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鵬 沈鈞 張一鳴 李方明
摘 要:工程機械產品需求及增長幅度與GDP、基本建設投資規模具有較強的相關性,行業景氣度與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基本上呈同步正相關的關系。金融危機之下,工程機械行業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相關政策的推動下,轉變發展方式、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工程機械行業呈現回暖態勢。總體來看,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在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下進入了低速發展的階段。關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前景,總的看來是樂觀的,預計以8-10%左右的增速發展,還應該持續10到15年,最終應該穩定在20000億左右的銷售水平。
關鍵詞:工程機械;發展前景
1 工程機械的范疇
工程機械是中國裝備工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概括地說,凡土石方施工工程、路面建設與養護、流動式起重裝卸作業和各種建筑工程所需的綜合性機械化施工工程所必需的機械裝備,稱為工程機械。它主要用于國防建設工程、交通運輸建設,能源工業建設和生產、礦山等原材料工業建設和生產、農林水利建設、工業與民用建筑、城市建設、環境保護等領域。
在世界各國,對這個行業的稱謂基本雷同,其中美國和英國稱為建筑機械與設備,德國稱為建筑機械與裝置,俄羅斯稱為建筑與筑路機械,日本稱為建設機械。在中國部分產品也稱為建設機械,而在機械系統根據國務院組建該行業批文時統稱為工程機械,一直延續到現在。各國對該行業劃定產品范圍大致相同,中國工程機械與其他各國比較還增加了鐵路線路工程機械、叉車與工業搬運車輛、裝修機械、電梯、風動工具等行業。
2 中國工程機械的發展概況
2.1 發展規模
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經過50年的發展,已形成能生產18大類、4500多種規格型號的產品,基本能滿足國內市場需求的、具有相當規模和蓬勃發展活力的重要行業。中國生產工程機械產品規模以上的企業約有1000家,其中外商獨資合資企業130余家。
2.2 工程機械行業發展的主要影響因素
工程機械產品需求及增長幅度與GDP、基本建設投資規模具有較強的相關性,行業景氣度與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幅基本上呈同步正相關的關系。
2.3 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下的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現狀
2008年爆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然而中國政府隨后出臺了十大投資措施和4萬億元投資規劃,再一次表明了政府通過加大投資促進經濟增長的決心,有利于工程機械的國內需求。在四萬億投資計劃的刺激下,擴內需促工程機械發展態勢回暖。
金融危機之下,工程機械行業采取積極應對措施,在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相關政策的推動下,轉變發展方式、尋求新的經濟增長點,工程機械行業呈現回暖態勢。總體來看,國內工程機械行業在國際經濟危機的影響下進入了低速發展的階段。
3 未來中國工程機械的發展前景
關于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前景,總的看來是樂觀的,預計以 8-10%左右的增速發展,還應該持續10到15年,最終應該穩定在20000億左右的銷售水平,理由是:
3.1 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化建設拉動
中國工程機械市場目前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和城鎮化建設拉動的,而大規模基礎建設,從目前的勢頭看,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從鐵路、公路、機場、港口、水利、能源、城鎮建設、住房建設、新農村建設等未來5到10年的發展規劃看,建設規模、投資強度都很驚人。我國的城鎮化水平,目前僅47%左右,到2020年要提高到55%以上,屆時城鎮人口將達到7.8億,大約增加1億人口進城,需要住房236億平方米,年增剛性需求5.8億平方米,其它新增道路、公共設施數量之大可以想象。而隨著鬧道理成本的提高,施工機械的使用比例也必然上升,因此市場容量還是相當大的。
3.2 基礎建設之后的發展空間
從發達國家發展的經驗看,在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基本完成之后,在經濟水平全面提高的情況下,道路養護、園林作業、小型建筑工程所需的小型功能工程機械將很快發展起來,在歐洲,小型挖掘機的銷售很早就超過了大型挖掘機。所以我國即使大規模建設基本完成后,工程機械仍有很大發展空間。
目前我國工程機械保有量,不完全統計有450萬左右,但是如果按照人均貨地均計算,我國人均使用的工程機械,或每平方公里所擁有的工程機械數量則不是很高,比一般發達國家,如日本,德國,荷蘭,丹麥都很低,說明我們的施工機械化程度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3.3 國際市場的拉動
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潛力很大,中國工程機械大有可為。中國工程機械制造規模和能力超大,傳統的達到國家市場萎縮,但新興經濟體市場增長仍很快,發展中國家,如中東,拉美,東南亞,中亞,非洲等對工程機械的需求一直呈增長勢態。中國的工程機械產品,性價比有優勢,比較符合發展中國家的消費能力,市場前景廣闊,只要加強宣傳,搞好營銷服務,打開市場只是時間問題。從行業本身看,經過這些年的高速發展,有相當一批企業具備了向海外擴張的能力,正在積極投入到全球市場競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