垢磊
改革開往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快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好。奧運會等大型賽事在我國舉行,帶動了人們的運動意識,大眾體育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普及,運動人群大大增加。在進行運動健身過程中或運動后,機體會產生運動性疲勞,影響機體的運動水平,如果不及時緩解,長期下去可能會引起運動系統的損傷。及時補充營養可以緩解運動性疲勞,近幾年來,為補充身體能量、緩解運動疲勞的運動營養食品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運動營養與運動營養食品
為了保持健康的體質,運動人群應攝取與運動消耗相平衡的食物,攝取的食物要具備全面的、搭配合理的營養物質,這就是所謂的運動營養。在進行不同運動項目時,其中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的補充量也是不同的,一般情況下總體的消耗中蛋白質供能最少,占15%左右,糖類最多,占60%左右。選擇相應的補充食物應做到適宜均衡。
隨著人們對能量代謝方面的知識掌握得越來越多,運動營養食品的應用也隨之變化。在歐美地區,運動營養食品的主要形式為飲品、粉末、膠囊、片狀、口服液等,功能則集中在增強人體免疫力、抗感染、防氧化等方面。我國2009年發布的《運動營養食品通則》對運動營養食品做了相關規定,食品類型分為控制能量類、補充能量類、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類、補充蛋白質及其水解物類、補充恢復運動性疲勞的營養物質類、復合營養物質類和其他類。
控制能量類:能量和脂肪含量較低,主要用于減肥減重。
補充能量類:主要成分為碳水化合物,可以快速持續地提供能量。
補充維生素、礦物質類:可以補充機體運動過程中損耗的維生素和礦物質。
補充蛋白質及其水解物類:可以補充蛋白質、肽類、氨基酸或其衍生物,主要用于組織修復、增肌塑型。
補充恢復運動性疲勞的營養物質類:含有可以緩解中樞或外周神經系統的營養素,有緩解運動性疲勞的效果。
復合營養物質類:含有機體運動所需的基本營養素,例如代餐或者加餐類產品
其他類:除以上功能之外的運動營養食品。
運動營養食品可以是對日常膳食的補充,有些產品還可以輔助康復治療,當前運動營養食品主要集中用于健身和力量項目上。
補充運動營養存在的誤區
目前雖然我國的運動人群數量越來越多,但是大多數人對運動營養食品缺乏了解,沒有科學的方法,往往達不到平衡能量緩解疲勞的效果,反而降低了運動水平。當前對補充運動營養主要有以下幾個誤區:
◎注重蛋白質,忽略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就是所謂的糖類,是機體主要的供能物質。有些人片面的認為不斷地補充蛋白質就能增強體質,平時多食用肉類而忽略了米飯面條等主食,機體碳水化合物的儲存量較低會降低運動水平,對其他物質代謝也會造成影響。不能因為怕胖而忌諱吃糖類,只要運動量適宜,糖類可以因供能而消耗。
◎補充營養食品補充而忽略日常膳食
日常膳食營養是基礎,絕不能忽視,在日常膳食營養正常供應的基礎上,再結合運動項目的特點,使用營養食品才能更充分的增強體質。
◎忽視微量元素、維生素、礦物質等微量營養的補充
平時飲食不能偏食,補充營養應全面,雖然人體內微量元素、維生素和礦物質含量少,但其作用并不小,其對人體各系統正常運轉起著重要作用。
◎補水誤區
很多人在補充水分上存在誤區,直到口渴了才喝水,而且在運動過程中,大部分市場上流通的礦泉水和純凈水并不能起到補充水分的作用。機體在運動中補充大量的純凈水會加速排汗,電解質和營養素也會隨之流失更多,嚴重時會造成脫水。運動者應在運動前半個小時以上就開始補充水分,一次補大量的水也不可取,應秉承少量多次的原則。
◎運動習慣誤區
很多人參加體育活動之前都會準備一些運動飲料或者巧克力來平衡身體能量,實際上,這樣補充運動營養并不科學。目前市場上流通的運動飲料,如紅牛飲料主要是補充能量,脈動系列主要補充礦物質和維生素,但是這些飲料都是模糊的添加了一些營養素,并不是真正可以起到全面補充運動營養的標準食品。還有一些人喜歡食用巧克力補充身體能量,巧克力的主要成分是脂肪,不能迅速達到補充能量的效果,正確的選擇應該是補充碳水化合物,保證糖原的供應。
科學看待運動營養食品
人們對運動營養的要求在不斷提高,市場上針對這些需求生產了一些相應的營養品。楊則宜是中國食品科技學會運動營養食品分會理事長,他表示,運動營養食品是供給運動人群的特殊食品,不能與普通食品混為一談,運動營養食品是以補充機體在運動時的能量消耗為目的的,它跟保健品是不一樣的。
運動營養食品的功能集中體現在能及時平衡機體在運動時消耗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幫助發掘運動潛力,從而提高身體素質,所以對運動營養食品的選擇一定要科學,若使用方法不當,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會損害健康。
科學的補充運動營養,首先要滿足基本營養素的補充,運動營養品的選擇要有目的性,不同的運動形式和運動目的需要搭配不同的食品。以減肥減重為目的的運動,適合搭配脂肪含量較低的食品;以增肌塑形為目的的運動適合搭配蛋白質含量較高或者含肌酸類食品。其次,不同的運動強度下搭配的運動營養食品也不盡相同。
雖然運動營養食品有著補充機體在運動時消耗的能源物質的作用,但是并不能用其取代日常食物,人體維持日常生活所需的主要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大部分還是從日常食物中獲取的。機體通過日常膳食獲得足夠的能量,將其消化并吸收利用,達到平衡身體能量,提高運動水平的作用。例如,普通運動員每天消耗17000千焦(約4000千卡)左右的能量,為補充營養而制定的食譜應考慮每天消耗的熱量,而且食譜要參考個人的口味和食物品質。參考運動強度,運動營養食品的補充與能量消耗要保持相對平衡,補充少了達不到效果,補充多了會造成營養過剩,增加脂肪積累。日常膳食與運動營養食品相結合,科學的食譜才能發揮最大的運動水平。另外,機體在運動前中后三個階段都應該進行運動營養的補充,主要對補充水、電解質和碳水化合物進行適量的補充,這樣才能平衡身體能量,達到通過運動鍛煉增強體質的目的。
運動人群逐漸增多,人們的健康理念也不斷進步,國民體質上的增強體現著民族生命力的旺盛,這也是我國綜合實力的一部分。對運動營養食品的科學運用可以進一步增強這種生命力,科學的食譜搭配運動營養食品的合理應用,達到健康有效的運動效果,我國國民體質還會進一步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