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晨宸
摘 要:自2006年6月1日我國汽車行業完全對外開放以來,我國所要面對的國際品牌汽車企業有很大的沖擊和進口關稅的大幅度調整,雖然中國的汽車行業發展還是取得了較大成就,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未來若能在開發自主品牌和研發新技術等方面多下些功夫,中國仍有望發展為汽車產業的中心。尤其是中國市場的巨大發展潛力與增長的空間,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實行多種技術的結合,與國外廠商的技術合作,不但給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帶來巨大的機遇,同樣也帶來了嚴峻的挑戰。
關鍵詞:汽車;發展狀況;發展前景;新能源
1 國內汽車行業的總體發展狀況
1.1 汽車需求增長較快帶動汽車產業創新業績
網上看到,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3年1-2月,我國國內汽車的的表現總體要高于同期。其中,1-2月份汽車產量銷售分別達到了331.17萬輛和338.91萬輛,同期比較提高了14.1%和14.7%,整個行業呈現出較快的增長趨勢。而2008年,我國因受國際金融危機、特大自然災害及國Ⅲ排放標準實施等一系列因素影響,導致汽車產量銷售呈現出了“前高后低”的走勢。在2008年,我國的汽車累計生產銷量達934.51萬輛、938.05萬輛,同比僅僅增長了5.21%和6.70%,自1999年后,增長幅度首次跌破10%。而2009年以來,在一系列的的汽車相關產業政策密集出臺的拉動下,汽車行業的產銷量呈現了大幅度的反彈。但汽車的產量銷售在持續了兩年的高速增長后,由于國家的各項條款的調整的影響,造成2011年全行業增速的大幅度回落。
而國民經濟的快速、穩定發展推動了我國對汽車消費的持續需求,導致了目前各大汽車生產企業的產能的快速增長。自2003年以來,汽車行業的投資主要集中在了轎車的制造方面上,從公布的數量增長計劃上看,我國到2012年末,這14家主要的汽車企業總量將接近2,000萬輛。而到了2015年年底,我國汽車行業的前30家汽車企業的產能將達到3,124萬輛,這已經遠遠的大于了國家發改委所預測的市場需求。在未來2~3年,國內的汽車行業的產能將繼續的走高,但長期的發展來看,汽車的消費也將面臨諸多方面的沖擊。
1.2 自主品牌的發展
“自主品牌轎車銷量的提高,一方面得益于國家相關政府采購政策支持,更重要的是這些年自主品牌車企快速發展的結果。”這是業內人士所分析的。近年來,我國的自主品牌企業對于未來的發展規劃已經漸漸明了了,整體的布局也逐漸的合理,加之國內消費者對于自主品牌的認可度在逐年的提高,因此自主品牌的整體市場占有率的提高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當然這種市場的占有率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我國的自主品牌要想長期發展下去,自身的修煉不能松懈。”
國家對汽車產業政策的基調正由“做大”轉為“做強”,而且支持并鼓勵自主品牌的發展,計劃到2015年,使我國的自主品牌的市場份額達到了50%,其中自主品牌轎車的市場份額將能達到40%。
2 行業發展前景
2.1 市場需求仍是汽車產銷量的增長的重要因素
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使人民生活水平已開始進入小康階段。當家用電器充分普及后,居民的消費重點將轉向大額的住房和汽車。自2000年以來,我國的GDP年增長率均保持在8%以上,雖在短期內受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但隨著國家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出臺,在我國的宏觀經濟中,長期的、持續的趨勢是不會改變;而另一方面,隨著我國未來城市化水平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和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大家的出行都將擁有不同的提高,所以汽車對于居民的生產、生活的重要性變得越來越大,而汽車的消費將會成為日后居民消費的又一大熱點。
雖然我國的汽車工業已經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但我國的汽車人均擁有量卻依舊持低,到2010年末,我國汽車的保有量為7,802萬輛,還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2.2 新能源汽車成為政策重點支持的發展方向
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始于21世紀初。2001年,新能源汽車的研發項目被列入國家的“十五”期間“863”的重大科技課題,并且規劃出了以汽油車為起點,向氫動力車為目標的戰略。
而近年來,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的產業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發展,自主研制的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三類新能源汽車的完整的汽車產品先后誕生;混合動力車和純電動客車則實現了規模性的示范;純電動汽車實現批量出口;而燃料電池轎車的研發進入世界先進行列。《汽車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提出,改造現有的生產能力,形成50萬輛純電動、充電式混合動力和普通型混合動力等新能源汽車的產能。而隨著能源價格的持續增長和對節能環保要求的不斷提升,使新能源汽車將進入快速增長的時期。
通過對本論文研究發現,雖然在2011年汽車市場出現了低迷的走向,但我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我國逐漸呈現城市化進程,而城市化的背后就是汽車的社會化。而我國的汽車工業還是以加工、組裝和生產中低檔的汽車為主,只有改變汽車的進出口品結構,擁有我們自己的品牌和自主知識產權,中國的汽車行業才能擁有國際競爭力和大量的出口能力。而目前我國所研制的小排量、新能源汽車的趨勢給了我國能夠站在世界舞臺上和其他大國平等競技的機會,這也是我國開發自主品牌、研發新技術的好時機,若能把握住好時機,加上內部產業的優化整合,相信我國發展成為汽車產業的中心還是指日可待的。
[參考文獻]
[1]《中國產業競爭情報網》.《中國專用汽車網》,《中國行業研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