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磊 秦首航
【摘要】從目前看來,我國證券業和銀行業依然處在分業經營的狀態,基于現有的國情,國家不斷改進和調整金融業管制政策,雙方業務的合作越來越密切,具有十分廣闊的發展情景。本文結合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的實踐情況,在對開展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進行較為細致地探討和闡述的前提之下,進一步明確了商業銀行銀證合作的未來選擇,希望能夠加快推進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研究的進程,希望能夠實現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研究的預期目標。
【關鍵詞】銀證合作 商業銀行 重要性
一、引言
不可否認的是,證券業和銀行業究竟是混業經營好,還是分業經營好,已經成為人們熱議的主題之一。對于商業銀行來說,銀證合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一般來說,我國銀證合作最常采用的主要形式表現為:國債市場回購業務、銀行同業拆借、銀證通、銀證轉賬和證券抵押融資等等。資料表明,從分業經營逐步過渡到混業經營,必然是我國金融體制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不容置疑,我國現有的金融體制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較好地滿足當前金融發展的實際需求。但是,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深刻地認識到,大力發展混業經營勢在必行。
二、開展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
從某種意義上說,銀證合作是一把“雙刃劍”,我們應該結合具體的實際情況,對銀證合作進行理性判斷。實踐證明,我國證券業和銀行業之間的良性合作,能夠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共擔風險,優勢互補。
(一)有利于拓展新的業務空間
調查研究表明,只有不斷對證券業和銀行業相關方面的業務進行科學、合理地整合,才能最大限度地加強銀證業務合作的交叉性和跨市場性,才能最大限度地拓展全新的業務空間。一般來說,在資本市場和商業銀行各自體系中,資本市場的格局和分立的商業銀行會讓風險沉淀下來,這里的風險不具有流動性。從目前看來,銀證雙方應該充分考慮到自身的優勢,重新對現有的業務進行組合,并且不斷拓展新的業務空間。換句話說,對于絕大部分有關債券方面的業務,銀行應該將其較好地獨立開來,并且組建專門結構,科學、有效地處理債券方面的業務。更進一步說,銀行應該努力推動證券公司和證券業務合作,共同出資,構建相關方面的專門機構。不可否認的是,銀行只有大幅度提升對銀證合作的關注度,才能積極有效地推動和鼓勵證券經營機構不斷向海外市場進行拓展。在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在科學、合理地制定制度性防火墻的前提下,相當一部分商業銀行的業務逐漸向邊緣業務進行過渡。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商業銀行的核心業務已經開始向衍生業務進行較好地拓展,這些新的業務空間能夠為商業銀行的縱深金融服務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在開展國際業務的過程中,我國的商業銀行積累了較為豐富的海外證券經驗,銀證合作勢在必行。值得肯定的是,對于絕大多數商業銀行來說,努力拓展海外業務是銀證合作十分重要的內容之一。
(二)有利于整合資源,實現功能互補
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金融對市場經濟活動的滲透力越來越強,采用證券化的方式,能夠較好地實現資源配置和流動的目標,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金融市場資源配置的效率。從基本上說,資本市場的全面發展,既能為金融業搭健全新的業務平臺,實現新的增長點,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改進和完善整個金融結構。從本質上說,資本市場的有序運行,有助于不斷對金融體系進行深化改革。為了最大限度地促使資本市場和銀行的資金實現良性互動,努力建立高效地融資機制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必要性。不容置疑,為了資本市場和銀行的資金能夠實現良性互動,我們應該把銀行信貸資金當成十分重要的媒介之一。只有打通資本市場和銀行的資金通道,才能不斷建立健全相應的融資機制,才能為廣大證券商提供十分有效地融資渠道。另外,構建相應的風險防范機制,不容忽視。
(三)有利于改善商業銀行的經營困境
