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有了“勞動法”
5月15日,國務院發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這是我國第一部系統規范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行政法規,將于7月1日起施行?!稐l例》確立了事業單位人事管理的基本制度,在公開招聘、聘用合同、社會保險、工資收入等方面的相關規定呈現出改革亮點。
點評 這一條例的公布,填補了我國事業單位人事管理長期以來的空白,相當于有了一部人事“勞動法”,意義重大。
構筑“舌尖上的安全”
5月14日,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決定建立最嚴格的監管處罰制度,對違法行為加大處罰力度,構成犯罪的,依法嚴肅追究刑事責任。加重對地方政府負責人和監管人員的問責。
點評 食品安全是重大民生工程,只有用巨大的成本風險去倒逼各個責任者恪守底線,才會讓走偏的責任堅挺起來,最大限度地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助力大學生就業創業
4月3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進一步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包括小微企業招用高校畢業生可以享受財稅政策的優惠、自己創業開辦“網店”的高校畢業生可享受小額擔保貸款和財政貼息政策、簡化高校畢業生在不同地域和所有制單位流動就業的落戶手續等六大新政。
點評 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27萬,再創歷史新高,就業壓力進一步加大——“六大新政”為破解大學生就業創業難提供了“政策出口”。
編織基本民生安全網
新修訂的《社會救助暫行辦法》5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是我國第一部統籌各類社會救助制度的行政法規,首次將救急難、疾病應急救助、臨時救助等方針政策納入法制安排。
點評 這是一項事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的辦法,是一項保民生、促公平的托底性、基礎性制度,對編密織牢基本民生安全網有著重大意義。
讓消費者“明白”消費
4月23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價格監測辦法》: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異動將及時得到預警,故意哄抬價格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甚至會受到刑事處罰。
點評 《辦法》的出臺,對市場主體定價行為形成進一步制約,使消費者能夠“明明白白”消費。
個人也可以“炒碳”
5月4日,市政府辦公廳印發《重慶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配額管理單位(即排污企業)、其他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及自然人,在重慶聯交所開設交易賬戶、取得交易主體資格后,可以參與碳排放權交易,這意味著重慶碳排放的交易將向個人開放。
點評 碳排放交易向個人開放,是一項重大制度創新,不但進一步激活了碳排放交易市場的活力,也將進一步培育全社會節能減排的良好風氣。
不讓患者再等錢救命
5月13日,市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重慶市疾病應急救助的實施意見》——我市將設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主要承擔募集資金、向全市醫療機構支付疾病應急救治醫療費用功能。今后,發生重危病需要急救,但身份不明確或無力支付相應費用的患者,可以得到由該基金支付的最高限額不超過3萬元的急救款項。
點評 設立疾病應急救助基金,從制度層面形成對無負擔能力患者急救醫療費用的保障機制,解除醫療機構的后顧之憂,避免由于“等錢救命”等原因而導致災難性后果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