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曄
摘 要:加強建筑物的整體質量在最大限度保證人民的生命安全中起到了關鍵作用。尤其是近幾年來,伴隨著我國地質災害的頻發,人們對于建筑物的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目前許多相關專業人員經過許多年的努力一直想解決如何在建筑結構的設計中控制裂縫的出現,進而進一步確保建筑的整體質量。該文主要是論述了建筑結構設計中可能會出現的裂縫類型以及產生裂縫的原因,并提出了控制建筑物結構設計中裂縫出現的措施。
關鍵詞:建筑結構 裂縫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TU31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1(a)-0047-01
所謂建筑結構,通常意義上來講就是在建筑物當中,由建筑材料做成用來承受各種荷載或者作用,以起到骨架作用的空間受力體系。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出現的裂縫,則是由于外界或是內部因素導致建筑物整體結構中的某一個部分出現了破裂,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裂縫變成或寬或窄的一條縫隙。
當前,使用最為廣泛的建筑材料是混凝土結構。早在21世紀初期,混凝土就已經被人們所使用,直到今日還是主要的建筑結構材料,說明混凝土結構具有極強的實用性。盡管混凝土結構的使用已經有了百年的歷史,但是混凝土結構在質量上還是存在著很多的問題,我們還是需要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的探索和研究該結構在實際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以進一步的提高混凝土結構的穩定性,擴大其在土木工程中的作用,最終達到能夠高效的應用混凝土結構來獲得安全性極高的建筑物。同時,還應該重視裂縫問題的出現,盡量避免在建筑結構中有裂縫,或者把裂縫控制在允許的范圍之內。以此來保證人民的人身和財產的安全,同時也有利于建筑質量的不斷提高。
1 建筑結構設計中可能出現的裂縫類型以及原因分析
1.1 塑性收縮裂縫
塑性收縮裂縫通常出現在建筑物的表面,但是塑性收縮裂縫的形成受到很多環境因素的影響,但是分析其產生的多種因素,發現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出現蒸發過快,或是模板吸收水分過快是導致塑性收縮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也就是說在建筑結構混凝土澆注之后,在塑性狀態下混凝土表面的水分會出現蒸發過快的現象,同時,又由于在澆注后沒有及時的將建筑物表面進行有效覆蓋,進而導致裂縫的出現。這種情況在天氣惡劣的情況下更容易發生。
1.2 塑性沉降裂縫
塑性沉降裂縫的出現通常會給建筑物的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而分析塑性沉降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我們發現,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尤其是在混凝土的澆注過程中,如果出現阻礙骨料沉降現象,則往往會伴隨著裂縫的出現。通常造成這種阻礙現象發生的因素是一些建筑輔助性的材料(模板、鋼筋等)。如果,在建筑施工中,沒能按照操作規定對模板進行綁扎也可能導致塑性沉降裂縫的出現。
1.3 溫度應力裂縫
建筑環境中早晚溫差過大或是混凝土表面散熱效率的不均是導致溫度應力裂縫產生的主要原因。由于在施工過程中,混凝土在澆注后,經常會導致水泥內部的熱量不容易散發出去,而混凝土表面的溫度則更容易散發,致使內外部的溫差較大,導致內外的壓力發生變化,進而產生拉力將將混凝土撕裂,從而產生裂縫。
1.4 其他導致裂縫出現的原因分析
混凝土材料質量的不合格也是導致建筑物結構出現裂縫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經濟利益驅動和誘惑下,建筑商為了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會使用一些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例如,在建筑施工,如果砂石的含泥量超過了規定的標準,就是使得混凝土的強度和滲性有所降低,最終導致混凝土干燥室產生網狀裂縫。
除此之外,建筑裂縫也可以通過建筑的施工工藝產生。此種情況的發生多是由于人為因素造成的。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在施工的質量中出現問題,通常會伴隨著裂縫的產生。因此,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也應該高度的重視施工工藝水平,以能夠確保建筑質量的提高,這同時也是保證施工人員自身安全的基本措施之一。
2 控制建筑物結構設計中裂縫出現的措施
2.1 做好混凝土澆筑的養護工作
為了能夠最大限度的保證和提高混凝土澆筑質量,則需要做好澆筑工程的養護工作,以及在養護工作進行的同時,及時的發現澆筑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及時的進行補救。通常,在進行混凝土澆筑后,應在2小時內對混凝土采取保濕措施。與此同時,也應該根據建筑過程中所使用的建筑材料的性質不同,采取不同的養護措施。
2.2 嚴格控制和篩選建筑原材料的質量
在施工過程中,如果原材料一旦出現問題,那么則會嚴重的影響和延誤施工進度和建筑物的整體質量。因此,為了能夠有效的避免建筑裂縫的產生,必須嚴格的篩選和控制建筑施工所用的原材料質量。例如,可以在適量范圍內,添加適量的外加劑,以達到改善水泥漿稠度的目的,進而能夠提高實現混凝土拉伸度,從而減少建筑裂縫的產生。
2.3 有效控制裂縫的幾種措施的分析
首先,利用現澆混凝土樓板控制裂縫的出現;這種控制措施包括以下幾點:(1)在建筑結構設計中保證建筑結構整體的穩定性和強度;(2)保證澆筑過程中設備和原材料等參數的設計滿足實際情況;(3)在建筑結構的設計過程中,根據建筑物的實際情況來合理的分配所需要的鋼筋數和間距。其次,利用鋼纖維混凝土控制裂縫的出現;通常采用以下措施:增加橫截面積的尺寸、減小鋼筋的直徑、增大鋼筋的橫截面積等。再次,利用墻體溫度控制裂縫的出現;這種控制措施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1)根據建筑物的高度和寬度,合理的設計墻體構造柱,盡可能的將屋面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之上;(2)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加入必要的圈梁結構。
2.4 有效控制建筑物的澆筑施工技術
在建筑施工中,可以通過科學合理控制混泥土澆筑過程來防止建筑裂縫的產生。在建筑施工過程中,一旦施工技術出現了問題,則會對建筑物的整體質量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在現代建筑的施工過程中,通常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來提高建筑物的整體質量。而且,多年的實踐經驗和建筑事件也證明了,施工工藝的提高,以及科學合理的安排施工順序,堅持分縫分塊的原則進行施工,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物的整體質量。除此之外,還要在建筑的過程中有效的處理好一些施工細節問題,以進一步的提高施工質量。
3 結語
建筑物質量的高低對于保證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為了有效防止建筑物裂縫的出現,保證建筑物整體質量,我們必須高度重視在建筑結構設計中出現的裂縫問題,在建筑施工應該做到科學設計、合理施工、注重細節、嚴把監督關,并使用科學的養護手段實現建筑物質量實現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 李廣和.論現澆混凝土施工裂隙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城市建設研究,2011(8).
[2] 卿曉東.淺析鋼筋混凝土建筑結構常見裂縫問題及防治措施[J].建材與裝飾,2012(19).
[3] 劉立娜,韓偉.混凝土裂縫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科技和產業,2009(9).
[4] 黃智東,黃楊,馬麗賓.對建筑結構設計裂縫原因及措施的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
[5] 李志斌,孟小雪.探析建筑結構設計中如何控制裂縫[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