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營養科學研究所王慧研究員科研組新近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適量的葉酸攝入,能夠降低乳腺癌的發生風險,對于有飲酒習慣的女性作用更為顯著。相關論文日前在線發表于《英國癌癥期刊》上。
葉酸是一種水溶性維生素,廣泛存在于動物性、植物性食物中。此前已有研究表明,葉酸參與體內的DNA合成和基因的甲基化表觀遺傳學調控過程。人體缺乏葉酸,會影響基因的甲基化調控并造成基因組穩定性降低,是多種腫瘤發生的生理原因之一。
乳腺癌居女性惡性腫瘤首位,我國每年新發乳腺癌約12.6萬例,死于乳腺癌的女性約有3.7萬人。王慧科研組對16項隊列研究所納入的74.4萬余名女性(其中2.6萬余人新發乳腺癌)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葉酸攝入水平和乳腺癌發病密切相關。通過膳食來源的葉酸攝入水平在153微克/天至400微克/天的女性,乳腺癌發病風險低于攝入量小于153微克/天的女性,也低于攝入量高于400微克/天的女性,提示過多或過少攝入葉酸均對乳腺癌的發生有不良影響。對于有飲酒習慣的女性,攝入比普通人群高的葉酸能夠顯著降低乳腺癌發生。研究還發現,服用含有葉酸的維生素片(通常為400微克/片)的女性與未服用的女性相比,其乳腺癌發病風險沒有顯著降低,說明只有食源性的葉酸才有防癌作用。
目前,我國居民膳食中的綠葉蔬菜、谷物等食物比例有所降低,王慧建議女性,特別是有飲酒習慣的女性,通過適當增加富含葉酸的食物攝入來預防乳腺癌。
(衛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