687,0.0683]T。根據所得一級指標的權重,可繼續算出二級、三級指標的權重。
2.3 運用模糊數學法對教學能力指標進行評價
通過對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指標體系的構建與分析,我們將建立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的評價級V={好,較好,一般,較差,差}={v1,v2,v3,v4,v5},并將評價的分數段設置為 J={100,80,60,40,20}。因此,我們根據指標體系的評價公式B=WR、F=BVT計算出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指標體系評價的最終結果。

表5 各分數等級的隸屬度
我們隨機抽取本校2010級、2011級、2012級乒乓球專業的1名學生,讓1名學生根據其專業進行授課,乒乓球專業的3位老師根據其講課的水平進行評分,根據老師的打分,對其教學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及評分,得:F=BV=70.902。因此該乒乓球專業學生教學能力指標體系綜合評價得分為70.902分。
體育教育專業乒乓球專修生的教學能力是其必須掌握的重要能力之一,要想提高乒乓球專修生的教學能力,就必須對其教學能力指標進行系統的分析與評價。因此,本文運用層次分析法,通過分析影響乒乓球專修生教學能力的各方面因素,建立教學能力指標體系。乒乓球專修生的教學能力由四個一級指標(教學設計能力、教學實踐能力、教學創新能力和教學評價能力)和18個二級指標、60個三級指標因素共同構成。乒乓球專修生的教學能力各指標因素能夠全面的對其教學能力進行評價,并能夠全面反映其自身的優缺點。這不僅有利于學校在培養學生教學能力時更加的全面細致,對教學管理監督和教師檢查教學效果有一定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學生及時的發現自身所缺乏的教學能力,從而使其教學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
[1]趙彩紅.體育教育專業藝術體操專修生教學能力指標體系得構建與評價[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6.
[2]姚東慧.構建健美操教師教學能力評價體系的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3]張檣,竇洪茵,張孝亭.對沈陽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專修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的研究[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9,28(2):90-93.
[4]蔡傳明.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發展的階段性特征[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07(12):4-12.
[5]劉澤林.基于層次分析法的普通高校體育教師教學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山東體育科技,2012,34(6):67-69.
[6]李愛民.高師體育教育專業籃球專修生教學能力的綜合評價[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2):185-188.
[7]徐新紅.試論高師藝術體操專修學生教學能力的結構與培養[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1(2):90-91.
[8]周衛等.高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培養的系統性探索[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3(1):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