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勇 余鴻
領導“沉下去”,民意“浮上來”
——各區縣黨委主要負責人切實履行好第一責任人的責任,既強化擔當、落實責任,推動本地區活動扎實開展,又真正把自己擺進去,查找和解決問題,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各級領導干部紛紛抽出時間和精力,真正沉下去,扎扎實實融入聯系點的教育實踐活動中
4月1日,忠縣新立鎮桂花村,小雨飄飛。
9點20分,村口,村黨支部書記唐玉平遠遠地望著。
進村道上,一個身穿雨衣、腳蹬長筒雨靴的漢子緩步走來。
唐玉平立即迎上前去:“劉書記好!”
“唐書記好,我向你報到!”那漢子笑道,用手抹了一把臉上的雨水。
“劉書記”是忠縣縣委書記劉貴忠。
“我來當四天‘村官,向村支‘兩委和群眾學習。”劉貴忠說,“今天,我的任務就是專題調研村里的柑橘產業。”
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忠縣為強化活動第一責任人作用,推出了“我來當四天‘村官”行動——發動縣委常委到行政村當“村官”。
9點30分,桂花村三組。
細雨飄飛間,村柑橘專業合作社的萬畝果園一派生機。
行走在茂盛的果林間,劉貴忠和合作社負責人唐華木、柑橘種植大戶周海望聊起來。
“果園每畝有多少收益?”
“去年,合作社產量540噸,收入35.8萬元,加上政府補貼,利潤只有12萬元。”
“看來效益不怎么理想。主要是啥子原因?”
“一是產量低,二是成本高,三是企業收購少。”
…………
在林間走了一圈,劉貴忠有了一個想法。
當天13點30分,三峽建設集團會議室。
“今天我的身份是桂花村‘村官,專門來談村里的柑橘產業化問題——你們是柑橘產業化龍頭企業,我們是柑橘基地村,我們之間能否合作?”劉貴忠開門見山。
三個小時后,三峽建設集團承諾:為桂花村提供柑橘管護技術支持,幫助其提高柑橘產量;收購當地優質柑橘;為當地籌建的水果加工廠提供設備支持……
至此,桂花村柑橘發展三大難題全部破解。
好消息傳回村里,柑橘種植戶喜上眉梢。
接下來三天,“劉支書”又主持召開了“銀企懇談會”,為當地困難群眾當“代辦員”,為鄉親們提供相關政策咨詢……
【反響】
“昨天我才到村里申請救助,今天劉書記就幫我把錢送來了,真是太謝謝他了!”
——忠縣新立鎮桂花村四組村民唐光偉
“縣領導當‘村官雖然是一種形式,但是,這種形式,能夠真正解決村民的困難。希望這種形式不要成為一陣風,刮過就算了,而是成為綿綿春雨,‘常回家看看。”
——網友“夏末初秋”
“我當過兵,部隊里就是要指揮員帶頭沖鋒。這次教育實踐活動,中央和市委強調領導干部帶頭示范,我舉雙手贊成!”
——軍轉干部張慶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