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可仁+馬德佳+郭裕嘉
2014年3月5日,氣溫驟降,天空中飄起了這一年的最后一場雪。上午9點,記者比約定時間提早來到天水市第二中學,穿梭在綠化帶時,恰好碰上了前去校門口迎接我們的裴可仁。裴可仁給記者的第一印象是,淳樸、務實和簡單。
只要能當老師就行
裴可仁出身于農村家庭,他深知農村學校師資匱乏和農民對教育的渴望,了解農村孩子的行為習慣和學習情況。1989年,23歲的他從天水市師范專科畢業,懷著對教師這份職業的無限憧憬,來到了天水市麥積區琥珀鄉初級中學任教。最初的他,心里有些失落。
“我在師專那會兒成績比較好,剛畢業的時候要把我分配到條件較好的二十鋪中學,我挺高興,但后來因為一些原因被分配到條件較差的琥珀鄉初級中學。”裴可仁剛到琥珀鄉初中任教時,學校外地老師很少,大部分都是本地轉正的民辦教師。那時候的琥珀鄉條件比較艱苦,交通很不便利,一天對外只有一趟火車,如果錯過了這趟火車,這一天哪兒也去不了。想到這些,裴可仁的心里有些許失落,可隨后又想:“其實不管在哪兒,只要能當老師就行。”
初來乍到的他,承擔起學校兩個年級6個班的物理教學工作。經過他不懈的努力,那所只有300多名學生的鄉村學校,風氣大為改觀,他也為此受到了當地鄉民的好評和愛戴。經過兩年山區學校任教經歷的洗禮,1991年,他因優秀的教育教學成績,被上級教育主管部門選拔到天水市第二中學任教。
剛到二中的時候,裴可仁在實驗室做儀器管理員,跟著全國特級教師陳善良老師學習。那時陳老師是學校物理組的組長,他對實驗和教學方面抓得特別緊,尤其是對實驗非常重視。他告訴記者:“陳老師教了我很多,包括我現在的很多教學理念,都受到了陳老師的影響。我在實驗室一共呆了兩年,這兩年里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或許是因為擔任過實驗室管理員,裴可仁對做實驗情有獨鐘,特別注重物理實驗教學,他先后改進了多個物理實驗,彌補了學校實驗室儀器不足的問題。他自創了20余件教具,其中“磁感線模擬器”獲1996年甘肅省自制教具展評一等獎。
“裴老師在實驗教學方面做得非常突出,學校現在好多教具都是他自制的,而且我們一起做實驗都能感覺到,他在物理實驗教學上有很多獨到的見解,很多細微的地方都摸索著做得很好。他不但能做,而且能改進,有些實驗經他改進后,效果實在好得多了。”同樣是二中的物理教師霍金勝說道。
學生需要什么他講什么
裴可仁告訴記者,課上和學生一起做實驗,或者用實驗作為課堂的導入,學生會非常感興趣。有一次,他準備講“重力”這節課時,恰逢秋天,他就拿了一串葡萄到教室,跟學生說:“這串葡萄中的每一粒葡萄都有他的重力,并且這重力的方向都向下,那么我們該如何討論這一整串葡萄的作用點呢?”話音剛落,學生馬上就聯想到要把一串葡萄看成一個整體。就這樣,重心的概念輕而易舉地建立起來了。
正如裴可仁所說,物理實驗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又是學生喜歡物理的先決條件,所以他的學生都很喜歡上他的物理課。
“裴老師的教學特別切合學生的實際,他十分了解學生,學生需要什么他就講什么,這一點學生非常喜歡。你可能猛然間看不出他的課有什么新奇的地方,沒有什么花架子,但是他上教學效果非常好。實際上,這也是教師非常需要的一點。還有就是,不管是班里的尖子生還是學困生,他都盡量照顧到,一視同仁。”霍金勝老師說。
裴可仁告訴記者,教師在課堂上如果一味地給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學生一定會感到枯燥和乏味,這就要求教師要引入學生感興趣的點,講學生需要的知識和感興趣的內容。實驗就是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是,有些實驗現象并不明顯,教師在觀察實驗現象時,要把一些現象放大來觀察,譬如借助聲、光、熱來觀察微小形變,能夠達到最佳的實驗效果。裴可仁就曾針對受迫振動這個知識點給學生做了這樣一個實驗:他找了一個彈簧,下面掛了一個重物,從教室的前面一直走到教室的后面,一邊走,手一邊做上下運動。“這樣一來,每一個學生都能看到這個現象,而且看得非常清楚,效果也非常明顯。”裴可仁自信地說。
裴可仁認真研究新課程教改方案,結合自己的教學初衷,積極探索,大膽創新,與時俱進,形成了自己鮮明的教學風格。他在教學時不要求學生死記硬背簡單的結論,機械重復地模仿例題,而是注重學法指導,重視解題思路分析,積極創設問題的情景,進行探究性教學,啟發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從而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努力做好放風箏的人
“很多學生畢業后都和班主任保持聯系,原因是他們上學時跟班主任接觸得最多,關系更密切。所以,教師只有當了班主任,才能有更多的時間和學生相處,才會知道學生的思想動態,才會更加了解學生,教育好學生。”裴可仁說。
