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利美
分類與整合思想的考查在高考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位置,通常以解答題為主進行考查.為什么要分類?如何分類?如何整合?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有嚴謹、周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對含有參數的字母進行分類與整合
例1:已知a∈R,求f(x)=x2eax的單調區間.
解:函數f(x)的導數:f'(x)=2xeax+ax2eax=(2x+ax2)eax;
(1)當a=0時,若x<0,則f'(x)<0;若x>0,則f'(x)>0.
所以當a=0,函數f(x)在區間(-∞,0)內為減函數,在區間(0,+∞)內為增函數.
(2)當a>0時,由2x+ax2>0,解得x<-■或x>0,
由2x+ax2<0,解得-■ 所以,當a>0時,函數f(x)在區間(-∞,-■)內為增函數,在區間(-■,0)內為減函數,在區間(0,+∞)內為增函數; (3)當a<0時,由2x+ax2>0,解得0 所以,當a<0時,函數f (x)在區間(-∞,0)內為減函數,在區間(0,-■)內為增函數,在區間(-■,+∞)內為減函數. 評注:數學問題中含有變量或參數,這些變量或參數取不同的值時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故需要對參數進行分類討論,再適當進行整合. 二、對排列、組合、概率問題中各種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分類與整合 例2:盒子有大小相同的球10個,其中標號為1的球3個,標號為2的球4個,標號為5的球3個,第一次從盒子中任取1個球,放回后第二次再任取1個球(假設取到每個球的可能性都相同),記第一次與第二次取到球的標號之和為ξ,求ξ的分布列. 解:記ξ=k為所取兩球標號之和,則k=2,3,4,6,7,10. P(ξ=2)=■×■=■; P(ξ=3)=2×■×■=■; P(ξ=4)=■×■=■; P(ξ=6)=2×■×■=■; P(ξ=7)=2×■×■=■; P(ξ=10)= ■×■=■. ∴ξ的分布列為 評注:排列、組合、概率問題是考查分類與整合思想的重要載體,應使學生學會如何分步研究解決或分類研究解決,然后再由它們整合出所要求的結果. 三、對幾何問題中元素的形狀、位置變化情況進行分類整合 例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邊長為2,寬為1、AB、AD邊分別在x軸、y軸的正半軸上,A點與坐標原點重合(如圖所示),將矩形折疊,使A點落在線段DC上.(Ⅰ)若折痕所在直線的斜率為k,試寫出折痕所在直線的方程;(Ⅱ)求折痕的長的最大值. 解:(1)當k=0時,此時A點與D點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線方程y=■; (2)當k≠0時,將矩形折疊后A點落在線段CD上的點為G(a,l),所以A與G關于折痕所在的直線對稱,有kOGk=-1,■k= -1?圯a=-k;故G點坐標為G(-k,l),從而折痕所在的直線與OG的交點坐標(線段OG的中點)為M(-■,■),折痕所在的直線方程y-■=k(x+■),即y=kx+■+■. (Ⅱ)(1)當k=0時,折痕的長為2. (2)當k≠0時,折痕所在的直線與坐標軸的交點坐標為N(0,■),P(-■,0),設PN=d, d=PN2=(■)2+(-■)2=■ d'=■ 令d'=0,解得k=-■ ∴PN■■=■,PNmax=■<2 由折痕可知k<0,所以折痕的長度的最大值2. 評注:涉及各種圖形元素的位置關系時應考慮周密,不重不漏. 在重視分類與整合思想的應用時,也應防止見凡參數就討論的輕率做法,能整體解決的就不必分類討論,辯證地運用分類與整合來解題. 責任編輯 羅峰
分類與整合思想的考查在高考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位置,通常以解答題為主進行考查.為什么要分類?如何分類?如何整合?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有嚴謹、周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對含有參數的字母進行分類與整合
例1:已知a∈R,求f(x)=x2eax的單調區間.
解:函數f(x)的導數:f'(x)=2xeax+ax2eax=(2x+ax2)eax;
(1)當a=0時,若x<0,則f'(x)<0;若x>0,則f'(x)>0.
所以當a=0,函數f(x)在區間(-∞,0)內為減函數,在區間(0,+∞)內為增函數.
