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WANG Li;于曉紅 YU Xiao-hong
(遼寧水利職業學院,沈陽 110122)
(Liaoning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1 Co11ege,Shenyang 110122,China)
2013年被稱為最難就業年。2014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的數量達到727萬,又增加了28萬,可謂更難就業年。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就業非常困難,大學生就業創業成為這些年來的熱門現象。根據教育部高校學生司“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研究”報告,在受訪的高校學生中,65.88%支持在校期間參與創業。針對沒有創業經歷大學生的調查顯示,他們的創業熱情比較高漲,約75.22%被調查者選擇了“一定要自己創立事業”或“如果有機會就創業”。這也說明創業的理念已經在高校得到大多數人認同。
目前,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途徑的研究不少,有很多值得借鑒和稱道的成果。但是在職業技能競賽對高職學生創業能力培養促進作用的應用性研究方面,還不夠細致全面,是目前教育理論研究的薄弱部分。通過職業技能競賽,可以使高職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得以提升,也為建立良好的輿論導向,提高社會對大學生創業的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為高職生的就業創業能力培養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通過職業技能大賽來促進學生創業和就業能力的培養,實現學生主動就業、創造性地就業,提高就業率,這種生生不息、循環不斷地內在能力將促進高職院校可持續健康發展。
2.1 忽略了大多數的普通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有些高職院校給學校老師下指標、定任務,學校將有限的資源全部投入到職業技能競賽的準備上,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主要輔導個別有望獲獎同學的培養上,而忽略了大多數的普通學生創業能力的培養。查建中在職業技術教育2009年第21期發表了《技能大賽要在做中學》指出:大賽一定要克服大賽目標主義的傾向,防止只局限于少數學生突擊訓練,以奪標為目的的錯誤做法,大賽的項目應該是納入到學校教學計劃里的內容,應當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通過這樣的實踐來學習,然后在此基礎上選拔優秀的代表進行比賽。
2.2 重競賽結果,輕競賽過程 有些高職院校在參加職業技能大賽時,只看技能競賽的獎牌份量和名次,不注重比賽過程,企業、行業專家很少參加院校競賽的指導工作。實際上比賽的重點不在于勝負,而在于讓學生和教師在準備和投入之中更快成長,讓學生的就業能力得到提高。
2.3 重視政府部門競賽,輕行業部門競賽 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學生創業和就業能力培養作用目前并沒有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重視,相應的國家對職業技能大賽的扶持力度也不夠,尤其是行業協會和職業院校組織的技能大賽。從技術上,還是資金上,以及與之密切相關的場地、信息、資源等方面更沒有強有力的制度保障。在給教師評級進職稱時,不能只把教育部或教育廳舉辦的大賽認為是有用的,而行業企業舉辦的大賽給予降級考慮或者認為是無用的。
2.4 缺少學生社團和協會的參與 高職院校很少把職業技能競賽作為學生活動內容,實行指導教師負責制。而實際上各種學生社團和協會主要是由各院系愛好學習和實踐的優秀學生共同參與組成,協會成員主要是負責組織各項活動。如果能把競賽項目與學生社團或協會相結合,競賽活動的開展將更加順利,更加規范化,常態化。由社團或協會負責競賽活動,在減少指導教師工作量的同時,學生的積極性也將大大提高。
3.1 讓技能競賽融入日常教學 把一些與競賽有關的課程納入教學計劃,使“教學改革—技術應用與創新—職業技能競賽”之間形成良性互動,達到教學質量和競賽成績的雙豐收,以促進高職學院學生就業和創業能力的培養。
以遼寧水利職業學院為例,本院辦學特色之一就是非常重視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對學生就業創業能力的培養。學院為此已經連續七年在院內舉辦了“希望之星杯”技能競賽系列活動。目前2014年度第八屆“希望之星杯”技能競賽系列活動正在進行的過程中,本屆技能競賽系列活動將從3月開始陸續展開,持續到11月,涵蓋學院19個專業。針對專業特點與崗位要求,設計、設立競賽項目23個,職業技能競賽對該院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大賽了強化學生的操作技能,提升了該院學生的就業創業優勢和競爭力。這將為職業教育研究提供鮮活的案例,也為職業技能競賽的有效開展提供實踐參考。
3.2 要明確技能競賽的最終目的 明確舉辦職業技能競賽的最終目的不是技能競賽的獎牌份量和名次,而是通過競賽強化學生的就業創業的職業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比如本院的營銷大賽、企業ERP沙盤模擬經營比賽等,每年都能培養出一批優秀創業者,有的學生到企業工作時,直接實現崗位對接。
例如,本院管理系營銷團隊在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市場學會、教育部考試中心、工信部中國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協會,聯合主辦的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的營銷實戰技能與創新創業能力競賽活動中,榮獲大賽總決賽二等獎,并在軟件對抗的單項比賽中獲得第二名,管理系殷元葦同學個人獲營銷精英獎。比賽成績由銷售業績、營銷策劃案及PPT答辯、軟件對抗成績構成。學生們要參加企業產品的市場調查、營銷策劃、品牌推廣、銷售實踐等活動,這個大賽既為學生提供了實踐演練展示的平臺,同時也為企業提供了品牌宣傳推廣的平臺。可以說營銷大賽促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校企合作,為高校相關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方向指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總決賽現場,有幾百家大企業現場招聘比賽選手,本院的五名學生都得到了就業機會。但這五名學生通過營銷大賽的鍛煉,都有了想要自己創業的想法,畢業后有三名同學付諸實踐。
3.3 加強政策研究和大賽資源的轉化與服務工作 組織專業教師和企業專家積極參加競賽的指導工作,把教師指導競賽的工作量作為教師教學工作量來認定,同時也作為教師考核考評的依據,讓行業、企業的大賽和政府部門組織的大賽具體同等的地位。高等職業院校還應該聘請一些創業成功的人士擔任技能大賽的指導教師,通過他們成功創業和就業的經歷和故事,從思想深處激發學生的創業和就業欲望,進行創業和就業。
3.4 利用學校協會、社團組織技能競賽相關的活動 讓更多的學生直接或間接參與學校、社團技能競賽。這樣既豐富了團學和社團活動,更可以讓學生在一個更加自由和輕松的氛圍中參與競賽,提高就業和創業技能,培養綜合素質。例如,本院管理系營銷協會負責市場營銷大賽的報名和組織工作;會計協會負責與會計技能大賽相關的培訓和組織工作;物業協會負責商務禮儀等大賽的培訓和組織工作;物流協會負責物流職業技能大賽的培訓和組織工作等。
[1]劉碩.高職院校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2011.
[2]孫彥君.大學生就業創業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就業與創業,2013(05).
[3]布俊峰.提升職業院校學生就業能力,培養優秀習慣[J].管理,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