2008年,學校安排裴可仁擔任高三14班的班主任,這個班的學生難教、難管、難溝通,特別貪玩兒,他剛開始想了好多辦法和學生溝通交流,收效甚微。眼看就要高考了,在他十分迷茫的時候,突然想到帶學生放風箏。他帶領學生放完風箏后,讓學生說說放風箏的感受。有的學生說自己放不起風箏,有的學生問如果線斷了風箏會不會飛得更高。裴可仁不失時機地告訴學生:“風箏的線斷了,風箏會一個跟頭摔到地面。”
通過這樣一個簡單的活動,裴可仁讓這個班的學生明白了班主任和學生的關系,學生如果離開了教師和家長的管教,只會成為斷了線的風箏,沒有高飛的機會。后來,他又多次利用雙休日家訪,了解學情。經過一學期的努力,這個班的學習風氣有了較大的轉變,學生的學習成績也有了明顯的提高。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不僅需要很強的責任心,還要有更好的工作方法。裴可仁所帶的理科班學生基礎薄弱、自制力不強、個體差異較大,如何讓學生大面積提高學習成績就成了他教育教學管理的中心和重心。經過與科任教師和全班學生的共同摸索,形成了“典型引路,梯度推進”的指導方法。
在班級管理方面,他能跳出應試教育的窠臼,擺脫功利教育的束縛,放眼未來,抱著對學生終身負責的態度,始終堅持素質教育,貫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繩之以規”的宗旨,堅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著力培養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的新型人才。
為了讓班上的貧困生安心學習,他悄悄地捐出自己的衣物,幫助班上的貧困生渡過難關。他幾乎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不厭其煩地為學生講解、輔導,學生和他的關系越發親近,他為此感動、驕傲和欣慰。他以一顆慈父般的心腸關愛著他的學生,在備戰高考的日子里,他和學生之間感人的情誼使校領導和其他老師感動。
小名字蘊含了大智慧
“我以前叫‘裴可人,家里希望我能成長為一個有長處可取的人。后來我想當老師,就干脆把‘人字改成了‘仁字,是想讓自己做一個懂得‘仁愛的老師。”
“裴老師對學生特別關心,他當班主任的時候,班上一共有50名學生,他基本上了解每一名學生的情況,學生有什么事也都和他商量,他也隨時關注每一位學生。”宋海娜老師在談到裴可仁和學生的關系時誠懇地說。
“記得裴老師在琥珀鄉初中任教時帶過一名叫羅珍珍的學生,這女生學習成績很不錯,就是有一個階段上課經常睡覺,裴老師知道后給予了她不少幫助,包括經濟上的資助和思想上的引導,最后這個學生高考報志愿都是裴老師指導著報的。”天水二中的歷史老師李洋回憶著。
原來,羅珍珍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自身也比較瘦弱,長期缺乏營養,再加上她學習非常刻苦,每天晚上學到深夜,所以白天容易犯困。裴可仁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就聯合二中的另一名女老師,一起幫助羅珍珍。他和那個女老師商量著:“娃娃的生活我負責,娃娃的生理和心理你負責。”
就這樣,在裴可仁的幫助下,羅珍珍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像裴可仁一樣,走向了三尺講臺。可以說,裴可仁不僅熱愛自己的職業,而且將這份情感傳遞給了他的學生,感染著一屆又一屆學生。
裴可仁不僅一心一意關愛學生,對同事也是盡己所能,在同事中的評價非常高。“裴老師非常受人尊敬和敬佩,他不管是代課、代班、還是做人,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現在我們學校就有好幾個老師都曾是他的學生。”李洋激動地說。
就像李洋說得那樣,裴可仁的好多學生如今都選擇了教師行業,且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是物理老師。這些學生正是因為喜歡裴可仁而喜歡物理,因為喜歡物理而選擇當物理老師。
“裴老師平時很照顧我們,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給年輕教師最大程度的關心。”二中生物老師柳繼紅說。柳繼紅剛來學校時,他和他妻子都是二中的班主任。“當時孩子還小,早上我倆上班早,沒人管孩子。”柳繼紅想著讓裴可仁幫忙找個宿舍,讓孩子晚上住在學校,解決沒時間照顧孩子的難題。裴可仁了解到情況后,積極幫他協調,很快就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裴老師非常關心我們,我們的事兒他常常是當成自己的事兒來辦。另外,我媳婦也是他教過的學生。”柳繼紅感激地說道。
“裴老師這個人潛心好學,雖然現在是學校的領導,但是一點兒架子都沒有,由于他對所有老師都好,所以贏得了所有老師的尊重。”霍金勝老師篤定地說。
