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春暉
【摘 要】湖南衛視制作的《爸爸去哪兒》是2013年收視率極高的電視節目,此節目為何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本文嘗試從傳播學的議程設置,受眾研究及效果分析幾方面入手,對《爸爸去哪兒》這一親子真人秀節目做一些探索。
【關鍵詞】《爸爸去哪兒》 議程設置 受眾 效果
《爸爸去哪兒》是2013年10月11日開始在湖南衛視播出的親子戶外真人秀節目,第一季共12期。在節目播出后迅速引起人們的關注,廣受好評。節目的收視率和重播次數也都創下了湖南衛視非戲劇類節目之最。本文嘗試通過運用傳播學的理論從議程設置、受眾研究以及傳播效果等方面對《爸爸去哪兒》進行傳播學解讀。
一、議程設置
傳播學中“議程設置”理論認為,大眾傳播具有一種為公眾設置“議事日程”的功能,傳媒的新聞報道和信息傳達活動以賦予各種“議題”不同程度的顯著性的方式,影響著人們對周圍世界的“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①
湖南衛視的《爸爸去哪兒》利用傳播學中的“議程設置”原理,使整個節目本身成為新聞事件的核心,湖南衛視自身擔任著新聞制造者的角色。在節目開播前湖南衛視就和配合節目播出的各類網絡宣傳活動做好了溝通,使各對明星父子、父女是否能夠適應戶外的艱苦生活,明星父親能否獨自照顧好孩子等話題早已在網絡上形成了熱門話題。播出后,各大門戶網站、報紙、雜志、廣播有關《爸爸去哪兒》的相關內容就開始對受眾進行全方位的轟炸。新浪、搜狐、騰訊都開設專區來發布信息及上傳圖片、視頻,并在各大媒體反復的傳播。百度貼吧、天涯社區等也給網友提供了發表觀點的平臺,在百度貼吧中的“爸爸去哪兒吧”已累計發貼600多萬。湖南衛視則更是全方位的配合該節目的播出進行大規模宣傳,在整點和半點推出形象宣傳片,各種追蹤報道,嘉賓訪談,進行各種線上和線下的互動,讓受眾能跟節目中的嘉賓近距離交流,同時增加節目的曝光率。從而使節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媒體通過這一系列“議程”的設置,使受眾快速接受并受其影響。在百度公布的2013搜索風云榜中,《爸爸去哪兒》排在十大文化風尚第二位,節目中的嘉賓林志穎、張亮分別排在十大熱搜藝人第五位和十大話題人物第九位,可以看出節目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都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二、受眾研究
傳播過程中存在著兩個主體:傳播者和受眾。大眾傳播過程中的受眾,他們能夠影響傳播內容、傳播媒介、甚至傳播者本身的發展前途。受眾是傳播行為的接受者,是傳播活動中信息流通的目的地,是傳播活動的產生動因之一和中心環節之一。②所以,電視作為一種大眾媒介,它所制作的每一檔節目都是為了吸引受眾的注意,為達到目的就必須研究受眾的心理,這樣才能做到有效傳播。
央視索福瑞48城收視率的結果顯示,《爸爸去哪兒》的平均收視率為4.013,平均收視份額達到17.85%。其之所以取得較高的收視情況,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滿足了受眾的需求。《爸爸去哪兒》題材不同于當下各大電視臺盛行的歌曲競技類、草根才藝展示類等節目。它是我國第一檔親子類真人秀節目,它刺激了人們對明星家庭情況的好奇心,孩子的本真表現也給受眾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加之每位明星都有自己固定的粉絲群體,這些都是《爸爸去哪兒》取得較高收視率的保障。
“使用與滿足”理論是從受眾角度出發,通過分析受眾的媒介接觸動機以及這些接觸滿足了他們什么需求,來考察大眾傳播給人們帶來的心理和行為上的效用。
1、人際關系
這里可以分為兩點:一種是“擬態”人際關系,就是受眾與節目中的人物產生一種“熟悉”的感覺。受眾陪伴每對家庭經受考驗,感受他們的快樂,分享他們的經驗。麥奎爾認為,“擬態”人際關系,在某種程度上可以滿足人們對社會互動的心理需求。另一種是現實的人際關系,受眾通過談論節目相關內容形成自己的社交圈,節目也可以為受眾所處的社會群體提供話題,這樣有利于人際關系的活躍與維持,融洽人際關系。
2、自我確認