(2)當a>0時,由2x+ax2>0,解得x<-■或x>0,
由2x+ax2<0,解得-■ 所以,當a>0時,函數f(x)在區間(-∞,-■)內為增函數,在區間(-■,0)內為減函數,在區間(0,+∞)內為增函數; (3)當a<0時,由2x+ax2>0,解得0 所以,當a<0時,函數f (x)在區間(-∞,0)內為減函數,在區間(0,-■)內為增函數,在區間(-■,+∞)內為減函數. 評注:數學問題中含有變量或參數,這些變量或參數取不同的值時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故需要對參數進行分類討論,再適當進行整合. 二、對排列、組合、概率問題中各種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分類與整合 例2:盒子有大小相同的球10個,其中標號為1的球3個,標號為2的球4個,標號為5的球3個,第一次從盒子中任取1個球,放回后第二次再任取1個球(假設取到每個球的可能性都相同),記第一次與第二次取到球的標號之和為ξ,求ξ的分布列. 解:記ξ=k為所取兩球標號之和,則k=2,3,4,6,7,10. P(ξ=2)=■×■=■; P(ξ=3)=2×■×■=■; P(ξ=4)=■×■=■; P(ξ=6)=2×■×■=■; P(ξ=7)=2×■×■=■; P(ξ=10)= ■×■=■. ∴ξ的分布列為 評注:排列、組合、概率問題是考查分類與整合思想的重要載體,應使學生學會如何分步研究解決或分類研究解決,然后再由它們整合出所要求的結果. 三、對幾何問題中元素的形狀、位置變化情況進行分類整合 例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邊長為2,寬為1、AB、AD邊分別在x軸、y軸的正半軸上,A點與坐標原點重合(如圖所示),將矩形折疊,使A點落在線段DC上.(Ⅰ)若折痕所在直線的斜率為k,試寫出折痕所在直線的方程;(Ⅱ)求折痕的長的最大值. 解:(1)當k=0時,此時A點與D點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線方程y=■; (2)當k≠0時,將矩形折疊后A點落在線段CD上的點為G(a,l),所以A與G關于折痕所在的直線對稱,有kOGk=-1,■k= -1?圯a=-k;故G點坐標為G(-k,l),從而折痕所在的直線與OG的交點坐標(線段OG的中點)為M(-■,■),折痕所在的直線方程y-■=k(x+■),即y=kx+■+■. (Ⅱ)(1)當k=0時,折痕的長為2. (2)當k≠0時,折痕所在的直線與坐標軸的交點坐標為N(0,■),P(-■,0),設PN=d, d=PN2=(■)2+(-■)2=■ d'=■ 令d'=0,解得k=-■ ∴PN■■=■,PNmax=■<2 由折痕可知k<0,所以折痕的長度的最大值2. 評注:涉及各種圖形元素的位置關系時應考慮周密,不重不漏. 在重視分類與整合思想的應用時,也應防止見凡參數就討論的輕率做法,能整體解決的就不必分類討論,辯證地運用分類與整合來解題. 責任編輯 羅峰
分類與整合思想的考查在高考中占有比較重要的位置,通常以解答題為主進行考查.為什么要分類?如何分類?如何整合?這就要求學生必須有嚴謹、周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和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對含有參數的字母進行分類與整合
例1:已知a∈R,求f(x)=x2eax的單調區間.
解:函數f(x)的導數:f'(x)=2xeax+ax2eax=(2x+ax2)eax;
(1)當a=0時,若x<0,則f'(x)<0;若x>0,則f'(x)>0.
所以當a=0,函數f(x)在區間(-∞,0)內為減函數,在區間(0,+∞)內為增函數.
(2)當a>0時,由2x+ax2>0,解得x<-■或x>0,
由2x+ax2<0,解得-■ 所以,當a>0時,函數f(x)在區間(-∞,-■)內為增函數,在區間(-■,0)內為減函數,在區間(0,+∞)內為增函數; (3)當a<0時,由2x+ax2>0,解得0 所以,當a<0時,函數f (x)在區間(-∞,0)內為減函數,在區間(0,-■)內為增函數,在區間(-■,+∞)內為減函數. 評注:數學問題中含有變量或參數,這些變量或參數取不同的值時會導致不同的結果,故需要對參數進行分類討論,再適當進行整合. 二、對排列、組合、概率問題中各種可能出現的結果進行分類與整合 例2:盒子有大小相同的球10個,其中標號為1的球3個,標號為2的球4個,標號為5的球3個,第一次從盒子中任取1個球,放回后第二次再任取1個球(假設取到每個球的可能性都相同),記第一次與第二次取到球的標號之和為ξ,求ξ的分布列. 解:記ξ=k為所取兩球標號之和,則k=2,3,4,6,7,10. P(ξ=2)=■×■=■; P(ξ=3)=2×■×■=■; P(ξ=4)=■×■=■; P(ξ=6)=2×■×■=■; P(ξ=7)=2×■×■=■; P(ξ=10)= ■×■=■. ∴ξ的分布列為 評注:排列、組合、概率問題是考查分類與整合思想的重要載體,應使學生學會如何分步研究解決或分類研究解決,然后再由它們整合出所要求的結果. 三、對幾何問題中元素的形狀、位置變化情況進行分類整合 例3: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已知矩形ABCD的邊長為2,寬為1、AB、AD邊分別在x軸、y軸的正半軸上,A點與坐標原點重合(如圖所示),將矩形折疊,使A點落在線段DC上.(Ⅰ)若折痕所在直線的斜率為k,試寫出折痕所在直線的方程;(Ⅱ)求折痕的長的最大值. 解:(1)當k=0時,此時A點與D點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線方程y=■; (2)當k≠0時,將矩形折疊后A點落在線段CD上的點為G(a,l),所以A與G關于折痕所在的直線對稱,有kOGk=-1,■k= -1?圯a=-k;故G點坐標為G(-k,l),從而折痕所在的直線與OG的交點坐標(線段OG的中點)為M(-■,■),折痕所在的直線方程y-■=k(x+■),即y=kx+■+■. (Ⅱ)(1)當k=0時,折痕的長為2. (2)當k≠0時,折痕所在的直線與坐標軸的交點坐標為N(0,■),P(-■,0),設PN=d, d=PN2=(■)2+(-■)2=■ d'=■ 令d'=0,解得k=-■ ∴PN■■=■,PNmax=■<2 由折痕可知k<0,所以折痕的長度的最大值2. 評注:涉及各種圖形元素的位置關系時應考慮周密,不重不漏. 在重視分類與整合思想的應用時,也應防止見凡參數就討論的輕率做法,能整體解決的就不必分類討論,辯證地運用分類與整合來解題. 責任編輯 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