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進
2014年清明節上午9點半,小雨淅淅,涼意濃,位于渝北區新牌坊的長安錦繡城小區里,行人寥寥。
“老萬,今天還‘上班啊。”
“對啊,要按時嘛。”
掃地,澆花,沏茶,做完“上班”前的準備工作,上午10點整,老萬開始“開門迎客”。
這里不是商店,不是咖啡館,而是重慶人萬沛自掏腰包建立的重慶市首家社區藝術館——HAO藝術館。
上午10點到晚上10點,這是萬沛一天的工作時間;1月1日到12月31日,全年無休,這是萬沛一年的工作時間;分文不取,免費參觀,萬沛的工作收入為負數。
無數人,無數個不解——為什么要做這樣的“虧本生意”?
“文化進社區,藝術為人民”,這是萬沛的夢想,HAO藝術館是他夢想的萌芽地。
愁·鄉
1989年,剛過而立之年的萬沛,夢想在遠方。
“我要出去看一看,闖一闖。”那一年,萬沛意氣風發,進入外企工作,輾轉于上海、北京之間。
大都市的繁華和文明深深震撼著萬沛的心靈。在北京居住時,萬沛的住所在中國美術館附近,美術館經常會舉辦藝術展覽,一有時間,萬沛就會鉆進美術館,一呆就是一整天。
“美好的藝術作品能凈化人的心靈,給人帶來向上向善的力量。”萬沛沉享其中。
然而,隨著看展的次數越來越多,萬沛心中絮起一縷惆悵和失落感。
“山東、江蘇、湖南……”在中國美術館參展的作品中,萬沛很少看到重慶的作品,這讓他“很不服氣”。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萬沛就開始收藏朱學恭、晏濟元、蘇葆楨等川渝名家的書畫作品,在萬沛的眼中,巴渝藝術家的作品有著別樣的藝術魅力。
“好山好水的山城,人才濟濟,一度曾是‘精英文化的高地,怎么就沒有藝術作品來到這樣的藝術殿堂,讓世人了解我們的重慶?”一種愁,一種盼,在萬沛的心里油然升起。
“鉆石、黃金鋪地,就算閃耀,也只會讓人俯視,好的藝術作品卻能永世流傳,讓世人仰視。”離家多年,思鄉的情結日趨濃厚,當青澀浮華的少年夢漸漸褪去時,萬沛多了一份愁,擁有了新的夢想——回重慶,以自己的力量,讓藝術滋潤、美化更多的家鄉老百姓的心靈。
2009年,辭掉工作,帶上行李和收藏多年的字畫,萬沛踏上了回鄉路。
潤·鄉
“怎樣讓藝術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中?”回到重慶后,萬沛冥思苦想。
“走在街上,茶樓隨處可見,走進小區,麻將聲此起彼伏。”經過一番深入走訪,萬沛的愁更濃,心更急了,“一個文明、進步的城市,可不能讓這樣賭博好逸的風氣盛行!”
“如果藝術能像麻將一樣融入老百姓生活的環境中,長時間熏陶,那么整個社會的文化素養就會提高了。”萬沛在一片麻將聲中找到了夢想的起點。
花掉積蓄,賣掉部分藏畫,從裝修到選畫,萬沛事事親力親為。2011年11月,萬沛的社區HAO藝術館在長安錦繡城小區開門迎客,100平方米的藝術館內,展出了包括油畫、國畫、雕塑等種類的藝術作品80件左右。
“我挑選進入HAO藝術館展覽的都是陽光、健康、積極的作品,這才應該是人們精神所需要的東西。”萬沛說,“在HAO藝術館內,沒有所謂抽象‘看不懂的藝術作品,藝術只有貼近人民,才能為人民服務。”
從張義剛、童飛到古月,HAO藝術館內展出的藝術作品都出自重慶本土藝術家之手。
“作為重慶人,把HAO藝術館打造成一個讓重慶人了解重慶文化的窗口,我責無旁貸。”萬沛說。
因為一個夢想,萬沛在堅持不懈地努力著。
“不收門票、不接受任何帶有商業目的的贊助、不賣畫。”自開館之初,萬沛為HAO藝術館定下館規。
“老百姓進來參觀了,感受到藝術的真善美,精神上得到了享受和升華,就夠了。”在HAO藝術館里,有上好的綠茶,滿窗鮮綠的植物,幽靜、清郁的環境。每一天,萬沛都精心地為每一位參觀者準備著這一切。而這背后,是萬沛連續兩年的“小面伙食”。為了省錢,讓HAO藝術館以最“陽光”的面貌呈現在前來參觀的老百姓面前,萬沛連續兩年的伙食,均以小面為主。
“吃什么,過過嘴癮,消化掉就完了,但如果老百姓從HAO藝術館能獲取到藝術帶來的健康積極的心靈食糧,這是會受用一輩子的。”萬沛說,這是他堅持做“虧本生意”的原因。
夢·鄉
2014年元宵佳節,按照習慣,這天是萬沛記年終總賬的日子。
泡上一杯熱茶,萬沛靜靜地坐在HAO藝術館里的一張小方桌前,小心翼翼地從抽屜里取出兩本厚厚的筆記本,這,不是經濟賬本,而是“精神賬本”:2012年10月20日,《古鎮》這幅作品深深地勾起了我對童年時候居住過的小鎮的回憶,那么真實,那么細膩。感謝藝術家,感謝HAO藝術館,原來藝術離我們并不遙遠;2013年12月30日,站在《勞作的母親》這幅作品面前,眼淚有些止不住了,畫中母親那滄桑的臉龐,如刀刻般的皺紋,和我逝去的母親是那么地相似、親切,那眼神,刻在我的腦海里,久久散不去……萬沛像對待珍寶一樣,小心地珍藏著觀眾的留言。
開館兩年多,走進HAO藝術館的市民有三萬余人次,不僅如此,萬沛還自費先后在重慶各地舉辦了七次藝術展覽,參觀展覽人數總計超過百萬人次。
“美好的藝術是相通的,可以讓人感受到人性中的真善美。”翻開筆記本,看到人們留下的一行行情真意切的感動之語,萬沛更加堅定了自己的夢想。
萬沛的心血沒有白費。
麻將館老板娘主動帶著孩子來到HAO藝術館,接受熏陶。
一位市民在看過HAO藝術館的展覽后,主動將自己收藏多年的糧票免費提供給HAO藝術館進行展覽。
與此同時,HAO藝術館也感動、吸引了一大批藝術家的目光。
2012年2月,聽說萬沛和HAO藝術館的故事后,畫家徐星火創作了一幅《新疆姑娘》贈送給HAO 藝術館,四川美術學院副院長張杰也主動為HAO藝術館提供作品進行展覽。
2013年6月,聽說藝術館運行非常困難,畫家朱智勇在館內開辦起美術補習班,辦班收入全部補貼給藝術館。
“越來越多的老百姓走進HAO藝術館,越來越多的藝術家和作品來到老百姓身邊,美好的藝術一定會為社會搭起一座真善美的橋梁!”萬沛篤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