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浩天
摘 要:本文以汽車配件行業迅速發展為大背景,分析國內汽車配件行業現有規模與增長態勢、市場需求等外部環境。結合內部環境分析,對我國的汽車配件行業進行了深入探討。論文從汽車發展、汽車配件的發展、汽車配件的今后市場和汽配城等方面進行了論述,利用2009年汽車及其配件的數據和目前汽車配件行業的發展方向等具體分析其行業特征,總結出我國汽車配件行業的未來市場以及獨立的汽車配件企業更具有發展。
關鍵詞:汽車;配件;市場分析
汽車配件是構成汽車整體的各單元及服務于汽車的產品。
1885年德國人卡爾發明汽車,讓人們第一次認識到了什么叫做“改變世界的機器”。再后來,1913年世界上第一條汽車生產流水線在美國的建立,真正的使人類步入到了“汽車時代”。可以說,是歐美締造了人類的汽車工業史。
就在現在的今天,國際汽車零配件行業之間兼并重組和強強聯合的趨勢愈演愈烈。根據近段時間歐洲汽車配件行業的調研分析,汽車零配件生產企業已經連續幾年的負增長,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在我國的汽車工業初始階段,汽車只是在沿海的幾個大城市才有,例如上海和天津,修理汽車所需零配件主要從國外進口。后來隨著國內汽車數量的增加,零配件產業才慢慢發展起來。
2009年我國汽車工業產銷量達到了1368多萬輛,我國從一開始的1956年1656輛發展到今天,從改革開放1978年14.9萬輛達到三十年后的1300多萬輛,對國民經濟拉動的作用不容小覷。而與汽車工業有著密切關系的汽車零部件產業也經過多年的發展逐步走向自主、自立的道路上來。
就目前來看,我國具有一定規模的汽車零部件生產廠商3000多家,汽車維修企業25多萬家,汽配經營企業17多萬家,從業人數達到近百萬人,已經形成了一批具有相當規模和市場占有率的重點零部件企業。我國對于汽車零部件產品的供應能力不斷提高,零部件的生產和銷售呈國際化、高技術化的發展趨勢,具體表現在:投資力度加大、利用外資成效初顯。國外合資和外商投資企業的進入,為我國汽車的零部件行業增添了新的活力。汽車零部件行業經過努力消化國外的先進技術,調整產品的架構,加速產品的更新,使我國汽車零部件的整體水平有了較大的完善,落后局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基本上可以滿足國產車型和引進車型國產化零部件配套的市場需要。
汽配行業利潤豐厚,已經是行業中普通認同的事情,美國《新聞周刊》和英國《經濟學家》周刊,近年都刊載過專門文章,對汽配市場的潛力和前景進行分析,同時引用了世界排名前10位的汽車公司近10年利潤情況所分析,最后得出的結論是:在一個完全成熟的國際化的汽車市場,有50%~60%的利潤是在服務中產生的。
汽車配件服務市場主要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普通維修配件的維修銷售服務,一個是汽車用品的維修銷售服務。根據2005年的數據,我國汽配市場還處于初級階段,國內汽配商利潤率就已經高達40%。
在不遠的未來,我國對汽車配件的審批也會像歐美和日本一樣,門檻會逐步加高。今年3月份由中國工商聯汽車摩托車配件用品業商會所公示的《汽車配件營銷企業經營管理規范》中對汽車配件行業的進入標準進行了界定,規定了汽車營銷企業的資質認證標準,據汽車配件營銷企業所具備的營業條件和經營操作要點,能夠全面客觀地反映企業實力為原則,從汽車配件營銷企業的資產狀況、經營能力、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四個方面,將企業劃分為四個類別:一類企業、二類企業、三類企業、四類企業。這標志著我國對汽車配件行業監管的大力加強,也對目前數量巨大的小規模汽車配件營銷企業帶來了沖擊。
汽配城主要有批發二級汽配城、批發維修廠和零售DIY用戶三塊業務所組成,其中維修廠主要由快修、保養和大修用戶組成,由于汽配城流通模式所存在的固有缺陷,未來汽車配件大賣場的加入及目前汽車配件連鎖超市的成熟,將憑借貼近消費者需求出發設計的優勢來搶占汽配城目前三塊主要消費群體,但由于連鎖大賣場的模式正式進入中國市場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所以,汽配城等目前主流汽配流通模式仍然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筆者認為,需要重視的是獨立的汽車配件企業在未來還將有更大的發展,但這仍需要一定的時間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