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海一粟整理
滄海一粟:檔案編研“為誰編”,關鍵是如何理解這里的“誰”?這里的“誰”,其實就是檔案編研成果的“受眾”,即檔案編研成果是給“誰”看、為“誰”服務的。那么,檔案編研應該“為誰編”呢?黨政領導,社會大眾,研究人員,編史修志人員,還是外來賓朋客商?
李正平:一般情況下,為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服務的編研更能引起重視,但編研要時間,我們只能增強預見性,走在可能的中心工作的前面。編史修志人員對檔案的需求往往比檔案編研內容更深入,所以為修志人員編,我覺得不應是主要目的。同理,為某一方面的研究人員編也可能因視角或水平等問題,達不到研究人員的深度。社會大眾對檔案的需求在現階段還停留在檔案的存證功能上,編研的內容,很可能只能引起部分讀者的興趣。所以,我覺得應主要為黨政中心工作而編,為黨政領導決策而編,能借鑒過去,減少決策失誤。
王富忠:檔案編研的“主體”決定著檔案編研成果的“受眾”。編研工作離不開人力、物力的支持,基層檔案室的編研需要單位領導的支持,其編研主要是為其單位服務的;專門檔案館的編研需要有主管領導的支持,其編研主要是為其專業服務的;綜合檔案館的編研也需要黨政領導的支持,其編研主要是為黨政領導服務的。這是任何編研部門都不可逾越的事實。當然,編研的最終目的是為社會服務、為公眾服務,這也是檔案編研部門的永恒主題。這就需要我們打破以往的編研模式,探索新的編研機制,以檔案室、館藏為依托,大膽嘗試利用社會人才編研、利用社會資金出版等新路子,使編研工作更加社會化,在保證為領導服務的同時,編研出一些更有保存價值、欣賞價值的公眾讀物,使編研成果的“受眾”更多地趨向社會、趨向公眾。
呂顏冰:我認為檔案編研的重點是為黨政機關服務。檔案的首要作用是資政,檔案編研的主要對象應是黨政機關。同時,編研對象要看檔案所歸屬的檔案館系統。綜合性檔案館一般是以行政管理活動形成的檔案為主體,對象自然是黨政機關。比如中央檔案館,重要的中央領導人文獻,編研成果有人物傳記、文選等。對于高校檔案館,常見的成果有校志、名人校友錄、校史、組織沿革等。對于專門檔案館,特殊載體檔案可利用形象直觀的優勢編研出面向大眾的產品。
田潤:檔案編研為誰編,就檔案館而言,我認為首先要為自身編。只有深度挖掘自身館藏材料,選中合理科學的目標并陸續匯集成冊才是首要任務和責任。檔案工作最終是為了向社會各界提供優質的檔案利用服務,優質服務的重要一點是快和準,即快而準地把現有館藏檔案提供給利用者,而發掘自身館藏檔案進行編研是實現快和準的一項措施。一是編研材料能讓工作人員不斷細化地摸清家底,從而在提供利用檔案時不斷提升快而準;二是編研材料能將零碎的檔案材料進行合成,省去了工作人員和利用者對同一問題的多處查找,提高了查找的速度。
亓曉華:檔案編研的內容大致可分為編纂檔案史料或文件匯編、編寫各種專題參考資料、進行檔案和歷史研究三個方面。檔案編研的目的是為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服務、為歷史研究服務、為社會各方面需要服務,所以,檔案編研應為服務黨和國家各項工作需要而編、為服務歷史研究需要而編、為服務社會各方面需要而編。
王建祥:從理論上說,檔案編研的主要對象應該是社會大眾,但是由于長期的慣性做法和人員素質等原因,導致了檔案編研成果很難找準大眾的欣賞口味,再加上市場的因素、經費的問題,所以,現在檔案編研的主要對象就成了黨政機關。但為大眾提供高品位的文化消費是文化強國所急需,檔案部門要想為大眾提供高品位的文化消費,是需要檔案編研下苦功夫才能完成的。首先是從編研的方向上來說要滿足大眾的欣賞口味,其次是編研的內容要是大眾所需要的,能做到這些確實很難。
余厚洪:檔案編研應該堅持為社會公眾服務,個人認為現階段應該致力于“城市記憶”相關的編研工作。2012年,龍泉市檔案局的編研成果《龍泉民國檔案輯要》,社會大眾評價很高,在全省165項優秀編研成果中脫穎而出,榮獲浙江省第十一次優秀檔案編研成果一等獎。2012年首次發布的《龍泉司法檔案選編》第一輯(晚清時期),收錄了29個晚清時期的龍泉司法檔案,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龍泉司法檔案整理與研究項目也名列2013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之中。從龍泉司法檔案的整理與編研這一事例看來,檔案編研的主要目標是經過整理、編目與選編出版等工作,使檔案能夠供學術界方便地研究使用。
馬刺王朝:我覺得不同性質的檔案館的編研產品的受眾會有較大差異,或者說編研產品質量的評價標準有差異,但是不管何種檔案館,其編研的基本服務對象都是所在單位或者地區的普通民眾,然后才能擴展到整個社會民眾。比如高校檔案館,它的編研產品首先考慮的是為所在高校服務,為高校師生和校友服務,其次才是為社會普通民眾服務。同時,我也不贊同現在的編研還主要是為資政服務的觀點,雖然資政效用的體現會為檔案館帶來政府的關照,但是想通過編研來資政一方面難度大,另一方面想有效果難。