苦行僧的快樂之旅
做學問是一件苦差事,他要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孤獨,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壓力。做學問是苦,但是苦中的樂,苦后的幸福,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裴可仁勤奮刻苦,愛崗敬業,他常說:“要給學生以新鮮的甘露,自己就得有不竭的源泉”。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擁有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他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探索創新,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逐步形成了新穎、自主、獨特的教學風格。為了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他整理編寫了大量物理教學資料,并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中,他依據新課程、新理念、新教材,確立了以“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為模式的自主探究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裴可仁總能及時根據社會發展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去完善自己。從1989年師專畢業至今,他通過在職函授獲得物理教育本科文憑,并系統地學習了教育理論知識和物理教育的專業知識,為其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裴可仁立足課程改革和學生實際,深入研究高考形勢的變化,認真學習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積極撰寫了10余篇教育教學論文,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多年來,他在物理教學上實施的“探索教學法”和在學生教育工作中實施的“平等教育”、“學有所長教育”、“成功教育”,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每個人都像是大海一樣深沉、寬廣,在短短的幾千字里,記者無法細述裴可仁成功的全部。他的同事宋海娜這樣說過:“裴老師平易近人,虛心好學,說話語氣平淡,沒什么表情,思辨、理性,做什么事都嚴肅認真。”
“虛心好學,做什么事都嚴肅認真”,或許就是裴可仁成功的秘訣吧!
?笙 編輯:馬德佳
在班級管理方面,他能跳出應試教育的窠臼,擺脫功利教育的束縛,放眼未來,抱著對學生終身負責的態度,始終堅持素質教育,貫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繩之以規”的宗旨,堅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著力培養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的新型人才。
為了讓班上的貧困生安心學習,他悄悄地捐出自己的衣物,幫助班上的貧困生渡過難關。他幾乎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不厭其煩地為學生講解、輔導,學生和他的關系越發親近,他為此感動、驕傲和欣慰。他以一顆慈父般的心腸關愛著他的學生,在備戰高考的日子里,他和學生之間感人的情誼使校領導和其他老師感動。
小名字蘊含了大智慧
“我以前叫‘裴可人,家里希望我能成長為一個有長處可取的人。后來我想當老師,就干脆把‘人字改成了‘仁字,是想讓自己做一個懂得‘仁愛的老師。”
“裴老師對學生特別關心,他當班主任的時候,班上一共有50名學生,他基本上了解每一名學生的情況,學生有什么事也都和他商量,他也隨時關注每一位學生。”宋海娜老師在談到裴可仁和學生的關系時誠懇地說。
“記得裴老師在琥珀鄉初中任教時帶過一名叫羅珍珍的學生,這女生學習成績很不錯,就是有一個階段上課經常睡覺,裴老師知道后給予了她不少幫助,包括經濟上的資助和思想上的引導,最后這個學生高考報志愿都是裴老師指導著報的。”天水二中的歷史老師李洋回憶著。
原來,羅珍珍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自身也比較瘦弱,長期缺乏營養,再加上她學習非常刻苦,每天晚上學到深夜,所以白天容易犯困。裴可仁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就聯合二中的另一名女老師,一起幫助羅珍珍。他和那個女老師商量著:“娃娃的生活我負責,娃娃的生理和心理你負責。”
