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晟
(江蘇銀行蘇州分行寒山支行,江蘇 蘇州 215000)
在網絡化時代,銀行的發展更加依賴于科技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金融產品的創新。在網絡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的推動下電子銀行應時而生,它的產生改變了傳統銀行的模式,促使金融領域工作更加輕松便捷,與此同時電子銀行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本文主要針對電子銀行業務模式、存在風險以及針對電子銀行業務特點的監管策略提出合理科學的方案,以期能為我國電子銀行業務發展獻計獻策。
根據我國電子銀行業務的發展模式和它在金融領域的地位,電子銀行業務主要是指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利用網絡技術和電子信息技術向全社會開放的通訊通道或者是開放型公眾網絡,以及銀行向客戶提供的特定自助服務設施。
電子銀行業務主要包括網上銀行業務、電話銀行業務、手機銀行業務,以及其他利用電子信息服務的設備和網絡,由客戶群通過自助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銀行業務。因此,它與傳統銀行業務有很大差異,具有以下特點:
1.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網絡為媒體。電子銀行業務與傳統銀行業務最主要的區別就是基礎、媒介的不同。傳統銀行的基礎就是銀行辦公區本身,媒介是銀行服務人員;而電子銀行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網絡為媒介通過客戶群自助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
2.電子銀行業務服務方便、靈活、快捷。電子銀行業務擺脫了傳統銀行業務限制時間、限制地點的服務模式,客戶只需通過互聯網、手機等通訊終端就能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完成所需服務,大大提高了銀行業務實施效率,使客戶更加方便、快捷的獲得金融服務。
3.電子銀行業務綜合性強。電子銀行不僅可以提供存款、貸款、取款等傳統業務,還能根據客戶需求簡化業務流程進行轉賬、匯款、網上交易等,隨時隨地獲得所需服務。
4.電子銀行業務運營成本低。相對于傳統銀行業務所需員工數量,電子銀行業務能一勞永逸,自動處理成千上的業務,提高了辦事效率,節約了銀行的運營成本。
電子銀行業務相比傳統銀行優勢顯而易見,但同時面臨著巨大風險。根據國家銀行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總結,電子銀行業務主要面臨傳統固有風險和系統安全風險。以下是對兩種風險的分析。
電子銀行的傳統固有風險在傳統銀行和電子銀行都同時存在,本質并無區別,主要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利率風險等。
信用風險在銀行業務中主要是指債務人不履行合約,給銀行造成損失的一類風險。與傳統銀行業務相比,電子銀行業務面臨的信用風險更大,因為電子銀行是隨時隨地服務的,客戶完全可以跨國界進行信貸,這使銀行難以判斷借款人身份的真實性;同時由于網絡運營商、網絡設備提供商也同客戶共同參與銀行業務,一旦發生借貸風險,就會因責任方身份不明而產生經濟糾紛,大大增加了信用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由市場價格的變動,引起銀行資產負債面臨損失的風險。電子銀行業務在貸款業務或證券業務中都隨時面臨著市場風險。
利率風險是指銀行的正常運營時利率突然出現不利的變動,給銀行造成巨大損失的可能性。由于市場化經濟的快速發展,期限短、規模大、流動性強的資金在利率的變化下會對電子銀行業務產生巨大的沖擊,而蒙受損失。
主要包括技術風險、操作風險、法律風險和跨境風險等。
電子銀行的技術風險,是由技術采用不當或者技術相對落后造成的安全性風險或系統性風險。電子銀行業務主要是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基礎,網絡為媒體的銀行業務,由技術和網絡風險給電子銀行業務帶來的損失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在構建初期,銀行管理人員必須加強對相關技術存在風險進行實時監測,及時修復網絡中的漏洞,降低因技術風險帶來的損失。
操作風險是指在電子銀行業務中由于系統的可靠性能、安全性能及穩定性能存在漏洞而造成的風險。是由于客戶的疏忽或者對電子銀行安全系統操作失誤引起的,主要涉及電子銀行賬號的授權使用、電子銀行與客戶之間的交流以及電子銀行網上支付功能的使用不當等。
電子銀行的法律風險是指債務人不能及時向銀行還債,違反法律規范,導致銀行不能履行合同而發生的法律糾紛,同時給銀行造成巨大經濟損失的風險。
電子銀行業務的跨境風險是指銀行跨境開展業務時所面臨不同法律、不同市場經濟而產生的風險。跨境風險會間接產生法律風險、市場風險、信用風險以及利率風險等。
一個企業的健康經營與發展對員工的要求很高,因此針對電子銀行業務的風險問題,必須加強員工風險意識的培養。同時由于電子銀行業務的特殊性,加強員工對銀行業務的嫻熟,以及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信息技術、電子銀行的規范制度和金融業務的專業化知識,同時還應加強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和職業道德素養。
銀行要根據電子銀行的特殊性制定一系列的業務安全規范,組織全體業務人員定時培訓,完善銀行內部控制機制;同時科學調整電子銀行各環節的權限,建立嚴格授權保密制度;組織技術人員對電子銀行系統進行定時的監測,遇到可能產生風險的問題及時處理。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對于電子銀行業務來說,要保證其安全、穩定、可靠的為大眾服務,必須盡快完善法律法規的建設,制定與電子銀行業務相關的法律和技術規范,確保電子銀行業務信息的安全。
總之,要想降低電子銀行業務的風險,必須針對電子銀行業務和傳統銀行業務風險特點加強控制,同時針對電子銀行業務特殊風險制定一系列的監管策略,降低風險,保證客戶和銀行的利益。
參考資料
[1]尹龍.數字化時代的中國銀行業:網上銀行的發展與監管[J].金融研究,2003(4).
[2]張成虎,王雪萍.我國銀行技術風險監管的策略研究[J].情報雜志,2005(11).
[3]柴迎春.手機銀行風險分析及監管策略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