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亮
【摘 要】新聞策劃作為一種有效的應對措施,在目前互聯網迅猛發展、新聞信息資源深度開發的環境下,已經被國內媒體普遍運用。筆者提出加強新聞策劃的必要性,并從當前地市級電視臺新聞策劃的現狀出發,探索新聞策劃的運作機制。
【關鍵詞】新聞策劃 市級電視臺 定位 創新
在目前互聯網迅猛發展、新聞信息資源深度開發的環境下,新聞策劃已經被國內媒體普遍運用。筆者提出加強新聞策劃的必要性,并從當前地市級電視臺新聞策劃的現狀出發,探索新聞策劃的運作機制。
一、地方電視臺加強新聞策劃的必要性
1、充分發揮輿論引導功能
地方電視臺的重要職能之一就是指導本地工作。如果想通過新聞信息服務引導和影響受眾,地方電視臺必須通過積極主動做好新聞策劃,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與期待,報道內容要做到有深度、有寬度、信息精確,在形式上講求深層次、整體性、連續性、多方位,在與其他媒體的競爭中占領先機。
2、宣傳政策、反映民聲,營造和諧的社會環境
作為黨政機關的耳目喉舌,地方電視臺擔負著引導和提升觀眾的義務,這種引導應該既有權威性,又貼近群眾生活。這就要求新聞從業人員要做好新聞策劃,找到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問題和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的契合點,既宣傳好黨和國家的各項方針政策,做好黨政喉舌,又緊密聯系當地群眾,反映好民聲、民情、民意,對于社會改革中出現的問題予以解答,起到化解矛盾的作用,做好人民情緒的“穩壓器”,促進社會的繁榮和諧發展。
3、加強應對突發新聞的能力,掌握輿論引導權
越來越多地方電視臺出現當地老百姓對本地新聞關注度減少的情況,究其原因主要是新聞形式模式化、行政化、同質化,新聞采編是配合式、被動式的。在引導輿論的新聞報道中,地方電視臺逐漸失去了主動權與話語權。加強新聞策劃,不僅在面對大的群體事件和突發事件時,提高了電視臺積極應對新聞的能力,加強新聞自采的力量,在日常的新聞報道中也增強了新聞敏感性,促使記者從經濟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找到更多的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新聞,提高節目的關注度,成為當地社會輿論的“風向標”。
二、地方電視臺新聞策劃應注意的問題
1、組建新聞策劃團隊、形成策劃機制
策劃不僅為新聞注入了生機和活力,還進一步優化新聞資源的配置,提升媒體競爭力。中央電視臺為此專門成立了策劃部門,地方電視臺編制少,但是可以與當地政府部門、學院聯合起來,組織臺內的新聞采編業務骨干、當地政研室工作人員、黨校或者大學的專家學者,圍繞當地政府和職能部門的政策、具體工作與老百姓關心、關注的話題結合起來,采取定期召開策劃會議、探討新聞策劃選題、分析近期臺內播放的優秀新聞節目等方式來形成長效機制,通過新聞策劃以播出更好的電視節目,研發出屬于本臺的優秀欄目、名牌欄目,形成品牌效應。
2、本土化是地方電視臺的競爭強項
地方電視臺與其他各大媒體進行競爭的優勢就是新聞本土化。老百姓總是對發生在自己身邊的新聞更感興趣,這就要求地市級電視臺在策劃新聞時,要圍繞當地群眾的需求和收視習慣,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不斷深入挖掘本地獨特的新聞資源,做出反映本地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熱點的節目,使節目本土化,具有獨特性,與其他媒體形成差異化競爭。如駐馬店電視臺在2013年推出的《走基層 接地氣 縣區行》系列報道,圍繞縣域經濟發展、縣城建設、項目建設、產業融合、糧食核心區建設、鄉鎮建設、平安建設、民生改善、社會管理等方面內容,著力發掘縣區社會經濟發展變遷中的優勢、亮點,展現新時期駐馬店廣大干群干事創業精氣神、各項事業發展成效,節目播出后收到了很好的反響。同時節目本土化,還可以依托當地的歷史文化資源,以專題、系列報道等多種形式挖掘、整理其文化內涵,如駐馬店電視臺在2012年到2013年推出的《天中文化印象系列報道》,針對全市“梁祝文化”、“重陽文化”、“車輿之鄉”等一批全國、省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的宣傳報道,思考非物質文化遺產對現代經濟社會生活的影響,不僅讓當地群眾了解感受到了當地文化,產生了自豪感,同時也形成了新的新聞點。
3、注重創新是地方新聞的活力源泉
好的新聞策劃必定離不開創新,只有強化策劃能力,謀求新聞資源的最優配置,不斷開發隱性的新聞資源,不斷創新新聞報道的運作方式,尋找新鮮深刻的報道內容,才能給地方新聞帶來活力與生機。筆者認為做好新聞策劃要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1)探索多層次、多形式的新聞節目。目前,駐馬店電視臺新聞頻道有《新聞聯播》、《晚間播報》、《新聞深一度》三檔新聞欄目,但這三個欄目在采訪報道中常有內容重復、角度單一等情況發生,節目風格并不十分明晰,這就要求地方電視臺策劃一些如新聞訪談、新聞深度評論、熱點新聞辯論、調查式專題報道、服務信息等類型的節目,用多種思路探索其他形式的新聞節目。
(2)加強直播和互動。在娛樂、情感、生活類節目中最早出現主持人與受眾的互動,主持人與觀眾通過現場或熱線方式變單向傳遞為多向交流。隨著現在網絡電訊業的發展,在節目播出過程中,通過電話、微博、微信、論壇等方式讓市民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不僅加大了觀眾的參與程度和重視程度,還可以使節目氣氛更加融洽,反饋更加及時,新聞傳播也更為迅速。
(3)鼓勵觀眾參與節目制作。現在電子通訊產品的科技含量越來越高,手機錄像功能也越來越普及,在不少視頻網站,由網友自行拍攝、上傳的視頻受到了越來越多群眾的喜愛,老百姓把自己生活中見到的有趣的事情拍下來,發送給電視臺,不僅增強了節目的貼近性,同時節目素材也得到了極大的豐富。
4、通過新媒體的覆蓋,擴大受眾群體
伴隨著科技的發展、網絡技術的成熟,地方電視臺的另一個節目載體就是網絡。如今,大部分地市臺都建立了網站,相較于電視媒體,網絡媒體具有時效性、互動性強等優勢,同時可以不受地域限制大范圍地傳播新聞,但大多數地方電視臺的網站規模和新聞信息量有限,時效性差。筆者建議地方臺加大對網絡傳播新聞的重視程度,借助目前新聞節目內容資源、品牌欄目、主持人的影響力等,把電視臺品牌的影響力延伸到互聯網,使地方電視臺的影響更廣泛、更權威。□
(作者單位:駐馬店廣播電視臺)
責編: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