白樺:我認為,檔案編研首先是為服務黨和政府工作大局而編。這就要求檔案編研緊緊圍繞黨和政府中心工作,打造高質量的檔案編研精品,提供全方位的優質編研服務。其次是為服務民生而編。這就要求檔案編研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緊緊圍繞群眾最關心的問題開發檔案信息資源,最大限度地實現檔案編研成果的特有價值。
味道:檔案為資政服務的比例現在是越來越低而且數量越來越少,而對民生服務卻越來越高數量越來越多,多編些與民生有關材料實際作用可能更大些。
淺草:檔案編研更應該為社會大眾服務。檔案工作的最終落腳點是利用,編研就更不例外,能讓更多的人看到,甚至是喜聞樂見,這才是檔案編研的目標。個人認為,編研工作應該把握“時尚”,記錄歷史,面向大眾,啟迪未來,不僅自己這個圈里的人愛看,而且越來越多的人都想看。
一井水:檔案編研“為誰編”?首先應該明確編研的主體是誰,如果是檔案室,其編研重點應該為本機關服務;如果是檔案館,其編研重點應該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搞編研,做好服務。
李宗富:檔案編研“為誰編”?我認為,檔案編研部門和人員首先應該明確本單位編研的主要服務對象和重點服務對象及其需要的主要編研成果形式,在此基礎上,看有無拓寬服務群體范圍和豐富編研成果形式的可能,即立足現實,豐富成果、擴大服務范圍。比如大學檔案館,其編研就應該主要為學校的黨政、教學、科研、管理服務。
趙彥昌:檔案編研“為誰編”?這要看是什么檔案了。歷史檔案,基本上都是為史學研究服務的,尤其是出土的歷史檔案,比如,甲骨檔案、簡牘文書,等等。這些歷史檔案的編研都是為學術研究服務,涉及歷史、語言文字、文學、科技等諸多領域;對于保存在檔案館的明清檔案、民國檔案的編研,也主要是為了明清史學者編研,但已經有了政治色彩,比如,前幾年出版的《上海解放檔案文獻圖集》、《杭州解放60周年》,等等。
小魚兒:檔案編研“為誰編”,個人認為,作為基層來說主要有兩個對象:一個為黨政領導。首先是各級地方檔案館,比如,我們縣檔案館所編研的《檔案館指南》、《歷次機構改革匯編》,對于新到我縣工作的領導,我們都會主動送去一本,以便他們能夠及時了解本縣各單位的基本情況。其次是基層檔案室,例如,近幾年在基層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認證中要求編研的《大事記》、《組織沿革》、《年鑒》等編研材料,基層單位領導非常滿意。另一個為普通老百姓。近些年,來檔案館查找各類登記表的人員越來越多,從各類登記表上可以獲取個人信息,為他們退休工齡提供了有力的依據。據此,我們在基層檔案工作規范化管理認證中引導基層單位檔案室編研《基礎數字匯編》時,重點編研單位各類登記表,為單位職工提供了維護自己權益的有力依據。
張榮利: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不斷加大,向外來賓朋客商宣傳介紹當地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的大好形勢,逐漸成為檔案編研工作一項重要內容,外來賓朋客商成為檔案編研服務的重要對象。例如,2013年,開封市檔案局(館)配合開封創建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編輯出版的《古風宋韻·印象開封》一書,以散文的手法,圖片的形式,集反映開封歷史、風景名勝、古街老巷、風土人情的精美圖片于一體,凸顯開封深厚歷史沉淀和文化品位,起到了積極推介“開封是一個值得一看、值得一游的旅游休閑城市”的作用。
飛熊:檔案編研“為誰編”,我以為既要很好地確定編研題目,又要高質量地做好編研工作,讓編研作品符合服務對象要求,又體現作品思想性、可讀性等。
王鳳珍:檔案編研“為誰編”,不能一概而論,除要考慮社會利用價值外,還應該清楚自己的“家底”,看庫藏重點有什么檔案,然后再確定編研選題。就縣級檔案館而言,目前館藏還是黨政文件居多,為工作查考提供服務仍占主導地位,所以縣級檔案館檔案編研的重點還應側重于為黨政領導服務。
郭東升:檔案編研“為誰編”,也可換個角度說話,檔案編研為歷史而編,為現實而編。為歷史而編,必為現實社會認可才傳得下去,否則也就沒有什么為歷史而編可言。為領導也好,為人民也好,編出好東西來才好。
滄海一粟:檔案編研“為誰編”,其實就是一個閱讀對象的問題,許多編研成果很難說是專門適用于哪一類對象閱讀,如大事記,只要編得好,不僅黨政領導歡迎,研究人員、編史修志人員、外來賓朋客商和其他讀者同樣歡迎?!盀檎l編”,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問題,它和“編什么”緊緊相連,它還取決于館(室)藏到底有哪些“家底”,取決于參與編研者的人才結構如何。說到底,編出高水平、高質量的編研成果,才是硬道理。
(摘自《檔案界》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