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斌
摘 要 在數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最根本的一條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數學教師隊伍。要提高教師的政治道德素質,教師有了強烈的責任感,才能通過言傳身教,通過他們所從事的數學學科的特點,通過治學的嚴謹,對學生起引導和感染的作用。同時,還要提高教師的文化素質、教育教學能力和身心素質,才有利于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
關鍵詞 數學 教師 素質 教育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Teachers' Quality Issues in Mathematics Quality Education
GUO Jianbin
(No.1 Vocational Technical School of Nanning, Nanning, Guangxi 530299)
Abstract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most fundamental one is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quality mathematics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political and moral qualities of teachers, teachers have a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o come through words and deeds; they are engaged b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thematics through rigorous scholarship for students from the guide and infection. At the same time, but also improve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teachers, teaching ability and physical and mental qualities, and can better help train the quality of students' math.
Key words mathematics; teacher; quality; education
1 數學素質教育的認識
1.1 思想道德素質教育
思想道德素質包括政治、思想、道德、意識、觀念等素質。數學素質教育就是結合數學內容,在教材中滲透德育,對激發學生愛國主義和民族氣節,培養學生實事求是服從真理的科學態度,做事縝密的科學精神,樹立辯證唯物觀,以及遇到困難時堅韌勇敢、頑強進取、百折不撓的探索精神,都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1.2 科學文化素質教育
數學素質教育把文化素質與專業素質教育結合起來,構成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這種素質培養的重要途徑就在于課堂教學,通過數學課堂教學,使學生掌握概念,并培養技能,發展能力,這也是構成學生數學素質的最基本的部分。
1.3 勞動技能素質教育
勞動技能素質是數學素質的組成部分,這一素質主要是指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
1.4 身體心理素質教育
身體素質是指人體在體育運動、勞動和日常活動時,各器官系統所表現出的各種技能的能力。心理素質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個方面。智力素質是心理素質教育的主體,包括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力與想象力,其中思維力是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非智力素質如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是數學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由于非智力素質是根植于學生自身的需要、興趣之中,它能夠以其獨特的功能和潛在的形式,推動、調節著學生的各種認識活動及其行為方式,使學習活動體現著他們的主觀意向和理想追求,從而深刻地影響著學生的身心發展,因而在數學教學中要從培養興趣、激發動機、建立情感、增強意志等四個方面進行非智力素質培養。
2 教師素質問題
2.1 思想道德素質
2.1.1 政治素質
三尺講臺維系著國家和民族的命運,每一個教師都負載著民族的希望,教師要“學習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自學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法律法規,在教育教學中同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保持一致,不得有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言行。”只有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提高了,保持同黨和國家高度一致,在教學中才會自覺滲透熱愛黨、熱愛社會主義、熱愛我們偉大民族的教育,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人才。
2.1.2 職業道德素質
教師不僅要用自己的豐富學識教人,而且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高尚品格育人;不僅是通過教學傳授知識,而且是以自己的品格去“傳授”品格,以“心靈”塑造“心靈”。換言之,教師必須以自己的良好德行和習慣去影響和培育學生,使之成為品行優秀的新一代。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要成為學生們學習的模范和行為榜樣,教師自己必須加強自身修養,使自己成為具有高尚職業道德品質的人。
2.2 文化素質
1986年卡內基教育促進會指出“教師的權威性建立在專業素質基礎上。”作為一名數學教師除具備專業素質(數學專業知識和數學教育科學知識)外,還應具備廣博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這是其職業特點使然。
2.2.1精深的數學專業知識
數學專業知識是數學教師知識結構的核心,中學數學教師必須掌握高等數學知識,數學思想方法,及現代數學科學的有關知識。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專業性突出的學科,數學教師必須有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在教學中深入淺出地講解,并讓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有了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游刃有余地駕馭教學,輕松自如,嚴密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數學問題;有了扎實的專業知識,才能帶領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探究性學習,才能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合格人才。endprint
2.2.2系統的數學教育科學知識
數學教師要想增強工作的自覺性,少走彎路,少犯錯誤,就必須學習掌握教育基本原理、數學教育學、數學教育哲學、數學教育心理學等數學教育理論學科的知識,掌握正確的教育觀點,了解教育工作的基本規律和基本方法,并用以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
2.2.3廣博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
數學是一切學科的基礎,數學知識滲透到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所以要上好一數學課,僅僅靠自己掌握的專業知識和教學實踐所積累的有限經驗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教師具有廣博的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既是向學生傳授知識所必需,也是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所必需,更是培養全面發展而又能各展其長的青少年一代所必需。
2.3 能力素質
為了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數學教師必須掌握數學專業知識、文化基礎知識和教育理論,并把它們轉變成教育教學和科研的實際能力。數學教師的能力結構主要包括:數學能力、教學能力、科研能力和教育能力,四者不可缺一。
2.4 數學教師身體心理素質
身體素質是人體活動的一種能力,指人體在運動、勞動與生活中所表現出來的力量、速度、耐力、靈敏及柔韌性等能力。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教師必須具備健康體魄。
學生心理素質教育是通過教師像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感化學生,而不是通過說教形式教育。教師應該培養和提高自己對教育事業的責任感和光榮感,只有這樣才能發自內心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教師要培養自己良好的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在教學、生活中用自己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使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
現代社會是一個崇尚競爭,生活節奏緊快的社會,處于這樣劇烈競爭的人們面臨著更多的緊張、焦慮和壓仰等心理問題,因此健康的身心素質受到了人們更多的關注。現實生活中的教師面臨著工作競爭等各種壓力,因此教師要學會自我調節,保持良好的身心素質,以自身健康的身心素質影響學生,幫助他們以積極進取的心態面對生活,面對競爭。
在數學教育中實施素質教育,最根本的一條是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數學教師隊伍。一個高素質的數學教師,應該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淵博的文化、很強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健康的身心。數學教師思想道德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動力源泉,文化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文化基礎,能力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身體心理素質是實施素質教育的物質基礎,缺一不可。
參考文獻
[1] 王道俊,王漢瀾.教育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12.
[2] 岑國楨.教育心理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