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全球知名財經媒體《福布斯》中文版聯合宜信財富在北京發布最新調研成果《2014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可投資資產在10萬~100萬美元的大眾富裕人群已達1197萬人,較一年前的1026萬人增加171萬人,這些上層中等收入群體約占總人口0.8%。
點評:乍看我國大眾富裕人群增加值得欣喜,但令人高興不起來的是其占總人口的比重也只是區區0.8%,貧富差距可見一斑。忽略貧富差距,隨著經濟增速放緩,脆弱的中等收入人群也有可能重回貧困階層。
法國經濟學家托馬·皮克提的著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認為標榜自由競爭、崇拜個人奮斗的資本主義在21世紀正退化為19世紀的 “承襲資本主義”,富人承襲的財富主導整個經濟,富豪寡頭隨之出現。皮克提進行詳盡的數據分析,發現上世紀80年代以來幾乎所有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貧富差距都在擴大。美國1%最富有的人的收入占全體國民收入的20%,中等收入人群不斷萎縮,美國“梭子型”社會變為金字塔形。
我國財富分配、財富形成方式特點鮮明,中等收入人群與貧困群體更加脆弱。稍有不慎,或者天災人禍,中等收入人群就會滑入貧困群體。我國城市居民財富的形式固化于房地產,其次是股票。根據西南財大中國家庭金融與調查研究中心的數據,城市家庭資產中占比65%的是房地產,農村占比54%,其次是股票形式,如果中國房地產市場與股票市場一樣大幅下挫,中等收入人群的賬面財富將大幅縮水。
要想成為鐵打的中等收入人群,就個人而言,需要全家人都有健康的身體,過硬的技能,看穿騙術還能增值的投資方法。就國家而言,擴大中等收入群體,離不開經濟發展,對個人財富與個人能力的尊重,以及公平的財政體制,兩者對比,國家的作用顯然更大。
新政策
“三公”限時公開并需說明經費用途
據人民網4月21日消息,預算法修正案草案第三次被遞交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前兩次審議分別是在2011年和2012年。此次修改涉及預算公開、轉移支付、地方政府債務等各類熱點問題,多數條款被進一步細化,其中包括明確擴大“三公”公開的內容,要求對機關運行經費的安排、使用情況做出說明。根據此次修改,今后各部門需要公開預算執行情況報告和報表;在公開預算、決算時,應當對其中機關運行經費的安排、使用情況作出說明;各級政府、各部門、各單位應當將使用財政性資金集中采購貨物、工程和服務的情況及時向社會公開。
加快推進第二批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
交通部4月28日發布通知,決定加快推進第二批城市公共交通智能化應用示范工程建設工作,涉及26個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