在實踐中,我們應該清楚地看到,商業銀行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和不足之處,有待我們進一步深入探討和解決。例如:在風險和收益上,無法將負債和資產進行較好地匹配;相當一部分銀行資產的產業,在經歷成熟期之后,逐漸步入衰退期;絕大多數商業銀行不具備足夠的能力,無法創造相關方面的金融衍生品,并且這些金融衍生品具有較大的投資吸引力。毫無疑問,考慮到商業銀行的這些不足之處,我們應該高度重視銀證合作,努力把資本市場當作商業銀行進行業務創新和深化改革的平臺。從目前看來,與國際大銀行相比而言,絕大部分中資銀行中間業務收入水平低下,兩者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資料表明,商業銀行只有與資本市場進行較好地對接,才能更好地進行業務創新和機制創新。一般來說,將資本市場作為平臺,能夠有利于對商業銀行相關方面的業務進行創新。換句話說,一旦脫離資本市場,在極為封閉的環境中,試圖對銀行體制進行深化改革,不斷創新銀行業務,明顯具有一定的難度。值得肯定的是,在金融體系不斷進行演變的過程中,資本市場是其十分重要的推動和促進力量。基于現狀考慮,整個金融體系無法產生質變的主要原因在于:資本市場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可小覷。從本質上說,絕大多數銀行業務與資本市場之間存在著十分緊密的聯系。打個比方,依托于資本市場,基金托管應運而生。另外,個人理財,應該引起有關方面的高度重視。
三、商業銀行銀證合作的未來選擇
毫無疑問,在我國順利加入WTO組織的大背景下,基于現有分業體制的考慮,銀證合作是金融業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十分有效地策略之一。在對開展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進行較為細致地探討和解析的基礎上,接下來,結合具體的實踐狀況,針對商業銀行銀證合作的未來選擇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希望能夠對淺析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的實際工作發揮十分重要的指導和借鑒作用。一方面,實行“共同客戶”模式。一般來說,“共同客戶”和“互為客戶”是我國商業銀行銀證合作模式主要的表現形式。實際上,在傳統的銀證合作中,“互為客戶”得到較為廣泛的應用。也就是意味著,在響應相關方面政策規定的基礎之上,證券公司和銀行互相作為服務對象,科學、合理地開展各種業務合作。通常,這些業務包括:資金融通、存款、結算等等。毫無疑義,“共同客戶”模式是指:證券公司和銀行努力開展相關方面的合作,為相當一部分共同客戶盡心盡力,不斷提供優質的服務。從某種程度上說,為了能夠給雙方的共同客戶,提供較為優質的金融服務,我們應該最大限度地促使證券公司和銀行發揮各自的優勢之處。從本質上說,“共同客戶”模式是一種多元化的合作。不容置疑,對信息技術進行深化改革,十分有利于促進銀證合作的可持續發展。從某種程度上說,商業銀行銀證合作應該充分考慮到多種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最終決定采取何種模式為佳,這些因素包括:監管理念、經濟狀況、文化觀念和金融歷史等等。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只有緊密聯系本國國情,較為理性地選擇銀證合作的模式,才能實現經濟效益最大化,才能達到社會效益的最大化的目標。事實上,我國現有的金融管理體制,并不是混業經營體制,而是分業經營體制前提下的業務交叉。實踐表明,相當一部分全能銀行制,將金融混業經營當作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環境,在中國現有的國情下,這部分全能銀行制注定無法獲得長遠地發展。值得肯定的是,建立全能銀行制的時機尚未成熟,不具備一定的外部條件,沒有較好地形成金融業全能化監管體系。另外,拓展基金市場、繼續發展代銷基金和設立基金管理公司,不容忽視。
四、總結
綜上所述,淺析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毫無疑義,證券和銀證均為資金融通的中介機構,即便歸入資本、貨幣市場,兩者之間開展業務合作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文系統、全面地考慮到各種現實的制約因素,闡述了幾點關于開展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重要性的體會和認識,包括:有利于拓展新的業務空間、整合資源,實現功能互補和改善商業銀行的經營困境等等,接著,討論了商業銀行銀證合作的未來選擇,希望能夠對淺析銀證合作對商業銀行的重要性的實踐工作發揮一定的借鑒和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盧宇榮,涂春秋.招商銀行網上銀行業務的競爭力發展分析[J].金融教育研究,2013.
[2]上海市城市金融學會.銀行核心競爭力透視[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8.
[3]黃娟.新形勢下商業銀行開展銀證合作的模式分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
[4]劉艷梅.對我國商業銀行開展銀證合作的探討[J].沿海企業與科技,2006.
[5]唐憲.試析我國“銀證合作”新趨勢[J].證券經緯,2007.
[6]愈會亮.基于儲蓄替代型證券的銀證合作分析[J].財經論叢,2007.
[7]韓國文.金融制度創新的演化博弈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