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帶喜
綜合實踐課和其他課程相比,沒有現存的教材,沒有固定的模式,也沒有專業的師資,是一門全新的課程。這意味著該科任要面臨更多的困難與挑戰,而且還要具備有很高的綜合素質,本著勇于探索、大膽嘗試、完善提高的原則,為學生的個性發展創造空間,同時要給學校帶來新的發展機遇,促使每位師生在綜合實踐中健康成長。
一、改變觀念,樹立教學新理念
綜合實踐課強調的是過程,強調學生探索新知的經歷和獲取新知的體驗,這就意味著教師要樹立新的教學理念。通過我校幾年來的探索和嘗試,我們認為:
1. 綜合實踐課是原活動課程的進一步深化與發展,它包括信息技術應用、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與服務、勞動技術教育等。
2. 綜合實踐課的本質在于:讓學生自主參與到開放式的綜合應用實踐活動中,通過切身的身心體驗,達到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多方面能力的協調發展。正如美國教育家杜威以“中學”為核心的教育思想所認為的那樣:“個體要獲得真知,就必須在活動中主動體驗,嘗試、改造,必須去做”,充分體現“實踐中體驗,體驗中發展”。
3. 綜合實踐課是一種新的課程論,它不同于以知識為中心的分科課程,又不同于結構化、知識化的綜合課程,也不同于分科化的實踐課程,它具有多元性、發展性、靈活性、開放性、創新性、實踐性、整合性和全程性等特征。
4. 綜合實踐課著重培養學生對社會生活的積極態度和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興趣,了解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會服務和探索活動的一些常識,使學生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協作能力、動手實踐能力以及對知識的綜合利用和創新能力,塑造完美人格,形成對自然的關愛和對社會、自我的責任感等。
5. 通過開設綜合實踐課,組織學生開展體驗式、問題解決式、主題研究式學習活動,并充分利用和開發我校及周邊社區的課程資源,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并通過自主學習和協作更好地解決實際問題的素質和能力。同時使學生掌握信息的收集、調查、歸納及發表和討論等學習方法,使各門學科中所學的知識和技能等相互聯系和深化,在實踐中得到綜合運用。
二、科學地啟動綜合實踐課
我們認為“大有大動,小有小動,不能不動”,一切應在實踐中運行,在“動”中求突破,科學地啟動綜合實踐活動課。
1. 骨干教師起模范作用
2011學年,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我區每所學校正常啟動。每所學校都有自己的主題,而我校經過行政討論,確立的主題是《夏街魅力》。首先,三~六年級各確立了一個實驗班,以點帶動,連點成線,并挑選勤于思考、勇于實踐的骨干教師作為實驗老師,要求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老師放開手腳、大膽嘗試,不要怕出“問題”,要善于發現問題。學校領導則深入第一線,時刻關注實驗班的實施狀況,不斷總結、反思。經過一年來的實踐與思考,學校將現有優勢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有機整合,依據社區資源,從“形象美、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四大板塊設計課程內容,闖出了具有我校特色的綜合實踐活動之路,不少教師很快就進入了角色。
2. 嘗試制定校本教材
面對綜合實踐活動這門“無本”新課程,教師們都感到有一股巨大的壓力在心頭。在上課過程中我們能夠體會到:綜合實踐活動課不追求固定模式,但要有基本思路,就是說要選題、定方案,要過程體驗,要交流成果、匯總收獲。雖然困難重重,但是我們不怕困難,不怕挫折,積極探索,努力嘗試去自編綜合實踐的校本教材。首先,我們學校召集綜合實踐活動教研會的成員開會討論,分工合作,制作出一本綜合實踐的校本教材。在行家的指導下,組織了有經驗的老師來審閱,力求提高我們的編寫水平,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能夠取長補短。實踐證明,在學校推進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初期,編寫綜合實踐校本教材可以讓綜合實踐活動更具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3. 教材研討與課堂督查聯動
經過我們的努力,綜合實踐活動的校本教材已制定出來,為了更好地利用這本教材,讓它在課堂上發揮應有的作用,我們上綜合實踐活動課的老師不斷研討,不斷總結,想方設法上好每一節課。這個學期,我們根據教材的主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例如,校園形象大使比賽、中華美文朗誦比賽、“變廢為寶”手工制作大賽、亞運形象大使競賽、種植小能手等等。在課堂操作中,我們驗證了綜合實踐活動校本教材的可行性。
三、 走出校門,體會夏街魅力
我們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是《夏街魅力》,要使學生真正體會夏街的魅力,只是停留在課堂上是不夠的,必須讓學生走進社區,親身感受。記得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講過:解放兒童的大腦,使他們能想;解放兒童的雙手,使他們能干;解放兒童的眼睛,使他們能看;解放兒童的空間,使兒童有自己活動的時間。我們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的,也是為了讓學生學會生活,在實踐中獲得新知。因此,學校組織學生走進夏街村,參觀了夏街村委的展覽室,感受了夏街的農家美;學生還到了夏街的老人院,采訪那里的老人家,感受了夏街的人情美;我們還要求學生在自家的園子里種上自己喜歡吃的蔬果,深入體會勞動之美……
四、在實施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綜合實踐活動課形式多樣,學生的興趣都很濃,但在操作過程中,總會嘗試到成功與失敗、失望與喜悅,我們在指導學生操作時都會讓他們把自己的心得體會寫下來,成功的方法推廣出去,失敗之處,師生合作或同伴合作進行探究,不斷總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如:在一次種植活動中,小梨剛種的青菜全死了,她傷心地流下了眼淚。我們一起為小梨找原因,經過多方面了解、觀察和研究,終于找出了問題。原來她剛埋好菜種就施肥,而且把很多肥料放到菜苗頭里,柔嫩的青菜能不被腌死嗎?我們都忍不住笑了起來。小梨不好意思地說:“我以后不會再犯這個毛病了。”就這樣,孩子們積累了新的經驗,我們的種植活動也隨之推向了高潮。綜合實踐課的老師很注重反思總結,每節課我們都會像語數英那樣寫反思,把當節課的成功或失敗都寫下來,不斷總結,為上好下次的課不斷努力。
綜合實踐活動課在我們學校實施是一個新的嘗試,也是一個新的挑戰,我們相信,只要不斷探索,大膽創新,共同合作,該課程一定能實施得有聲有色,形成我們學校的一大特色。
(作者單位:廣州市增城區荔城街夏街小學)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