就這樣,在裴可仁的幫助下,羅珍珍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像裴可仁一樣,走向了三尺講臺。可以說,裴可仁不僅熱愛自己的職業,而且將這份情感傳遞給了他的學生,感染著一屆又一屆學生。
裴可仁不僅一心一意關愛學生,對同事也是盡己所能,在同事中的評價非常高。“裴老師非常受人尊敬和敬佩,他不管是代課、代班、還是做人,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現在我們學校就有好幾個老師都曾是他的學生。”李洋激動地說。
就像李洋說得那樣,裴可仁的好多學生如今都選擇了教師行業,且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是物理老師。這些學生正是因為喜歡裴可仁而喜歡物理,因為喜歡物理而選擇當物理老師。
“裴老師平時很照顧我們,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給年輕教師最大程度的關心。”二中生物老師柳繼紅說。柳繼紅剛來學校時,他和他妻子都是二中的班主任。“當時孩子還小,早上我倆上班早,沒人管孩子。”柳繼紅想著讓裴可仁幫忙找個宿舍,讓孩子晚上住在學校,解決沒時間照顧孩子的難題。裴可仁了解到情況后,積極幫他協調,很快就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裴老師非常關心我們,我們的事兒他常常是當成自己的事兒來辦。另外,我媳婦也是他教過的學生。”柳繼紅感激地說道。
“裴老師這個人潛心好學,雖然現在是學校的領導,但是一點兒架子都沒有,由于他對所有老師都好,所以贏得了所有老師的尊重。”霍金勝老師篤定地說。
苦行僧的快樂之旅
做學問是一件苦差事,他要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孤獨,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壓力。做學問是苦,但是苦中的樂,苦后的幸福,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裴可仁勤奮刻苦,愛崗敬業,他常說:“要給學生以新鮮的甘露,自己就得有不竭的源泉”。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擁有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他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探索創新,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逐步形成了新穎、自主、獨特的教學風格。為了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他整理編寫了大量物理教學資料,并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中,他依據新課程、新理念、新教材,確立了以“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為模式的自主探究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裴可仁總能及時根據社會發展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去完善自己。從1989年師專畢業至今,他通過在職函授獲得物理教育本科文憑,并系統地學習了教育理論知識和物理教育的專業知識,為其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裴可仁立足課程改革和學生實際,深入研究高考形勢的變化,認真學習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積極撰寫了10余篇教育教學論文,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多年來,他在物理教學上實施的“探索教學法”和在學生教育工作中實施的“平等教育”、“學有所長教育”、“成功教育”,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每個人都像是大海一樣深沉、寬廣,在短短的幾千字里,記者無法細述裴可仁成功的全部。他的同事宋海娜這樣說過:“裴老師平易近人,虛心好學,說話語氣平淡,沒什么表情,思辨、理性,做什么事都嚴肅認真。”
“虛心好學,做什么事都嚴肅認真”,或許就是裴可仁成功的秘訣吧!
