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鑫穎
摘 要 良好的教育科研知識與能力,是教師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本研究以朝鮮族中小學后備干部為研究對象,調查不同途徑對教師教研知識與教研能力發展的重要程度,提出有利于中小學教師教研知識與能力發展的良好建議。
關鍵詞 朝鮮族 中小學后備干部 教研知識 教研能力
Korean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serve Cadres
Research Knowledge and Ability Approaches
MI Xinying
(Yanbian University Normal College, Yanji, Jilin 133002)
Abstract Good educational research knowledge and ability is an important safeguard for education teachers to make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In this study, Korean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serve cadres for the study,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f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teacher knowledge and the importance of teaching and research capacity development, put forward good suggestions in favor of school teachers and research knowledge and capacity development.
Key words Korean; primary and secondary reserve cadres; research knowledge; research ability
教研知識與能力是教師教研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良好的教研知識與能力是教師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障;中小學教師作為實施中小學教育的主體與關鍵,應具有較高的教研知識與能力水平,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教育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本研究試從教研知識、教研能力以及其獲取途徑三個維度進行分析,了解目前朝鮮族中小學后備干部教研知識與能力的發展水平,及其教研知識與教研能力獲取途徑的現狀,在此基礎上,為提高教師教研知識與能力提供一些良好的意見。
本研究對130名后備干部進行了問卷調查,為了保證研究的科學性,本文對該調查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進行了檢驗,結果表明該量表的Cronbachs Alpha 值為0.965,說明問卷具有很好的信度。
1 朝鮮族中小學后備干部教研知識與能力以及獲取途徑的現狀
表1 教研知識與能力各維度發展水平
通過表1可見,教師們的總體教研知識與能力水平一般。成果撰寫知識最好,表明教師普遍認為自身對論文的大體結構以及論文寫作各部分的要求基本了解。其次教師們認為自身選題的知識較好,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一線工作者,所以他們更容易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調查發現,教師們資料整理與分析知識的水平最低,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對教育科研所需的教育統計學、測量學等專門領域的知識接觸較少。也有相關研究指出“目前,中小學教師的教育專業知識只是他們在高師或中師學到的并偏重于應用的教育學、心理學和學科教學法的初步內容,至于進行教育科研所需的教育統計學、測量學、研究方法學、經濟學等專門領域的知識幾乎是個空白。”①
在科研能力的四個維度中,選題能力最好,選題能力是指研究者根據一定的標準或要求, 從自己所意識到的無現成答案的諸多真問題里,確定出所要研究的課題的能力,主要包括發現問題的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②教師們資料整理與分析的能力最差,其中“您能熟練的運用SPSS軟件”一題的均值僅為2.66,教師不具備熟練運用相關統計軟件的能力,掌握這些對實際操作要求極高的能力需要花大量的時間進行專業訓練,而這對于處在一線的教師們來說具有一定難度。
表2 獲取途徑對教研知識的影響
2 分析與討論
2.1 獲取途徑對教研知識的影響
為了考察獲取途徑與教研知識的關系,筆者對獲取途徑與教研知識進行了相關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3.1獲取途徑對教研知識的影響
分析可見,職前培養與教研知識存在低度相關,是因為目前的職前教師教育重講授輕探究,脫離了教研實踐,教師教育作為一種專業教育,如果沒有為師范生提供科研實踐的體驗,就無法使職前教育與科研實踐有機結合。國內一項調查研究也指出“教育類課程對職前教師專業知識的發展作用欠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育類課程內容方面的原因,也有職前教師自身的原因,此外教授職前教育課程的教師的專業能力、教學方法也是不可忽視的原因。”③
職后培訓與教研知識存在低度相關關系,雖然專家給予專業指導、聽取相關專業講座被教師們認為是最重要的教研知識來源,但調查發現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們聽取專家有針對性的指導以及聽取專業的教研知識講座的機會非常少,致使職后培訓對教師教研知識的幫助程度很小。
自學與教研知識存在顯著相關相關,與其他三種途徑相比自學與教研知識的相關性最高。研究發現自學中的自身教學與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都被教師們認為是重要的教研知識與能力來源,可見關注教師個體實踐體驗以及在此基礎上的個體與集體的交流方式,可以更好地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反思,進而促進教師教研知識的發展。
教研實踐與教研知識存在低度相關關系,僅與教研知識中的成果撰寫知識存在顯著相關。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多數教師還是沒有認識到教育科研活動的重要性,缺少主動開展科研活動的熱情,同時在教研實踐中教師們普遍缺乏實踐經驗以及專業的指導,所以教研實踐對教師教研知識的提升幫助是有限的。endprint
2.2 獲取途徑對教研能力的影響
為了考察獲取途徑與教研能力的關系,筆者對獲取途徑與教研能力進行了相關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獲取途徑對教研能力的影響
3.2獲取途徑對教研能力的影響
分析可見,職前培養與教研能力在0.001水平上呈顯著相關,可見職前培養對教師的教研能力有一定的幫助,但這對提高教師的教研能力起到的幫助也是有限的。也有相關研究指出“師范教育在教師教育科研知識與能力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起奠基作用,但許多師范院校沒有開設相關的專業課程,沒有為師范生提供相關的科研實踐機會,致使在現職教師的能力結構中普遍缺乏科研能力。”④
職后培訓與教研能力在0.01水平上存在顯著相關關系,相關系數不高。這主要是因為多數職后培訓都是以講授為主,而教研活動則注重于實踐,調查發現大部分教師參加了類似的職后培訓后,仍感到很難把學到的東西運用到日常的教研實踐中,致使職后培訓對教師教研能力的幫助程度不大。
自學與教研能力在0.001水平上呈現顯著相關,同時自學中的自身教學與反思、和同事的日常交流都被教師們認為是重要的教研知識來源,但是教師在自學過程中教師還是更多地關注如何改進教學,而不是如何進行研究。
教研實踐與教研能力在0.001水平上存在相關關系,且教研實踐與教研能力的相關程度高于與教研知識的相關程度。由此可知,教研實踐對教師教研能力的幫助程度大于對教研知識的幫助程度,在教研實踐中教師通過親身參與與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鍛煉了教研能力。
3 結論與建議
(1)職前培養應充分考慮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在課程設計中不僅要開設研究方法課,而且在理論學習中,要注意開展探究式學習;在教育實踐中,要注意安排創新實踐環節,給學生提出創新實踐的機會,使其在實踐中把教研知識轉化為教研能力。(2)在職后培訓中應該經常安排教師開展教研訓練,定期聘請專家給予專業指導與講座,使其不斷了解科研發展的新動向,開闊思路,培養其教育科研的興趣,激發其創造性。(3)建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積累經驗,勤于反思,提高反思與交流能力,繼續豐富自身的教研知識與能力。(4)學校應為教師創設開展教研實踐的機會與條件,同時在教研實踐中,聘請專家指導、開展骨干示范、互助支援等活動,幫助教師解決教研實踐中的問題與困難,實現理念與實踐的有效溝通。
注釋
①④李為忠.試論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素質的培養[J].欽州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6).
② 劉本劍.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課題選擇問題探析[J].江西教育科研,2006(10).
③ 田宏根.教育類課程對職前數學教師作用欠佳的歸因調查[J].數學教育學報,2008(5).endprint