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萍 何永達
[摘要]通過建立流通力測度指標體系(包括5個一級指標和18個二級指標),采用標準化系數綜合評價方法,利用浙江省2000—2009年數據對其流通力發展水平進行測度,建立浙江省流通力發展水平與城市化水平、對外開放水平、市場化水平的經濟模型。實證結果顯示,城市化水平、市場化水平指標對于流通力發展具有積極正向促進作用,但是對外開放水平未能顯示出積極促進作用,流通力發展具有較強的路徑依賴。
[關鍵詞]流通力;測度指標體系;綜合評價
[中圖分類號]F0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4)04-0070-03
[作者簡介]方麗萍(1990- ),女,浙江淳安人,本科生,研究方向:經濟管理;何永達(1971-),男,浙江麗水人,副教授,經濟學博士,研究方向:服務經濟與貿易。
目前,關于流通力,學界并沒有統一的概念。較多學者認為流通力,即流通生產力,是社會把產品從生產環節運送到消費(包括生活消費和生產消費)環節的能力。還有學者認為,流通是商品流通,流通力就是人們進行商品流通的能力,即人們按照生產的商品數量和需求水平運用流通物質技術條件把商品從生產領域轉移到消費領域中的能力。由于商品是為滿足別人(消費)需要而生產的,使商品從生產起始流通到消費的力,就是流通力。綜上,筆者認為,流通力也是一種生產力,表現為社會把產品轉移到消費領域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在一定時期內花費在流通領域中的活勞動和物化勞動同已經轉移到消費領域的產品之間的數量對比關系。
一、流通力發展水平的測度指標體系構建
結合關于流通力的內涵理解,本文提出流通力發展水平的測度指標體系可由5個一級指標和18個二級指標構成,具體由規模力、商流力、物流力、貢獻力、發展力五個部分組成。規模力主要反映流通業發展的總量特征,即發展規模,包括流通業增加值、社會消費品總額、流通業從業人員和限額以上流通業年末固定資產凈額4個指標構成。商流力主要反映流通業發展中的商品銷售能力,包括商業網點數、交易市場個數、郵電業務量3個指標。物流力主要反映流通業發展中的商品流通的速度和效率水平,包括貨運量、貨物周轉量、運輸線路長度等3個指標。貢獻力主要反映流通業發展對于經濟、社會的貢獻度和拉動度,包括流通業經濟貢獻率(流通業增加值/GDP)、流通業就業貢獻率(流通業就業數/總就業數)、流通業經濟拉動度(即(本期流通業增加值-上期流通業增加值)/(本期GDP-上期GDP))和流通業增加值占第三產業比重4個指標。發展力主要反映流通業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水平,包括流通業增加值增長率、流通業銷售利潤增長率、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增長率和流通業勞動生產率4個指標(詳見表1)。
從表2中可以看出:1模型的相關系數和F值都比較顯著,說明模型基本成立。2對外開放、市場化水平、城市化水平這3個指標的系數在模型中保持一致,說明模型穩定性較強。3加入流通力發展水平一階滯后項的模型變量估計結果要明顯優于沒有一階滯后項模型,一方面是從檢驗參數結果看,其擬合效果較好;另一方面,各參數估計結果的顯著性更強。4市場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將促進浙江省流通力水平提高,具有積極正向促進作用;滯后二階流通力發展水平對目前流通力發展具有積極促進作用,說明流通力發展具有較強的路徑依賴,當前的流通力發展水平依賴過去的發展水平。5對外開放水平的提高并沒有顯示出對流通力發展的積極正向促進作用,可能是因為浙江省流通領域對外開放的程度不高,行政限制較強,導致對外開放因素難以發揮有效作用。
四、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上述研究結果表明,2000—2009年,浙江省流通力發展水平總體處于提升階段,特別是近5年效果非常明顯,所以應繼續保持鼓勵流通業發展的經濟政策。同時,為了進一步提升流通力發展水平,特別是要改善發展力指標,應進一步加大對流通業發展的政策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財政投入。發揮財政體制的導向作用,鼓勵地方發展流通業。二是積極推進現代城市流通業建設。大力發展特許經營、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新型營銷方式,應用新型電子商務模式改造提升專業市場,推進有形市場與無形市場的有機結合;發展購物中心、超市、便利店、餐飲服務和社區商店等業態,完善多層次流通網絡,構筑便利實惠的居民商貿服務體系。三是積極推進現代農村流通業建設。積極推進農村消費品流通網絡、農業生產資料流通網絡和農產品流通網絡,構筑便利通暢的農村商貿服務體系;努力提高農村商業網點覆蓋面、商品統一配送率和商店服務水平,形成完善的農村現代消費品流通網絡。
[參考文獻]
[1]黃黎明流通力論[J]當代財經,1988(7):1-4
[2]張永東試論流通力[J]天津商學院學報,1987(2):72-73
[3]顏新長流通力論綱[J]生產力研究,2002(1):29-32
[4]王中明流通力概論[J]浙江學刊,1992(6):89-94
[5]胡學明流通力初探[J]思想戰線,1988(6):1-5
[6]時珍,韋奇關于流通力的幾個問題[J]財經理論與實踐,1988(6):26-29
[7]趙寧淥流通力,還是流通生產力? ——“流通生產力”質疑[J]浙江樹人大學學報,2002(5):26-28
[8]楊順璋要重視流通力布局的研究[J]江蘇商論,1988(4):12-16
[9]楊家棟,張江山中國東部地區流通力研判[J]江蘇商論,2010(7):6-8
[10]邵萬清流通力的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寧波工程學院學報,2006(9):35-38
(責任編輯:牟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