?笙 編輯:馬德佳
在班級管理方面,他能跳出應試教育的窠臼,擺脫功利教育的束縛,放眼未來,抱著對學生終身負責的態度,始終堅持素質教育,貫徹“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繩之以規”的宗旨,堅持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著力培養全面發展,綜合素質高的新型人才。
為了讓班上的貧困生安心學習,他悄悄地捐出自己的衣物,幫助班上的貧困生渡過難關。他幾乎總是最后一個離開教室,不厭其煩地為學生講解、輔導,學生和他的關系越發親近,他為此感動、驕傲和欣慰。他以一顆慈父般的心腸關愛著他的學生,在備戰高考的日子里,他和學生之間感人的情誼使校領導和其他老師感動。
小名字蘊含了大智慧
“我以前叫‘裴可人,家里希望我能成長為一個有長處可取的人。后來我想當老師,就干脆把‘人字改成了‘仁字,是想讓自己做一個懂得‘仁愛的老師。”
“裴老師對學生特別關心,他當班主任的時候,班上一共有50名學生,他基本上了解每一名學生的情況,學生有什么事也都和他商量,他也隨時關注每一位學生。”宋海娜老師在談到裴可仁和學生的關系時誠懇地說。
“記得裴老師在琥珀鄉初中任教時帶過一名叫羅珍珍的學生,這女生學習成績很不錯,就是有一個階段上課經常睡覺,裴老師知道后給予了她不少幫助,包括經濟上的資助和思想上的引導,最后這個學生高考報志愿都是裴老師指導著報的。”天水二中的歷史老師李洋回憶著。
原來,羅珍珍的家庭條件不是很好,自身也比較瘦弱,長期缺乏營養,再加上她學習非常刻苦,每天晚上學到深夜,所以白天容易犯困。裴可仁了解到這個情況后,就聯合二中的另一名女老師,一起幫助羅珍珍。他和那個女老師商量著:“娃娃的生活我負責,娃娃的生理和心理你負責。”
就這樣,在裴可仁的幫助下,羅珍珍考上了理想的大學,像裴可仁一樣,走向了三尺講臺。可以說,裴可仁不僅熱愛自己的職業,而且將這份情感傳遞給了他的學生,感染著一屆又一屆學生。
裴可仁不僅一心一意關愛學生,對同事也是盡己所能,在同事中的評價非常高。“裴老師非常受人尊敬和敬佩,他不管是代課、代班、還是做人,都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現在我們學校就有好幾個老師都曾是他的學生。”李洋激動地說。
就像李洋說得那樣,裴可仁的好多學生如今都選擇了教師行業,且這些學生大部分都是物理老師。這些學生正是因為喜歡裴可仁而喜歡物理,因為喜歡物理而選擇當物理老師。
“裴老師平時很照顧我們,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上,給年輕教師最大程度的關心。”二中生物老師柳繼紅說。柳繼紅剛來學校時,他和他妻子都是二中的班主任。“當時孩子還小,早上我倆上班早,沒人管孩子。”柳繼紅想著讓裴可仁幫忙找個宿舍,讓孩子晚上住在學校,解決沒時間照顧孩子的難題。裴可仁了解到情況后,積極幫他協調,很快就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從這件事上可以看出,裴老師非常關心我們,我們的事兒他常常是當成自己的事兒來辦。另外,我媳婦也是他教過的學生。”柳繼紅感激地說道。
“裴老師這個人潛心好學,雖然現在是學校的領導,但是一點兒架子都沒有,由于他對所有老師都好,所以贏得了所有老師的尊重。”霍金勝老師篤定地說。
苦行僧的快樂之旅
做學問是一件苦差事,他要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孤獨,承受常人無法承受的壓力。做學問是苦,但是苦中的樂,苦后的幸福,只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裴可仁勤奮刻苦,愛崗敬業,他常說:“要給學生以新鮮的甘露,自己就得有不竭的源泉”。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擁有了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樹立了正確的教育觀、價值觀。在教育教學過程中,他潛心研究教育教學理論,不斷探索創新,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逐步形成了新穎、自主、獨特的教學風格。為了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他整理編寫了大量物理教學資料,并應用于實際教學中。在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改革中,他依據新課程、新理念、新教材,確立了以“問題情景——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為模式的自主探究學習方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裴可仁總能及時根據社會發展對教師的專業素質要求去完善自己。從1989年師專畢業至今,他通過在職函授獲得物理教育本科文憑,并系統地學習了教育理論知識和物理教育的專業知識,為其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裴可仁立足課程改革和學生實際,深入研究高考形勢的變化,認真學習和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積極撰寫了10余篇教育教學論文,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多年來,他在物理教學上實施的“探索教學法”和在學生教育工作中實施的“平等教育”、“學有所長教育”、“成功教育”,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每個人都像是大海一樣深沉、寬廣,在短短的幾千字里,記者無法細述裴可仁成功的全部。他的同事宋海娜這樣說過:“裴老師平易近人,虛心好學,說話語氣平淡,沒什么表情,思辨、理性,做什么事都嚴肅認真。”
“虛心好學,做什么事都嚴肅認真”,或許就是裴可仁成功的秘訣吧!
?笙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