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虹廣
摘 要: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的命脈,在整個社會機制中起著紐帶作用。隨著改革開放步伐的加快和市場經濟的不斷完善,我國交通運輸市場已取得了較大的發展,但是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分析我國交通運輸市場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對我國交通運輸市場問題的治理與整治提出更加好的策略。
關鍵詞:交通運輸;現狀;問題;策略
1 我國交通運輸市場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交通運輸雖然取得了不少的成績和進步,但這些成績和進步并未與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同步。一方面,交通運輸還未完全適應國民經濟的發展需求。另一方面,與許多行業的同期發展相比還較為滯后,突出的例證就是與公路事業和信息產業的發展相比較。另外,即使是交通運輸所取得的上述成績在根源上有些還來自于汽車工業和公路建設事業的發展。縱觀全行業的發展現狀,我國交通運輸業還存在著很多問題,有些問題甚至是很嚴重的。這些問題主要包括:我國交通運輸業市場結構不合理;我國交通運輸缺乏主導性企業;我國交通運輸缺乏系統功能和整體功能;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建設滯后;運輸組織水平和運輸效率較低;從業人員法制意識淡薄;交通運輸市場監管存在問題等。
2 發展交通運輸的對策
2.1 調整運輸結構調整,做大做強市場主體
在企業組織結構方面,從治理機制入手,以“專、精、特、新”為發展的方向,鼓勵各類經濟組織和個人投資建成客貨運站場;同時做好站場的規劃、選址和建設工作,以適應現代化城市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的需要。積極采取聯合、兼并、重組等方式,倡導集約化、規模化、公司化經營化,扭轉交通運輸業多、小、散、弱得局面。在運輸組織結構方面積極推進高速快客、超長線路實行集團化、公營化;跨地區線路、危險貨物、現代物流、站場經營公司化、多元化。在運力結構上,高速公路和過道主干道客運以高級客車為主,城鄉客運以中級客車和普通客車為主;貨物運輸大力發展集裝箱車、廂式貨車、特種專用車輛。
2.2 發展主導企業,提高市場集中度
我國交通運輸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經營過度分散,勢必造成經營的盲目性和低效益。發展交通運輸主導企業,可以充分利用規模經濟,減少市場交易費用,充分利用企業的管理、技術信息等經濟資源,分散經營風險。扶持發展主導企業,提高市場集中度,促進合理市場結構的形成,帶動交通運輸市場競爭合理化。大力轉換企業經營機制,促進運輸企業整體素質提高。健全完善企業決策機制、動力機制、自我積累和發展機制、自我約束機制,初步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增強市場應變能力。按現代企業制度和《公司法》的要求,建立一批大型運輸企業集團,充分發揮規模優勢和其在運輸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2.3 促進交通運輸市場有效競爭
運輸業來說,要確保有效競爭的實現,在放松管制的同時還需要重建規章制度,由原來的賣方市場轉變為現在的買方市場。但是,當前交通運輸市場呈現有效競爭不足,過度競爭和行政壟斷并存的局面,導致了無效競爭加劇,運能浪費嚴重,運輸規模經濟效應降低等現象的出現。政府要加強對交通運輸市場的宏觀管理,強化交通運輸的安全監管。加快完善市場準入管理制度。根據不同的業務性質,實行不同的管理。
2.4 突破傳統運輸體系,建立綜合運輸體系
由于傳統的交通運輸體系在運作方式上存在隔離,缺乏整體功能和系統功能,與市場經濟的要求不相適應,因此突破傳統運輸體系,實現運作方式轉變,建立綜合運輸體系是現代交通建設的必然,也是大勢所趨。要建立完善區域運輸協調機制,探索不同區域間綜合運輸發展統一協調的政策、規則和標準、促進區域運輸一體化發展。統籌城市間的各種運輸方式,穩步推進交通一體化,推進城市間的綜合運輸一體化,強化各種運輸方式的銜接、整合和共享綜合交通運輸樞紐運輸方式的信息資源,推動多種運輸方式的有機銜接協同運轉,提高緊急聯動能力,積極探索綜合運輸樞紐的建設和運營模式。
2.5 加強交通運輸基礎設施的建設管理
合理規劃運輸站場。科學規劃城鄉交通運輸站場,合理確定站場數量和規模,避免重復建設、盲目發展。此外,加強管理,一是要加強公民道德素質教育,提高公眾對破壞路面、路標、里程碑、路碑的重要性;二是要加大愛護路、保護公路設施,嚴厲打擊破壞公路設施違法行為的宣傳力度。三是加大對損壞和盜竊公路設施違法犯罪分子打擊力度,從重處罰。
2.6 加快交通運輸信息化建設
交通運輸信息化在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面臨的主要期待是:以信息技術應用提升行業的總體科技水平和運行效率,加快交通運輸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的轉變,探索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行業發展模式;借助信息化手段,提高運輸市場監管能力,加強交通運輸安全保證,科學決策,智能管理,滿足公眾信息服務需求,服務公眾,便捷出行,以信息技術應用促進交通運輸與其他各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推動綜合運輸體系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天山.汽車運輸企業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
[2]董千里.交通運輸組織學[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6.
[3]李銳東,習江鵬,尹義尚.培育我國交通運輸市場的思考[J].交通標準化,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