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訓練工作是一項重要的軍事工作,文章深入分析了訓練人才隊伍的現狀、特點,針對訓練中所遇到的問題,探索人才隊伍建設的方法。并在研究人才隊伍能力素質的基礎上,提出從轉變思想觀念、突出訓練效益、著眼人才需求和調整培訓任務這四個方面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的具體對策措施,以便大家共同探討。
關鍵詞:訓練;人才;培養;建設
引言
訓練機構擔負著為作戰部隊培養和輸送合格戰斗員的重任,要完成好這一任務,訓練機構人才隊伍建設是關鍵,必須針對訓練機構特點,著力在提高人才隊伍能力素質上下功夫。
1 轉變思想觀念,樹立人才培養的時代意識
1.1 要樹立超前意識
部隊裝備高技術化、日常戰備實戰化,對警戒監視系統人才的能力素質要求不斷提高。但從訓練機構整體情況看,具有高素質、掌握高技術知識的人才匱乏,軍事指揮干部、專業技術干部應用高科技知識解決教學訓練、科研教改中的實際問題能力偏弱,既懂政治又懂軍事、既懂指揮又懂技術的復合型人才缺乏。因此,為適應預警監視系統的發展,必須在訓練機構人才培養中突出強調前瞻性,破除保守思想和短視行為,立足自身實際,面向部隊需求,積極儲備教學訓練和專業技術人才。
1.2 要樹立素質意識
當前,訓練機構干部素質不高,部分軍事干部專業基礎不牢,不懂裝備或不能熟練運用裝備的現象普遍存在;技術干部對新技術、新裝備理解不深、研究不透的問題比較突出。要實現加快轉變戰斗力生成模式這一目標,訓練機構人才的培養必須以提高能力、促進發展為思路,以樹立素質意識、明確培養目標為重點,努力在知識綜合、能力復合、素質全面上下功夫。
1.3 要樹立創新意識
軍事競爭不僅是人才數量和結構體系的競爭,更是人才創新能力的競爭,訓練機構的人才培養,必須善于吸納新知識、創新新理論。要開展軍事學術研究,探索信息化條件下預警監視系統作戰理論;要更新教學內容,完善教學手段,突出人的思維與謀略訓練;要開發成才潛力,發掘潛在的創新的能力,切實牢固樹立在創新意識上下功夫、在提高創新能力上見成效。
2 突出訓練效益,改進人才培養模式機制
2.1 拓寬基地化培養渠道
訓練機構的人才能力素質培養應著眼新形勢發展需要,拓寬基地化人才培養渠道。在依托院校培養的同時,要積極發揮訓練機構職能作用,通過集訓、短期培訓的形式對人才隊伍進行補差訓練,以提高專業崗位人才隊伍整體素質。要完善訓練模式機制,加強訓練機構軟件、硬件建設,加大投入力度,使之真正成為專業人才培養基地。
2.2 加大模擬化訓練力度
一方面,建立適用于訓練機構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技戰術集成訓練中心,為參訓的各類指揮員、參謀人員、教員、學兵創造一個形象、生動、逼真的高技術戰場環境和作戰平臺,使受訓者能在近似實戰的復雜環境中練技能和戰法。另一方面,針對部隊裝備發展,加強對現有模擬訓練器材的研究制開發力度,以模擬訓練求質量,以研制開發球發展,切實提高訓練機構人才培養的實效性。
2.3 加強交流使用培養
可以實行軍政交流、機關與部隊交流,也可以組織短期代職、還可以離職幫助。同時,針對新型裝備科技含量高、技術復雜、熟練掌握難度大等特點,打破指揮干部和專業技術干部界限,建立指技合一的干部編配機關。
3 著眼人才需求,突出抓好“三支隊伍”建設
3.1 抓好指揮員隊伍建設
訓練機構指揮員應重點突出新知識、新技能、新戰法訓練,以提高改善素質能力,使自己真正成為訓練機構作戰指揮、軍事訓練和管理教育的領路人。
3.2 抓好參謀隊伍建設
優化訓練機構參謀人員結構,增大“復合型”參謀人才比例額,培養一專多能參謀人才。擴展訓練機構參謀人員知識面,加強新軍事理論和專業知識的學習,努力探索信息化條件下作戰訓練特點規律,積極尋求新形勢下,適應訓練機構組訓模式的理論支撐。拓寬參謀成才渠道,樹立先訓后用、訓用并重的培養理念,提高參謀人員觀察、分析、認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抓好教練員隊伍建設
按照“四會”的要求,加強“四會教練員”隊伍建設,進一步規范軍事訓練的內容、形式、方法,增加訓練手段的科技含量,培養一批優秀的“四會教練員”。加強訓練機構教員隊伍建設,完善教員選、用、訓機制,積極為教員提供院校培訓、部隊實習、交流代職等機會,拓寬教員知識結構,提高自身能力素質。
4 調整培訓任務,全方位為部隊服務
4.1 充分發揮訓練機構人才、資源優勢
訓練機構主要是負擔專業學兵培訓和專業士官短期集訓、輪訓和晉升培訓等任務。任務種類單一,訓練時間較短。因此,應調整訓練機構人才培養方向,增加訓練機構培訓任務,充分發揮訓練機構人才、資源優勢,提升人才隊伍能力素質。
4.2 實現由“單一型”向“多功能”型轉變
將訓練機構單一的承擔專業學兵訓練任務,向擔負作戰部隊各類骨干集訓、干部輪訓、直招士官崗前培訓等多種任務拓展。同時,結合訓練機構承訓能力,擔負新型裝備培訓、預備役訓練以及部分綜合性、復雜性戰術科目集訓等任務,以增強訓練機構的組訓能力和教學水平。
4.3 承擔戰略預警和特種探測人才培訓任務
隨著預警監視系統轉型建設發展,戰略預警和新型特種探測裝備數量將大幅增加,專業崗位人才培養需求將越來越大。因此,訓練機構應提前介入、超前籌劃,以便承訓戰略預警人才和特種探測專業人才。通過組織對戰略預警人才和特種探測專業人才的培訓,帶動和促進訓練機構專業技術干部任教能力、技術保障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5 結束語
訓練人才隊伍建設對訓練工作至關重要,文章對訓練工作進行分析研究,指出了人才建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僅供同行參考。人才隊伍建設作為一個需要長期不斷完善的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各級訓練人員不斷研究、改進,只有這樣才能收到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徐家迅.雷達裝備保障人才建設的現狀及思考.科技創新導報[J].2013(19).
[2]花興來,劉慶華.裝備管理工程[M].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6).
[3]史憲銘,趙戰彪,陳春良,等.裝備保障模式轉型構成與途徑研究[J].價值工程,2013(4).
[4]暢金釗.切實提高裝備保障能力[J].國防報,2010(27).
作者簡介:曹江田(1974,1-),男,漢族,陜西咸陽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雷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