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彩梅 韋福雷 張汝根
基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
●胡彩梅 韋福雷 張汝根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培養“高素質、創造型”人才的先進教育方式,日益引起我國高等院校的重視。文章在分析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目標的基礎上,從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和創業教育實踐體系建設兩個方面論述了如何構建有利于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大學生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應用型人才 大學生創業教育 課程體系
在知識經濟時代,創業教育作為一種培養“高素質、創造型”人才的先進教育方式,日益引起我國高等院校的重視。國際職業教育大會曾明確提出,就世界范圍而言,21世紀有50%的中專生和大學生要走自主創業之路。在西方發達國家,大學生創業相當普遍,在美國已高達20%~23%,很多大學生從學校畢業后就直接走上創業之路。但是,根據中華英才網發布的《2006中國大學生擇業價值觀及求職心理調查報告》,大學生在回答“畢業后的意向”時,79.2%選擇找工作,選擇畢業后創業的僅有4.3%。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創業教育還很不成熟。我國高校開展創業教育的歷程還很短暫,如果以1997年的“清華大學創業計劃大賽”作為我國高校實施創業教育的萌芽,創業教育在我國高校僅開展了十幾年。大學生創業教育是“解決就業問題、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措施,是建設創新型國家、促進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促進學生實現人生價值的有利條件。”創業教育的重要意義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出:“從廣義上,講創意教育指的是培養具有開創性的個人,它對于拿薪水的人同樣重要,因為用人單位或個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失業上有所成就外,正在越來越重視受雇者的首創、冒險精神,創業和獨立工作能力以及技術、社交、管理技能。”就高等學校創業教育而言,指的是以開發和提高大學生的創業基本素質為目標,培養具有開創性個性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通過創業教育,培養大學生從事創業實踐活動應該具備的基本知識、能力和心理素質等,為未來社會的經濟發展發揮個體與群體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創業教育思想的集中體現,也是創業教育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的基本依據,在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中處于承上啟下的核心地位。但對于創業教育的目標,尚未達成一致的共識。Jamieson(1984)認為創業教育需要達到三類目標即創業意識、創業所需要的能力、企業運營能力。Johannisson(1991)認為創業教育需要達到五個目標即培養正確的創業動機和態度、培養創業所需的能力和技能、知道創業中與誰交往和合作、對時機有敏銳的洞察力、創業所必需的知識。Bandura(1997)和Shane(2003)認為提高自我效能感是創業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李景旺(2006)認為創業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創業的基本素質和開創型個性,使受教育者具有基本的創意意識、創業心理品質和創業能力。本文在借鑒前人研究結果的基礎上認為,高等學校創業教育的目標由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個性的激發、創業能力的提升以及創業知識結構的形成等方面構成。具體來講,主要包括:
1.創業意識的培養。創業意識是心理上的一種內在動力機制,它支配著創業態度、行為的方向及強度。創業意識的培養一是要培養大學生對創業價值的認同,也就是從內心深處認識到創業的作用與意義;二是要樹立正確的創意理想,并將創業理想和創業目標緊密結合起來。
2.創業個性的激發。創業個性品質關系到一個人是否適合從事創業活動,是創業的必要條件,關系著創業的成敗,是創業的情感、意志和精神的綜合。創業教育主要是激發并培養學生的創造性、獨立性、適應性、合作性、敢為性、外向性等創業所必需的個性和心理品質。
3.創業能力的提升。創業能力主要包括專業職業能力、經營管理能力和綜合性能力,主要涉及創意發展成創業流程、新公司的建立開辦、信息搜索與處理、團隊組織、應變能力、管理溝通、產品開發、市場營銷等方面的能力。
4.創業知識結構的形成。創業是一項復雜的社會活動,創業的成功離不開豐富的知識儲備。創業知識是創業能力發揮的基礎,在創業活動中起著經常性、關鍵性的作用。創業知識結構主要包括專業知識、經營管理知識和綜合性知識,包括商業機會選擇、制定商業計劃書、資本籌集、創業競賽、組織創業團隊、創業企業的建立、創業經驗的積累、危機管理等方面。
1.創業教育理論課程體系設置。創業理論課程主要是將創業宏觀過程的內容具體化,從籌劃、創建、組織、管理到運行企業這樣一個過程來安排學習的內容,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掌握創業過程細微的知識。創業教育理論課程體系應該通識課程和專業課程兩大模塊。圍繞通識核心課程體系,可以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等創新創業必修課程,以及科技創新、創新思維訓練、小企業財務管理等創新創業教育選修課程。圍繞專業核心課程體系,可以開設專業創新創業必修課程,包括基礎類專業必修課和應用類專業必修課。基礎類專業課可以開設大學生創業基礎、學科前沿專題課、專業調研報告撰寫課、創意學等;應用類專業可以開設創業管理課程、商業模式研究、創業計劃書、網上創業等。此外,還開設論文研習、項目研發等專業創新創業選修課程。
2.建立與專業實踐教學相銜接的創業教育實踐體系。創業實踐方面的課程以理論方面的課程為基礎,讓學生通過機會選擇、創業計劃書的撰寫、組織創業團隊到參與創業計劃大賽,體驗創業的整個過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識別、評估機會的能力和應對不確定性環境的實踐能力。可以采取的具體形式包括:一是開展創業計劃立項。由學校拿出專門經費資助學生完成創新性研究項目設計、項目實施、研究報告撰寫、成果交流等活動。二是組織創業競賽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國家層面、區域層面、校級層面以及課堂層面的大學生創業競賽活動,了解創業的全過程,體驗創業活動。三是建設創業實踐基地。可以通過校企合作項目或建設實踐基地的方式,讓大學生進行創業體驗,身臨其境地感觸和體驗創意過程中的復雜環境,使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個性和創意能力得到鍛煉和提升。
自20世紀90年代,創業教育開始在我國高等學校出現,經過20多年的發展,已經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但創業教育在我國仍然處于探索階段。需要高等學校、企業、政府和社會的通力合作,在實踐中探索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創業教育體系和模式。
[1]劉洋.高等學校實施創業教育的研究與探索[J].現代教育科學,2004(2)
[2]楊艷萍.創業教育的基本內涵和教育模式[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2)
[3]林金輝.高校創造教育的目標體系及其分層細化[J].教育研究,2005(10)
[4]夏人青,羅志敏.論高校人才培養框架下的創業教育目標——兼論高校創業教育課程的設置.復旦教育論壇,2010(6)
[5]何健.大學生公益創業教育體系的構建研究.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09
[6]梁蔚.美國大學創業教育的發展及其啟示.山東省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9)
[7]祝虹,潘勇濤.大學生創業教育初探——以東南大學創業教育實踐為例.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11)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經濟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7)
(責編:賈偉)
F240
A
1004-4914(2014)04-191-02
黑龍江高校創業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項目編號:HGJXHC110877);黑龍江地方高校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體系研究(項目編號:GBD1212072);高校國際化復合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項目編號:HGJXHB2110874);基于企業家精神培育視角構建大學生創業團隊(項目編號: HGJXHB1110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