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始秀
(綠春縣人民醫院 紅河綠春 662500)
綠春縣13000例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結果分析
李始秀
(綠春縣人民醫院 紅河綠春 662500)
目的:探究和分析邊疆地區農村婦女宮頸癌的有效防范措施,提高宮頸癌診斷及治療效率,降低死亡率。方法:對綠春縣的全縣9個鄉鎮30~60歲的13000例農村婦女進行宮頸癌防治知識和宮頸癌篩查項目認知程度調查,實施婦科常規檢查,醋酸染色/復發碘色檢查,陽性體征者行陰道鏡檢查,采用巴氏涂片、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方法進行宮頸癌篩查,檢查結果回顧性分析。結果:共查出12741人患有一種以上的婦科疾病,總患病率93%,其中初篩異常者631例進行陰道鏡檢查,陰道鏡檢查異常者共371例行陰道鏡下宮頸組織病理學檢查。結果13000名檢查婦女中,宮頸癌前病變(CIN)共32例,患病率為0.25%;CIN1-CIN3的發病高峰年齡為35~45歲的婦女,牛孔鄉發病率高,戈奎鄉次之。結論: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發生已經有年輕化的趨勢,特別是對農村婦女的健康與生命構成了嚴重威脅,可能與個人性衛生知識缺乏、地理環境污染等有關。我國近兩年開展的婦女宮頸癌免費篩查項目是早期發現CIN和宮頸癌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宮頸癌診斷及治療效率,降低死亡率,對婦女健康水平具有促進作用。
農村婦女;宮頸癌;診斷;篩查
宮頸癌是臨床中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占我國婦女惡性腫瘤發病的首位,其發病率與死亡率均相對較高,嚴重威脅了女性健康[1]。近幾年,宮頸癌的發病率及年輕化的趨勢逐漸上升,而有效的篩查手段可以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本研究對綠春縣的全縣9個鄉鎮30~60歲的13000例農村婦女進行宮頸癌防治知識和宮頸癌篩查項目認知程度調查,現將檢查結果分享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綠春縣全縣9個鄉鎮13000例農村婦女作為研究對象,篩查者選擇[2]:①自愿參加篩選調查;②有過性生活經驗;③年齡在30~60歲;④本地居民;排除條件:①妊娠或哺乳期的婦女;②月經期婦女;③患有心、肝、肺等嚴重器官性疾病;④曾做過全子宮切除術;⑤曾檢查有宮頸意義不明的非典型鱗狀上皮(ASC-US)及以上病變者
1.2 方法
對調查對象進行基本情況調查和宮頸篩查。問卷調查包括婦女的年齡、文化程度、孕產史、既往婦科病史等一般情況及對宮頸篩查的知曉情況。全部實施婦科常規檢查,醋酸染色/復發碘色檢查,陽性體征者行陰道鏡檢查,采用巴氏涂片、組織病理學檢查等方法進行宮頸癌篩查,檢查結果回顧性分析。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軟件對所得數據結果進行處理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農村婦女宮頸癌認知調查情況
本次調查13000名婦女中,問卷調查結果為知曉的婦女為3093例,概率為23.79%,部分知曉的婦女6553例,概率為50.41例,不知曉的婦女3354例,概率為25.8%不同年齡、文化程度以及孕產史的婦女對宮頸癌知識及篩查的知曉率比較,見表1。

研究因素變量n 知曉人數知曉率年齡≤45732668730.9382 >45567438740.6828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31214840.6419初高中825364390.7802大專及以上243523450.963孕產史有1021572840.7131 無278517530.6294
2.2 婦科疾病及病理檢查結果
13000 例婦女共查出12741人患有一種以上的婦科疾病,總患病率93%,其中共有623例生殖道感染,感染率為4.79%,其中細菌性陰道53例,滴蟲性陰道炎231例,外生殖器尖銳濕疣39例,外陰道假絲酵母菌病92例,其他生殖道感染疾病208例。13000農村婦女共發現宮頸癌前病變(CIN)32例,患病率為0.25%
2.3 各年齡段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檢出情況
對本次研究中各年齡段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檢出率進行分析,宮頸CIN1、2、3級病變高峰發病率為年齡在35~45歲的婦女,不同年齡段CIN1、2、3檢出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且本次調查中CIN1-CIN3的發病率以牛孔鄉最高,戈奎鄉次之。
本次調查中,不同年齡、文化程度的對象對宮頸癌知識及篩查的認知情況存在差異,文化程度較高、年紀較小的婦女對宮頸癌知識及篩查情況較了解,因此醫務人員應加大宮頸癌知識的宣傳力度,尤其是對文化程度較低、年紀較大的婦女用以簡單易懂的語言或方式進行有效的宣傳,提高人們對宮頸癌知識及篩查的認知程度。13000例婦女中有12741人患有一種以上的婦科疾病,總患病率高達93%,可能與農村婦女的生活環境較差、衛生習慣不良以及繁重的勞動力等原因造成的;結果13000名檢查婦女中,宮頸癌前病變(CIN)共32例,患病率為0.25%;CIN1-CIN3的發病高峰年齡為35~45歲的婦女,因為該階段婦女的女性雌激素分泌減少、性生活頻繁、勞動量大等原因造成的。本次調查中CIN1-CIN3的檢出率相對較高,可能由于樣本較少的原因造成的,有待以后進一步調查驗證。為有效預防農村婦女宮頸疾病的發生,醫護人員應有效開展健康宣講工作,糾正其不良的生活習慣及衛生習慣,十七了解宮頸疾病相關知識、避孕常識、日常衛生等,并定期進行生殖健康的普查及普治工作。
綜上所述,宮頸癌及癌前病變的發生已經有年輕化的趨勢,特別是對農村婦女的健康與生命構成了嚴重威脅,可能與個人性衛生知識缺乏、地理環境污染等有關。我國近兩年開展的婦女宮頸癌免費篩查項目是早期發現CIN和宮頸癌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宮頸癌診斷及治療效率,降低死亡率,對婦女健康水平具有促進作用。

表2 各年齡段宮頸癌及癌前病變檢出情況
[1]韓歷麗,齊慶青,董翠英,等.北京市試點地區婦女宮頸癌篩查結果分析[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2011,45(1):82-83.
[2]魏麗惠.何為宮頸癌篩查的適宜方法[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0,11(2):83-84.
R711.74
A
1009-6019(2014)07-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