電視節目中的人物、事件、狀況、矛盾沖突的解決方法等,可以為觀眾提供自我評價的參考框架,通過這種比較,觀眾能夠引起對自身行為的反省,并在此基礎上協調自己的觀點和行為。
節目中的五個明星父親對子女的教育方式,每位孩子的所作所為,孩子之間、孩子與父親之間的矛盾沖突及化解方式,是否合理,節目并不進行評判,而是交給觀眾,讓觀眾從中得到啟迪、教育或是對自身的反省。以這樣的方式引發觀眾思考,得到收獲。
3、環境監測
通過觀看節目,觀眾可以了解能夠幫助個人或影響個人的信息,及時把握環境的變化。在《爸爸去哪兒》中各位明星老爸的育兒經給很多適齡父母啟發,例如田亮和女兒在節目中的“甜蜜互動”,張亮父子的“換位思考”等等這些都讓觀眾有所受益,是對受眾能夠產生影響的信息。同時明星父子、父女的各方面都代表著當下的流行與時尚,對追求時尚的年輕群體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
4、娛樂消遣
娛樂消遣是觀眾觀看綜藝娛樂節目最本質的追求,電視節目可以使觀眾暫時“逃避”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釋放情感,降低工作生活各方面帶來的壓力?!栋职秩ツ膬骸分泻⒆觽儧]有做作的臺詞,都是本真的展示,童言無忌往往給觀眾帶來最大的快樂。節目拍攝地的選擇都是我國風景優美,凸顯了地方風土人情之處,在視覺上也給人以享受和放松。
三、效果分析
所謂傳播效果指傳播者發出的信息經媒介傳至受眾而引起受眾思想觀念、行為方式等的變化。③
1、社會效果
(1)環境認知效果。如今我們對社會的認知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大眾傳播。媒體報道什么從哪些角度進行報道,對我們的認知程度都會產生影響,所以大眾傳播對我們認識世界思考問題起著約束的作用。就像觀眾在《爸爸去哪兒》節目中看到的段落都是經過制作方剪輯后希望讓觀眾看到的,而更多的細節是未公布的,這就會影響到觀眾對節目中明星父子、父女之間關系的認識。
(2)價值形成與維護效果。大眾傳媒在報道的信息中,包含著是與非、善與惡等價值判斷。大眾傳媒提倡和反對的可以通過輿論引導和輿論監督的方式影響受眾。比如節目中天天讓張亮大聲說你愛我的片段,節目組就在之后的節目與宣傳片中反復使用,引導觀眾感受到家長與孩子間應該大膽表達感情。
(3)社會行為示范效果。大眾傳媒還通過向社會提示具體的行為來直接或間接地影響人們的行動,一種行為得到廣泛的傳播,往往會成為一般人學習、效仿的對象。在節目中明星老爸的服飾穿著,育兒經驗,與孩子的交流方式都是一般人學習和效仿的素材。
2、經濟效果
電視真人秀節目作為一種市場活動,其主要目的還是經濟收益?!栋职秩ツ膬骸返母呤找暵饰嗟膹V告商,從而獲得巨大收益。在第一季強有力的收視保障之下,使得該節目的整體廣告價格有了大幅提升。《爸爸去哪兒》第二季的廣告招標會上,伊利以3.1199億元獲得獨家冠名權,也創下中國電視史上最高的冠名廣告紀錄。藍月亮、富士達電動車、樂視TV分別以7299萬元、5299萬元、4500萬元成為節目特約合作伙伴,插播廣告也被多家廠商以5.2233億元拿下。
當《爸爸去哪兒》從電視熒屏登陸電影熒幕同樣表現搶眼,在春節檔上映的電影《爸爸去哪兒》十天票房就達到了5.7億元,也是高關注度所帶來的高經濟回報。
結語
當過多的歌曲類真人秀,草根真人秀,婚戀真人秀充斥熒屏的時候,觀眾們已經趨于“審美疲勞”?!栋职秩ツ膬骸愤@檔形式新穎的親子真人秀的出現確實讓觀眾們眼前一亮,廣受好評,也獲得了經濟上的成功。但其實節目本身依然受制于國外版權,并非本土原創節目,我國的電視綜藝節目依然處于模仿階段,創新性依然有待加強。《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是否還能延續輝煌,是否也會使觀眾趨于審美疲勞。這就需要花費更大精力,提供更多創意,注入更多本土元素,努力加強真人秀節目的本土化發展。□
參考文獻
①郭慶光:《傳播學教程》[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214
②③胡正榮:《傳播學總論》[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7
(作者:西南大學新聞傳媒學院傳播學專業新聞傳播方向研究生)
責編:姚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